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鼠曲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鼠曲草(Gnaphlium affine D.Don)别名:佛耳草、追骨风、清明菜,系菊花科鼠曲草属植物。本草原名“鼠耳”始载于《名医别录》,《本草拾遗》称:“鼠曲草,生平岗熟地,高尺余,叶有白毛,黄花”,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中。喜生于阴湿田间、草地等环境,全国各地均盛产,以野生为主,可药用也可食用。每年清明节前后,各民族民间广泛利用其嫩尖叶来加工饵料,故有“清明菜”之称;鼠曲草中还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含有多种功能因子,对人体有着各种保健及疾病治疗作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野生植物资源,对它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2.
古人对香椿早有记述,且称谓颇多.《书经》名“屯”,《山海经》曰“重”,《唐本草》称“椿”,《本草纲目》叫“栲”.又因叶脱处留痕如虎之眼目,《本草拾遗》呼为“虎目”,亦名“虎眼”.另据李时珍云:“椿树易长而多寿考”,故有“椿考”之称.  相似文献   

3.
常见淡水鱼类下脚料的鱼头、鱼尾、鱼鳞、鱼子及鱼皮的烹调利用,在报刊上已屡有介绍。这里介绍的是几种一般不常用的下脚料。 一、鱼骨 鱼骨,系指一般常见淡水鱼的脊骨、肋骨等。《本草纲目》云:“鱼骨曰鲠,曰刺。”可用于熬胶和提取蛋白质,亦可用于食疗治病。对此,古代医书多有记载。如梁陶弘景《名医别录》:“(鲤鱼骨)主治女子赤白带下。”唐苏恭《唐本草》:“(鲤鱼骨)主治阴疮,鱼鲠不出。”宋大明《日华本草》:“(青  相似文献   

4.
我国醃渍蔬菜至少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先秦古籍《周礼》《毛诗》《仪礼》中早有记载。《周礼,天宫》载:“大羹不致五味,铡羹加盐菜”。所谓羹就是用肉或醃菜做成的汤。汉许慎在《说文》中有:“菹菜者、酸菜也”。菹菜就是利用乳酸发酵制成的酸菜。唐曹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盐苜蓿,茭白”。苜蓿是古代的一种草。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有:“苜蓿陕西甚多,用饲牛马,嫩时人兼食之”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营养保健型佳蔬--荠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荠菜(capsellabursa-pastonsL.)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护生草、血压草、净肠草、香包草、荠荠菜、香善菜、田儿菜、雀雀菜、地米菜等。据考证,荠菜原产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如《诗经·邶风·谷风》有句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篇》曰:“荠冬生而夏死,其味甘”。其栽培历史也很悠久。如魏曹植的《藉田赋》有句云:“好甘者植乎荠”。明陈继儒的四言诗曰:“十亩之郊,菜叶荠花,抱瓮灌之,乐哉农家。”荠菜在我国,可在露地或棚室分别于春、夏、秋、冬进行高效栽培,实现全年供应…  相似文献   

6.
黄花,又名金针菜、植株称萱草、忘忧草。它不仅是一种可观赏的花卉,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食。传统医学认为黄花具有益智安神、祛湿利水、解热除烦、宽胸利气、止血消炎之功效。据《本草图经》载“黄花菜安五脏、利心志、明目疗愁。”《食疗本草》载:“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故名忘忧。”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黄花菜是我国的干制蔬菜之一,近几年国内才开始出现酱金针新产品。黄花菜是属百合科草属植物,所以植物学上叫做“萱草”。由于它花冠细长,其色金黄,似针状,又称“金针菜”。也有称“鹿葱花”、“萱萼”、“合欢”、“川草”等。食用部分为花蕾。黄花菜原产于亚洲和欧洲温暖地区,在国外属于观赏植物,我国最早作为蔬菜栽培。据记载,自汉代开始种植黄花菜的渐渐增加。唐代的《日华本草》和宋代的《图经本草》中记载:“萱  相似文献   

8.
范文 《饮食科学》2008,(2):23-23
肉苁蓉肉质肥厚、鳞片均匀、油性充足,药用价值高,滋补疗效强,又生于沙漠附近,有“沙漠人参”之美称。肉苁蓉柔软如肉,性用和缓从容,故名肉苁蓉。《本草纲目》云:“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从容,和缓之貌。”《本草原始》云:“皮如松,梢有鳞角,形柔软如肉,故吴普名肉松蓉。”  相似文献   

9.
亦粮亦果 亦蔬亦药 话荸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名称由来 荸荠,别名很多,有马蹄、马荠、地栗、地梨、尾梨、乌芋、小芋、凫茨、凫茈、凫(次兀)、蒲荠、红慈菇、通天草、黑三棱等,一作葧脐。据《本草纲目》释名:“乌芋,其根如芋而色乌也。凫喜食之,故尔雅名凫茈,后遂讹为凫茨,又讹为荸荠,盖切韵凫、荸同一字母,  相似文献   

10.
喝茶治百病     
我国盛产茶叶,根据记载,茶叶很可能是最早作为药用植物被人们发现的。汉代司马迁《史记》中《三皇本纪》中提到:“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这里提到的“赭鞭鞭草”,人们认为便是茶叶。可见茶叶在一开始便与医药联系在一起了。战国早期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东汉的《增广本草》进一步指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充分说明了茶的医疗保健作用。唐代陈藏器在巨著《本草拾遗》中极力推崇茶是“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宋代淳照年间日本学者荣西禅师,在他的《养生记》中曾说:“茶乃养生之仙学也,延年之妙方也。” 《美国健康基金会》主席约翰·温斯伯格医生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茶内所含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竹汁,顾名思义是指从嫩竹和竹笋中提取出的汁液.中药“竹沥”就是其中一种.竹沥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本草衍义》称其为“痰家之圣剂”.它是一种较好的镇咳祛痰药,临床上常用于气管炎、慢性咳嗽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养阴益肾说黑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豆,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晒干,除去荚果壳,收集种子用。又名乌豆、冬豆子。 中医认为,黑豆性味甘、平,人牌经、肾经,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祛风除痹、解毒之功。《食疗本草》言其“主中风脚弱,产后诸疾”。《本草汇言》言其“润肾燥,止盗汗”。《本草拾遗》言其“主风痹,瘫缓、口噤、产后诸风”。《日华子本草》言其“调中下气,通经脉”。《四川中药志》言其“治黄疸浮肿,肾虚遗尿”。此外,黑豆衣有养血祛风之效,可用治血虚之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药膳配伍: 1.药制黑豆 组方:黑豆6…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股蓝,双子叶纲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攀援植物。世界上已鉴别的有13种之多,我国有11种。 我国绞股蓝分布于秦岭以南与长江以南各省区,陕南、江浙、闽赣、两广等出产较多。 我国最先记载绞股蓝的当是明朝的《救荒本草》一书(1406年),其对绞股蓝的描述是:“生田野中,延蔓而生,叶喷水甜,救饥。”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绞股蓝味苦、性寒、无毒,可大量服务。民间多用以当茶冲泡饮用,可消炎解毒、止咳祛痰,夏季采其茎叶煎水可作清凉饮料,是一种可广泛利用的非茶之茶。 绞股蓝鲜叶从每年入春萌发放叶开始到秋季停止生长的整个…  相似文献   

14.
饶有趣味的是,始自东汉、兴于唐代的一种糖食,它有点像是现在的块状奶糖。唐代苏敬《新修本草》、孟诜《食疗本草》等古籍,介绍有这种糖食的制法,“此皆是煎甘煎汁及牛奶汁”;“云用水、牛乳、米粉和煎,乃得成块”。  相似文献   

15.
胚宝营养保健饮料姜泽之众所周知,谷芽胚的营养功能,在我国古代《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可健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促进消化”;本草编纂“消烦和中、益精健脾、止泄止泻、促进消化”;《千金食法》“平胃气,长肌肉等”。现代科学测定,谷芽胚含有多种酶(如淀...  相似文献   

16.
人到中年,有些男子常发生原因不明的失眠,头昏,倦怠乏力,甚至难以启齿的阳萎、早泄、性机能减退,给夫妻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实际上,日常餐桌上就有一些能增强性功能的食物,可改善性功能,增强精力和体力,被营养学家誉为“餐桌上的伟哥”。现介绍几种,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麻雀:麻雀遍及全国各地,但以秋后雀肥肉嫩者为佳。《食疗本草》言“其肉10月以后,正月以前食之,续五脏不足,助阴道,益精髓。”《日华子本草》言  相似文献   

17.
书讯     
邢秀娟 《烹调知识》2007,(12):43-43
冬虫夏草也称虫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神草”。在8000多种中药材中,唯虫草才有阴阳双补、阴阳和调的作用,能够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清朝三十七年,张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称虫草能治百虚百损,与人参、鹿茸齐名,并列被称为中药三大补品。《本草从新》中亦有记载,虫草具有补肺保肺强肺之功效,是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朱永瑜 《烹调知识》2011,(11):65-65
洋葱,又称胡葱。西晋·张华所撰写的《博物志》里就有:“张骞使西域,得葡萄、胡葱、苜蓿。”五代时期韩保升在《蜀本草》一书中记有“胡葱,茎叶粗硬,根若金灯”之语;《饮膳正要》的作者又称它为“回回葱”等,充分说明洋葱确是外来品。也证明我国食用洋葱的岁月之久。  相似文献   

19.
老鹳草     
中国老鹳草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stephanianumWilld.、老鹳草GeraniumWilfordiiMaxim.或野老鹳草GeraniumcarolinianumL.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长嘴老鹳草”,后两者习称“短嘴老鹳草”。多为野生,夏、秋二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捆成把,晒干。老鹳草始载于明代《滇南本草》,后被清代赵学敏收录到《本草纲目拾遗》中,老鹳草之名也是因其果实宿存花柱似鹳鸟之长喙而得。老鹳草含鞣质、黄酮、挥发油等成分。鞣质化合物,如老鹳草素、短叶苏木酚、短叶苏木酚酸酯等;黄酮类化合物为老鹳草中另一类主要成分,其中有槲皮素、山萘酚及…  相似文献   

20.
烟剂作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我国古代早有记载.《本草从新》说:吸烟能“宣阳气,行经络,治山岚瘴气.”又说:“明时征滇,深入瘴地,军中皆染病,独一营以服烟得免.由是遍传远迩,人皆服之矣.”《本草纲目拾遗》说:“浙常山有面烟,性疏,利消痰如神,凡老人五更咳嗽吐痰者食之,咳嗽止,痰亦消.”古代还有用洋金花烟治疗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目前广州、南京、天津等烟厂,已有此类产品,效果好、副作用小、值钱便宜、使用方便,为广大工、农、兵所欢迎.此外,还有“人参烟”、“田七烟”出售,颇受抽烟所致的慢性气管炎病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