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宇  吴英 《化学与粘合》2002,(3):101-102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65%以上的乙醇水溶液(其中用水为蒸馏水),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为浸提液,刺莲叶脉粒度为0.2~0.3cm方块,浸提温度为50~60℃,浸出时间为2~3 h,浸提液pH=6~7等条件下可得到栲胶9%左右.  相似文献   

2.
预处理方法对95%乙醇浸出大豆油工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95%乙醇浸出大豆油工艺中的几个难点,探索了新的油料预处理方法。将自然水分的大豆粉碎至20mesh,在1400-180℃下烘20-30min,浸出效率明显提高,溶剂比为2.5:1时,油脂质量分数18%的大豆浸出残油率为0.6%。而且油料预烘温度对浸出混合油中的磷脂含量及粕中溶剂的回收均有明显的影响,大豆经180℃预处理,混合油中磷脂质量分数为0.186%,回收后粕中乙醇残留量仅0.45%。研究的大豆预处理新工艺十分有利于用95%乙醇浸出时提高浸出效率,降低磷脂的浸出量和粕对乙醇的吸附。  相似文献   

3.
铬渣中六价铬浸出方法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铬渣是一种环境污染极大的工业废渣,其中的六价铬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但如何科学评价铬渣中六价铬的含量及其危害性却很困难。通过实验对比了4种标准方法(USEPA 3060A、HJ/T 299-2007《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HJ/T 300-2007《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和GB 5086.2-1997《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荡法》)对铬渣中六价铬的浸出效果,还比较了恒定pH条件下不同酸液及组合两步浸取的浸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标准的酸液浸出法难以有效浸出铬渣中的六价铬,除非破坏铬渣中的物相结构,否则任何浸出方法都无法完全浸出铬渣中的六价铬。  相似文献   

4.
5.
比较了4种浸提方法[水提法、毒性特征浸出程序(TCLP)、pH控制的改良TCLP和连续化学浸提法(SCE)]在不同的液固比(L/S)、pH和浸提剂类型下,对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焚烧炉空气污染控制(APC)残留物中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蒸馏水浸提时,当L/S在2~100 mL·g-1范围内,所有重金属的浸出质量浓度均随着L/S的增加而降低,多数重金属的释放量随着L/S的增加而增加,且当浸出时间大于30 min后,浸出时间对于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和释放量的影响较小。在TCLP和改良的TCLP试验中,浸出质量浓度和重金属释放量(AHMR)都极依赖于浸提过程中的pH。在SCE实验中,碳酸盐结合态(CB)和Fe-Mn氧化态(OX)(易溶于酸的部分)在浸出的重金属中占比最高。此外,SCE和改良的TCLP试验中浸出的目标重金属量均远高于常规TCLP和水提法浸提的量。  相似文献   

6.
替代原燃料和协同处置废弃物是水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替代原燃料是指具有资源和能源属性的废弃物,用于水泥生产可减少天然矿物资源的消耗。协同处置是指将废弃物或是经过预处理的废弃物送入水泥生产系统中进行焚烧,以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开始研究替代原燃料应用及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废弃物,我国也在90年代末进行相关的研究及应用。目前国家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政  相似文献   

7.
TDI公司常压脱硫采用湿式栲胶脱硫方法净化水煤气,分离脱除其中的硫化氢。相继发现硫泡沫槽锥体下部、真空滤液罐下封头、LC0101管道、硫泡沫回流管道腐蚀泄漏,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一、腐蚀状况1.硫泡沫槽硫泡沫槽是圆筒型下部为锥体储槽,外形尺寸φ3000×5220×12mm,材质为Q235A,用于硫泡沫液储存沉淀,自启用2年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8.
鲜飞 《粘接》2002,23(4):40-41
主要介绍了丙烯酸型和环氧型贴片胶的特性和在各种施工工艺中的不同使用要求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为对策,并简要地分析了贴片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制备方法对臭葱石浸出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压法、水热法和改进常压法,分别在添加和不加晶种的情况下制备臭葱石,对其物相、结晶度、形貌、粒度、比表面积、Fe/As摩尔比、浸出稳定性进行表征,揭示制备方法与臭葱石组成、结构性能及浸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臭葱石组成与结构性能有显著影响,结晶度高、比表面积小和Fe/As摩尔比低的臭葱石浸出稳定性高. 3种方法制备的臭葱石浸出稳定性顺序为:常压法<水热法<改进常压法. 改进常压法在不加晶种条件下制备的臭葱石形貌呈由{111}晶面族包围的角锥状大颗粒晶体,结晶度为84.56%,粒度(D50)为28.2 mm,比表面积为3.72 m2/g,Fe/As摩尔比为1.05;参照HJ/T300方案对其浸出稳定性进行评价,浸出10 d后,浸出液中总砷浓度仅为1.14 mg/L.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2个胶粘剂样品进行了苯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样品,采用这2种方法检测出的苯含量数据相差悬殊。气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易受干扰,而且响应值低、峰形拖尾严重,无法进行定性分析,特别对于基质复杂的样品很难给出准确的检测结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不仅能将样品中的各个物质分离开来,而且还能通过质谱对各个物质的种类进行鉴别。GC-MS联用法因其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有望成为胶粘剂中苯含量检测的普适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在芡实栲胶提取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芡实栲胶提取中的作用。试验条件为 :6 5 %的乙醇水溶液 ,原料呈粒度为 0 .3cm方块 ,浸提温度 6 0℃ ,浸出时间 2h ,乙醇水溶液中的水使用蒸馏水 ,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 ,浸提液呈中性 ,结果可得栲胶 9%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缩合单宁复杂的化学结构,其次介绍了缩合单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蛋白质结合法、盐酸-正丁醇法、香草醛法、普鲁士兰法、Folin-Ciocalteu法及色谱分析法。  相似文献   

13.
超声耦合膜技术提取橡子中单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骁  陈莹  夏炎  刘志昌  张莹  万端极 《过滤与分离》2008,18(3):16-17,47
利用超声藕合膜分离技术回收橡子淀粉生产过程中浸泡废水的单宁。把橡子超声浸泡液过一级膜除杂,再经过二级膜浓缩,喷干得到产品单宁。经检测产品单宁含量达单宁纯度为88.73%,高于企业标准,收率为11.3%。本方法提高了橡子淀粉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4.
荔枝核棕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燕  陈青  朱纯 《贵州化工》2003,28(2):18-20
介绍以荔枝核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的方法,研究了几种食品添加剂对该色素的影响。并对该色素的耐热性、耐光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等性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荔枝核棕色素价廉易得、性质稳定,很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观察索骨丹总蒽醌和鞣质对3种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治疗炎症性疾病的部分机制。将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分为脂多糖组、不同浓度的含药组及阴性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加入相同量的脂多糖后继续培养12h,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法通过酶标仪测得各组溶液的吸光度值,再计算出各组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发现:索骨丹总蒽醌除0.50mg·mL-1组外,0.75~1.50mg·mL-1各组均能降低IL-1β含量(P0.05);索骨丹总蒽醌在1.00~1.50mg·mL-1范围时可降低IL-6含量(P0.05);索骨丹总蒽醌各浓度对TNF-α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索骨丹鞣质各浓度对TNF-α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表明,索骨丹提取物可通过减少TNF-α、IL-1β和IL-6的产生和释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荔枝壳棕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前军  伍静 《贵州化工》2000,25(1):19-21
介绍以荔枝壳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的方法 ,研究了几种食品添加剂对该色素的影响 ,并对色素的耐热性、耐光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等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荔枝壳棕色素价廉易得 ,性质稳定 ,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黑荆树皮单宁不同级分的抑菌性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姚开  吕远平  石碧  何强 《精细化工》2000,17(7):398-401
通过对黑荆树皮单宁进行醇沉纯化 ,可以使单宁质量分数提高 1 0 %。在此基础上进行萃取分级 ,可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不同的单宁级分。各级分的抑菌性能与其浓度和pH有关。根据最低抑菌浓度 (MIC)测试结果 ,黑荆树皮单宁各级分在适宜pH条件下的抑菌性能依次为 :乙酸乙酯级分 >乙醚级分 >纯化后单宁 >水级分 >未纯化单宁。各级分在 1 0g dL质量浓度下对所选霉菌和酵母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没食子酸甲酯(MG)作为单宁模型物,利用丙烯酰氯(AC)对MG进行酯化反应改性,合成丙烯酸没食子酸甲酯(MG-AC)。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和温度对产物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凝胶色谱(GPC)对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适的反应条件是35℃,n(AC):n(MG)为1.1:1,该条件下产物得率为83.9%。FT-IR分析显示丙烯酸酯官能团成功接枝到没食子酸甲酯上;GC-MS分析产物的纯度为98.86%;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碳、氢、氧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5.46%、4.20%和40.33%,接近于MG-AC的理论值,说明产物是单取代丙烯酸没食子酸甲酯;13C NMR分析也表明产物为单取代;GPC分析结果显示,在引发剂作用下MG-AC可以发生溶液聚合,聚合物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13 637,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11 820,Mw/Mn=1.15,表明MG-AC具有较好的聚合活性。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herent chemistry on the relativ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ndensed tannins,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behaviors of various radiata pine bark extrac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Generally, results suggest pine bark extract fractions may be readily processed at temperatures below 200°C if co-extracted polysaccharides contents are minimized. Those extracts possessing greater carbohydrate content and lower tannin purity tend to have decreased thermal stability. The initial onset temperature for degradation of relatively crude extracts with high proportions of carbohydrate contents were relatively low (ca. 150°C), whereas extract purification to < 5% carbohydrate content gave increases in thermal stability of at least 50°C. The complicity of the carbohydrate content in the degradation of the tannin samples was also supported by calculated Ozawa activation energies and modulated TGA experiments. While no increase in the thermal stability was gained by acetylating the pendant hydroxyl groups of the pine bark tannin extract, chemical variations such as sulfonation have a large effect on thermal degradation, promoting lower degradation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