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出汗暖体假人“Walter”测试各层服装及不同服装组合在10℃、45%的温湿度环境下的热阻、湿阻,研究了多层服装系统的热阻值与各层服装热阻值算术和之间的关系及多层服装系统的湿阻值与各层服装湿阻值算术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服装系统内各单件服装的有效热阻(或湿阻)或基本热阻(或湿阻)累加和可以用来预测服装系统的热阻(或湿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运用单片机原理构成的衣内微气候测量系统.使用这一系统测试服装内的温度、湿度,能为科学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提供了先进的测试手段.它具有多通道、多参数、大容量采集和携带方便的特点,填补了衣内微小空间温湿度测量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含陶瓷粒子PET纤维的服装舒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陶瓷粒子的PET纤维絮片保暖服为研究对象,以金属棉保暖服为参比样,从生理学角度,通过对受试者生理参数及主观感觉的测试,评价其热湿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合陶瓷粒子的PET纤维絮片服装具有较好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非稳态下织物传热传湿测试装置,对L27(313)正交设计试制的真丝电力纺试样.进行了纯热阻、湿阻及热湿交互作用下的热阻、湿阻测定。并按测试结果建立了真丝薄型织物热湿性能与其结构参数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织物厚度是影响薄型织物热阻、湿阻的一个显要因素;热、湿交互作用下织物的热、湿值小于纯热、湿条件下的热、湿阻值。为薄型织物热湿性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构成的衣内微气候测试系统.使用这一系统测试服装内的温湿度,为科学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提供先进的测试手段.测试系统分为下位机温湿度采集端与上位机数据处理端.数据采集端以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外围温湿度传感器负责温湿度信号的采集;数据处理端以LabVIEW为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实现了与下位机(单片机)的串口传输,温湿度数据的图形化显示,文件存储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衣内微气候测试系统测试准确,工作可靠,可用于服装热湿舒适性测量及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6.
几种吸湿快干型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8种针织服装,利用穿着实验对热湿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运动过程中,受试者对不同服装的湿感差异不大,而在运动后的静止休息阶段,受试者对吸湿快干型服装、纯涤和纯棉服装湿感觉的评价有明显差异,吸湿快干纤维在湿传递方面存在显著的优越性;在热、闷和粘感评价方面,运动阶段和运动后的静止阶段,受试者对吸湿快干型服装的感觉评价存在明显的优越性,运动静止休息15min后,除了含棉纤维比例较高织物的粘感评价较差外,受试者对这几种实验服装的热、闷感评价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热湿传递中织物表面凝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制了一种织物微气候仪,模拟人体和服装之间的微气候,测量其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研究是否在织物里表面产生凝结,为进一步研究织物的热湿传递提供实验依据。测试装置由计算机控制,操作方便,实验时间短。本装置实验结果与ASTME96—00测试的透湿量相比较,对防水透湿织物的湿传递表征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本文从水蒸汽凝结和Kelvin公式,分析研究了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热湿传递中发生表面凝结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织物热湿传递性能及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及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的各种研究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征.将热湿传递性能研究分为单纯热湿传递和综合热湿传递,对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进行了讨论.从微气候参数评价方法、生理学评价方法、心理学评价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及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用出汗暖体躯干实验装置测量服装面料传热传湿特性,从而获得其传热传湿的温湿度动态曲线,运用热力学的热湿平衡分析方法,推导出面料湿阻与动态曲线特性之间的关系,探索服装动态传湿性能的测试方法,测量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实验测试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服装面料的传热传湿性能,在对它们进行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较全面、客观地讨论发真丝的热湿舒适性原理。另外通过穿着不同材料的服装进行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反应的测试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真丝对人体的卫生保健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单根汗腺湿润面积的形状、随时间的变化及与出汗速率的关系,探讨了模拟汗腺的分布及数量的设计方法,为出汗暖体假人模拟汗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维服装CAD中关键技术的特征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三维人体测量技术、服装人体建模方法、虚拟服装展示以及三雏服装展成二雏衣片4项关键技术,对其特征和实现方法作了总结和展望,提出基于网络的人体模型的快速生成、基于织物物理特性的虚拟服装的建立和服装一人体的碰撞检测等技术都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研制一种新型的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仪,并在模似人体出汗的条件下,对组合双层织物与模拟皮肤之间的水汽分压、温度和热流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试根据水汽分压、温度和热流曲线,计算出热湿传递系数,可以用来评价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  相似文献   

14.
将一套贴身内衣根据人体结构划分为26个部位,通过50人的真人试穿实验,获取各个部位的冷敏感强度和出汗强度的主观评价数据,实验结果经过信度分析和一致性分析证明具有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将26个部位根据冷敏感强度和出汗强度聚合成几块有代表性的区域.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女子贴身内衣的热湿舒适性分区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服装(织物)热湿舒适性模型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总结了前人在服装(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领域所建立的各种模型,概括分析了各类模型的基本特征,并结合作者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领域的研究发展,展望了服装(织物)热湿舒适性模型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温环境中,人体服装要反复经历吸湿(汗)——放湿——干燥过程.通过在高温环境中穿着不同材质服装的人体运动实验,测得了人体皮肤温度、微气候区的温湿度、人体代谢量、汗液蒸发率以及主观感觉值等诸多参数,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与人体高温静立状态下服装的吸湿性对服装热湿舒适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在高温运动状态下由于运动造成空气对流效应,织物的厚度和透气性对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具有显著影响,此时应选择轻薄和透气性良好的服装.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作者所建立的微小气候热湿传递理论模型,对人体表面、微小气候及服装间发生的导热、对流、辐射和质扩散等现象,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的仿真软件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人体着装状态变化时,微小气候各状态参数有一动态变化过程,这一非稳态过程持续时间较短;微小气候层厚度直接影响体表温度,而体表温度又直接决定着人体的舒适感觉;人体体表与服装内表面的辐射传热在人体的散热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研究人体着装热湿舒适性问题及服装热湿传递特性时,不能忽略这一传热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