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荆平  毛世民 《机械传动》1994,18(2):4-9,13
使用全成形法加工内啮合弧锥齿轮与展成法相比相许有许多优点。本文给出了用这种方法加工的齿轮副的齿面方程和求解接触点的方法,推导了在任意接触点处的二阶分析公式以及在参考点啮合时的三阶分析公式,并讨论了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内啮合弧齿锥齿轮是一种高性能的传动元件,我们已经成功地开发了这种齿轮副的全展成和半展成加工技术,为它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些方法的大轮(内齿轮)加工一定要在有刀倾机构的弧齿锥齿轮铣齿机(如格里森№16、№116等)上进行,而小轮切削时又要解决一系列特殊问题,计算很复杂。为此,我们又研究和提出了一种新的弧齿锥齿轮加工技术——全成形加工法。其特点是齿轮副的大、小轮都用成形法加工,并且能精确地保证参考点处的二阶啮合性能。采用这种方法加工内啮合弧齿锥齿轮,可以不要铣齿机,仅在铣头可以回转的立铣(如 X53K 等)主轴上安装弧齿锥齿轮铣刀盘即可,且计算较为简单,容易掌握,这就为内啮合弧齿锥齿轮副的普遍推广应用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4.
成形法加工弧齿锥齿轮的齿廓误差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指形铣刀借助成形法在OKU型机床上加工弧齿锥齿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原有设计计算方法误差较大。本文在分析其误差基础上提出了修正方案,以提高大型弧齿锥齿轮的成形法加工的精度及质量。  相似文献   

5.
6.
以汽车驱动桥弧齿锥齿轮为对象,研究了齿面失配啮合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刀倾法加工数学模型,根据啮合方程推导出了摇台角,简化了齿面方程的数学表达。其次,基于齿轮啮合数学模型(TCA)中单位法向矢量相等推导出了齿轮啮合转角,简化了TCA求解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小轮实际齿面和与大轮完全共轭的小轮基准齿面之间的偏差,计算出齿面啮合失配量,通过图形化表达构建了齿面Ease off失配拓扑。该方法相对传统的齿面啮合分析方法,不仅方程数目减少,使算法更趋于稳健,而且构建的Ease off图形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全齿面啮合状态,完善了现有的齿面TCA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7.
弧齿锥齿轮硬齿面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弧齿锥齿轮硬齿面加工工艺,在硬齿面精整加工中采用刮削加工代替磨齿工序,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弧齿齿轮轮齿边缘接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有计算实例和结果,可以确定出一组较好的轮齿切齿调整参数,为加工与进一步分析提供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弧齿锥齿轮硬齿面加工工艺.在硬齿面精整加工中采用刮削加工代替磨齿工序,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机械强度》2016,(2):410-413
利用局部综合法,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一对弧齿锥齿轮的齿面接触分析(TCA),分别确定出轮齿中点、大端和小端齿面上的接触迹线的形状和传动误差曲线图,并对所得到的曲线图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不仅改进了直接利用TCA方法编程求解轮齿接触时,编程复杂、耗时多等不足,而且为弧齿锥齿轮切削参数的合理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阎颂  吴继泽 《机械设计》1996,13(11):26-29
本文用啮合面上一个大小、位置均可变的椭圆来模拟不同的接触区,建立了此时的齿面接触应力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齿面接触区、工作齿面等对弧齿锥齿轮接触强度的影响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弧齿锥齿轮接触特性的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特性受到传动系统中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概率分析可对齿面接触中的随机特性进行量化描述。本文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将传递功率、转速、转子不平衡量及支承刚度等作为基本随机变量,通过对系统进行动态概率计算,获得了齿轮安装基点变形的统计规律。将概率分析引入齿面接触分析技术中,研究了在齿轮安装基点随机变化过程中齿面接触域和传动误差的概率特性,计算了齿面稳定接触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弧齿锥齿轮双重螺旋法具有高效、可实现干切削的特点,是Gleason制弧齿锥齿轮的先进加工方法。为揭示双重螺旋法的切齿原理,以大轮成形法加工的弧齿锥齿轮双重螺旋法为研究对象,以啮合原理和微分几何学为基础,根据刀盘、机床、工件之间的运动位置关系,利用矢量法、基于齿面3个参考点建立切齿数学模型,推导机床调整参数的计算过程;然后,以齿槽中点作为参考点,修正弧齿锥齿轮副的齿坯几何参数;另外,以小轮产形面方程代替其共轭齿面方程,提出新的齿面失配设计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简化计算过程。以一对7×43的准双曲面齿轮副为例进行设计计算和切齿加工,齿面接触分析与滚动检查结果验证所提出的双重螺旋法切齿原理的正确性,并根据该切齿原理开发弧齿锥齿轮双重螺旋法的设计软件,为该方法在国内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抛物线刀刃的弧齿锥齿轮齿面啮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抛物线刀刃代替直线刀刃加工弧齿锥齿轮.对比了不同参数抛物线刀刃加工的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区域和传动误差曲线,表明改变抛物线刀刃弯曲程度会引起齿面接触区域和传动误差曲线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齿面接触分析是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啮合分析的有效工具,是进行加载齿面接触分析、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文中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原理,结合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形特点,对其TCA程序的关键内容及实现方法进行了介绍,实现了对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啮合质量的数值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对该TCA程序进行了验证,为双圆弧孤齿锥齿轮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弧齿锥齿轮硬齿面的研齿、磨齿和刮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其中重点阐述硬齿面刮削加工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弧齿锥齿轮在接触啮合过程中会产生啮合冲击和振动,基于有限元显示求解对齿轮副进行动力学分析,探究主动轮转速、加速时间等因素的改变对齿轮接触啮合性能的影响。根据从动轮角速度变化曲线及接触力变化曲线来确定齿轮的接触性能,以振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为响应,探究齿轮传动初期的啮合冲击。结果表明:主动轮转速、加速时间、惯性载荷等因素会影响齿轮的传动性能;主从动轮在轴向与径向表现的振动特性不同,轴向方向主动轮表现出更大的振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径向方向从动轮表现出更大的振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  相似文献   

19.
安装误差对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轨迹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齿轮啮合原理和局部共轭原理,推导了弧齿锥齿轮大轮和小轮的理论齿面方程以及存在安装误差时齿面接触分析的基本方程,然后考虑存在安装误差时的齿面接触分析,分别从三项安装误差单独作用以及三项误差同时作用的角度通过Matlab编制的程序来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区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弧齿锥齿轮的设计、生产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于热分析的二次曲面弧齿锥齿轮接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微分几何和啮合原理等理论,研究了二次曲面弧齿锥齿轮齿面主曲率与主方向的求解过程,建立了相应的系统的接触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此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为弧齿锥齿轮温度场的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