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往往按照有关规程将型钢埋入混凝土内三倍型钢高度,当基础(基础梁或承台)没有足够高度埋置型钢时,应如何设计和计算则是广大设计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型钢混凝土柱脚的力学特点及传力机制,着重介绍了埋入式柱脚的若干计算要点,如柱脚埋置深度的计算、柱底内力的计算及其相关验算等,这些计算是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采用了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其最大截面尺寸为6.525m×3.2m。对整个工程做了简要的介绍,探讨了工程巨型柱脚的设计难点,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巨型型钢混凝土柱脚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了钢骨、钢底板、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力状态,对比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现行规范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工程柱脚设计的可靠性,根据相关分析结论采取了有效的构造措施。有关结论和成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上实泉州海上海C-8-1地块项目的实际情况,研究在超高层住宅项目体量大、工期紧及项目填海滩涂复杂地质的情况下,改进现有的型钢混凝土柱脚的施工技术。经过工程实践及综合分析,新的施工技术具有可行性及创新性,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学远 《四川建筑》2013,33(1):136-138
型钢混凝土结构(简称SRC结构)中柱脚的作用是固定柱身并将柱中内力传递给基础.较埋入式,非埋入式柱脚因其型钢不埋入基础内部,柱脚施工方便,成本低于埋入式柱脚,但其震害严重,抗剪性能不足,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抗震抗剪性能.中国规范组在2010版《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0》中,首次对型钢混凝土非埋入式柱脚抗震抗剪性能提出较完备的计算公式.日本此类研究开展较早,积累了大量经验和研究成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比中日两国SRC非埋入式柱脚受压抗剪公式,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对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具体算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是在普通型钢混凝土梁的基础上采用预应力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它综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从而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针对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受拉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的大小、型钢保护层和预应力度等因素,对6根型钢混凝土梁和7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进行了全过程载荷试验。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推导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的结果吻合较好,从而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现有SRC结构的两部规程在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上存在的差异,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受拉钢筋配筋率、受拉钢筋保护层厚度、型钢保护层厚度的6根SRC梁进行了静力载荷试验,并结合已有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两部规程的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8.
型钢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恒绪 《安徽建筑》2003,10(6):102-103
1.概述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始于 20世纪初的欧美.自 1920年起 ,日本开始了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并于 1958年出版了第一本型钢混凝土结构计算标准;前苏联也在 20世纪 30年代开始了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1951年出版了<劲性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9.
在已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YB 9082-2006《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和JGJ 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总结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的相关资料,查阅了各种规范中型钢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型钢混凝土梁试验数据,对我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和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中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两部规程的选用原则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加强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国专 《山西建筑》2009,35(14):1-3
探讨了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外加强环板受力特性,基于既有的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分析了加强环板的应变分布规律,研究了环板宽度对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承载力—变形双控原则来确定外加强环板尺寸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钢结构柱脚抗剪键的抗剪承载力,分别以混凝土应变达到应力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为抗剪屈服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的两种极限状态,选取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接近实际受力情况的非线性弹塑性模型,建立了考虑抗剪键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梁平衡微分方程,采用Galerkin法求得抗剪键的变形曲线,进而推导了两种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提出了确定抗剪键埋深和截面规格的方法。研究表明:抗剪键的抗剪承载力和理论埋深取决于其材料截面特性及基础混凝土强度。研究同时表明,抗剪键埋深范围内混凝土压力方向不改变,对柱脚底板产生附加弯矩。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图7表1参13  相似文献   

13.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现今高层建筑中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地震时型钢混凝土柱的延性,<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l38-2001)类似钢筋混凝土柱并考虑了型钢的作用规定了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但没有很好地反映轴压比限值实际应是柱界限破坏时的轴压比.经研究,建议仍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的定义并根据界限破坏推导了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在结构设计中,钢结构在工业、民用结构选型时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钢柱脚作为钢结构的基本构件,其计算牵扯到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不同受力计算。而现在很多文章对某种柱脚的具体计算有具体的描述和研究,但设计计算时牵扯到的规范、规程中,未有一个详尽、全面的说明,其相关的构造规定也在一些规范、规定中分布较散。本文就柱脚给出了详尽的叙述,为广大钢结构设计者提供一份较全面的柱脚设计参考资料,具体计算不再累述,可参考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15.
基于震后快速修复的需求,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方法。基于现行设计规范,按缩比1:3设计并制作了4根型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模型,其中1根为原型对比柱,1根为未损加固柱,2根为模拟不同震损程度后采用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柱,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破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压、弯、剪复合受力下均表现为弯剪破坏,满足“强剪弱弯”的抗震设防要求|与原型对比柱相比,受中度震损柱经加固修复,其极限荷载平均提高了10.41%,极限位移平均提高了35.40%|受重度震损柱经加固修复,其极限荷载平均提高了13.71%,极限位移平均提高了32.68%。总体上,采用碳纤维布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是一种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肖桂清  陈友华 《山西建筑》2004,30(14):60-61
利用扩大面积法、扩大宽度法和同时扩大面积与宽度法三种方法 ,根据柱下独立基础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问题 ,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指出该三种方法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钢管混凝土柱外包式柱脚抗震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管混凝土柱外包式柱脚是通过预埋于基础中的定位锚栓将柱脚底板与基础连接在一起,在基础顶面以上一定高度范围内的柱外表面设置抗剪栓钉,以厚度不小于150mm、配置有纵向钢筋和箍筋的钢筋混凝土包裹,形成的钢与混凝土组合节点构件,其传力机制较为复杂,计算方法一般参照《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的有关规定进行,常应用于设防烈度6,7度地区的多层建筑结构。目前对于外包式柱脚的抗震性能研究仍不多见。根据两个钢管混凝土柱外包式柱脚节点的单向低周反复载荷试验,来验证该类节点的刚接程度及其滞回性能,对该类节点的抗震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贺志勇 《山西建筑》2009,35(29):67-68
进行了3根用混凝土和外包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和1根对比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受剪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混凝土和外包钢板复合加固可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混凝土柱-轻钢屋面不同屋面坡度对混凝土柱内力的影响分析和梁柱节点的设计方法,分别比较了梁柱节在点完全约束、部分滑移、完全滑移三种情况下对混凝土柱、钢梁内力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型钢构件受扭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型钢混凝土(SRC)构件抗扭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对影响其承载力的几点因素作了评述,以促进型钢混凝土结构受扭理论的研究,推广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