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典私房菜     
私房菜源于清末。一个世纪前,北京盛行一句话:“曲界无腔不学谭——谭鑫培,食界无口不夸谭——谭家菜。“许多头面人物都以能品尝到谭家菜为荣,可能这就是最早的私房菜吧。现在许多名菜其实都是从私房菜演变而来的,比如谭家菜、孔家菜、段家菜等。  相似文献   

2.
文化素食     
一般讲烹饪和美食,多以鱼肉荤腥类为主。其实诸蔬菜山珍,何尝不是味中极品。除了享受本味之外,尤显其烹调技艺之高超。清代美食圣手、“随园老人”袁枚借其家厨王小余之口评论厨师日:“能,则一芹一菹皆珍怪;不能,则虽黄雀三楹无益也”。在这里,“菹”指的是咸菜、腌菜。整句话的意思是:能干的厨师,即便芹菜、成菜之类的原料,也能烹成佳肴,而蹩脚的庖丁,就是山珍海味堆满三屋子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喜欢美食的现代人,如果给您一个穿越机会,可以回到古代中国,您会选择哪个朝代作为目的地?不管诸位怎么想,反正我坚决不会去汉朝。因为汉朝流行跪坐,吃饭的时候没有凳子没有椅子,必须跪在餐桌旁边的席子上,像老派日本人那样吃饭,一顿饭下来,小腿发麻,大腿发酸,膝盖痛得都不是自己的了。我觉得这不是享受美食,而是活受罪。  相似文献   

4.
杜妮 《家庭百事通》2012,(11):42-42
女人好像多少都有些癖好,比如:同学霞喜欢逛街购物,朋友雪喜欢搓麻将,闺密晴喜欢做手工……而我则钟情养生。现在不用再像以前翻报纸听新闻,也不用去听什么专家医师的电视讲座,闲暇时关注一下微博上的“养生达人”,就已足够让我增长这方面的见识。这就是时下最流行的“微养牛”。  相似文献   

5.
高原 《烹调知识》2009,(3):62-62
张大千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师,他生平两大嗜好:一是讲求吃,二是爱听京戏。他认为“吃”不仅是裹腹而已,更是人生最高的艺术,只要能力所及,他都在追求吃的艺术。他的吃,不仅博食中国美味,遍尝世界佳肴,而且他综合中外饮食文化,结合中国书画艺术刨造的“大千菜”,也同他的画一样驰名海外。张大千爱自制菜肴与家人并二三知交共食,不喜赴大宴,不喜去一般餐馆进食。在京时常与亲友家人吃谭家菜,冬季亦去西单安儿胡同吃蒙古同胞经营之烤牛羊肉。张大千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踏祖国大地,  相似文献   

6.
美食我来做     
《中外食品工业》2011,(3):12-12
编辑们:你好! 作为一个很爱美的“煮妇”,我当然不能错过每一道能让我变漂亮的美食。每天在家里经常看一些养生类节目,并照着去做,但结果却不是很理想。不是材料不好找,就是做出来的味道不理想。只是听着记下来,还是不足以做得很准确,所以我很喜欢菜谱齐全的贝太,在这本杂志中我可以自己寻找到喜欢的美食,它的菜谱步骤看起来很清晰,当然做起来也会顺手很多。  相似文献   

7.
提起官府菜,人们马上会想到孔府菜、红楼菜、谭家菜,这些堪称是官菜的代表之作。而新近位于北京农展馆南一家名为祺海楼的餐厅开业,打出主营现代官府菜的经营理念,马上吸引了京城诸多美食爱好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8.
程欣乔 《食品指南》2013,(1):112-112
自己都不记得究竟胖了多少年,当胖成为一个人体型的定式,对于美食的渴求总是很难做到如骨感美女一般的坦然、公开。如果不是这些年从事美食、营养的报道工作,我甚至有心将自己内心一直蠢蠢欲动的对美食的迷恋彻底隐藏一辈子。  相似文献   

9.
陈纯  陈越 《烹调知识》2009,(6X):48-48
<正>4月份,广州建国酒店中餐厅在全国各地的酒店推出美食节活动。由广州方面牵头,互换厨房班底进行美食推介。5、6月份在广州推出谭家菜,并邀请了民间艺术团体进  相似文献   

10.
4月份,广州建国酒店中餐厅在全国各地的酒店推出美食节活动。由广州方面牵头,互换厨房班底进行美食推介。5、6月份在广州推出谭家菜,并邀请了民间艺术团体进  相似文献   

11.
原搭配装     
也许经常看电视里的美食节目,用有限的食材去做出不同风味的美食,这样需要厨师进行混搭来调配菜品。其实着装也是如此,女人总是不满足自己的眼装拥有量,可是一味地去购买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经济费用,这笔开销却不是每个女人都能负担起的。那么关键就是需要像管理你的厨房那样去管理自己的衣柜,做到一个真正会利用基本款型去组装出不同风格着装的搭配手。那么学习—下,没准你就能成为一个经济型的百变时尚女郎!  相似文献   

12.
万捷董事长坚持走的是“精品路线”,他经常告诫职工:我们印制的不是一般印制品,而是像艺术家那样,从事的是创造性的艺术品印制。在雅昌,客户不仅能能得精美的印刷品,还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3.
黄天罡 《北京纺织》2011,(8):236-237
北京无愧是美食之都,在这里能吃到全世界烹饪的说法毫不为过。中国的八大菜系自然是不用多说,走在任何一条街道、商场里都少不了这些鼎鼎有名的特色菜。吃惯了这些比目皆是的鲁、川、苏、粤,别忘了还有像云贵菜这样的虽然听起来小众,但胃口独到、地方味浓郁的菜肴。本期为您推荐在炎热的夏天,去感受一下"蜜桃餐厅"还来的云贵飨宴。  相似文献   

14.
钱星博 《美食》2007,(6):20-21
当年,有两种以名人名字命名的菜肴。一是“谭家菜”,它的创始人是国民党元老。原行政院院长谭延闯,“谭家菜”以素食为主,配上各种山珍海味;还有一种就是“张家菜”,它的创始人是画坛一代宗师张大千。张大千生前最喜爱的就是画画和美食。每次在饭馆中吃到了一道好菜,他总是亲自下厨向厨师讨教,有时还和厨师一起摄影留念。张大千有记日记的习惯,每次他试制出了一道好菜,总要在他的日记本中详详细细地记载下来。他去世后,他的日记出版后,有些美食家就根据他日记中所记载的,推出了一系列的“张家菜”。  相似文献   

15.
说到"韦小宝",文学青年都知道,这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主人公,此人活泼、好动、忠义。巧啦,坐落在上海淮海西路1号,以"谭家菜"为主的"醉美天下"酒家的掌门人也叫韦小宝。现实中的韦小宝整天忙忙碌碌,接待四方食客来宾,他的书斋里日日高朋满座,美女如云。名人秦怡、葛优、江育恒、关栋天、马晓辉等也曾来此品尝美食。小宝  相似文献   

16.
蚰蜒是一种形状像蜈蚣,但身体和脚都较细长的节肢动物。其躯干有15节,每节有一对细长的足,末对足特别长。它危害果树、蔬菜,是一种令果农、菜农望而生畏的害虫。但在美国,却流行吃蚰蜒,许多人将它当成盘中的美餐。 美国人吃蚰蜒,是从加州的蒙得利奥开始的。这里每到春雨来临之时,气候温暖潮湿,到处密布的果园、菜园,便成了蚰蜒欢聚的乐园。果农、菜农捉不胜捉,只得仰天长叹。10年前,当地一家报社的经理利奇曼先生,见到这么多的蚰蜒突发奇想:既然蜗牛、蚂蚱等都已成为不少人的美食,那么,这种胖墩墩的蚰蜒,兴许也能成为…  相似文献   

17.
三峡旖旎美丽的风光,浓浓的巴蜀文化都曾深深地吸引着我,只可惜去过两次三峡,都是坐船匆匆百过,没有机会登岸仔细游览,三峡工程截流江水提高,许多遗迹没于江水之下,心中多少有些遗憾。最近听朋友说,北京有一家以三峡文化为主题的餐厅——大山峡美食楼。在这里不仅能品尝风味独特的三峡美食,还能品味人杰地灵的三峡文化。总经理张卫民是地道的三峡人,  相似文献   

18.
悦读     
《中国烹饪》2010,(12):125-125
《考吃》作者:朱伟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虽然被再版多次,但本书也曾经被一些出版社拒绝出版,盖因其引文太多,对于不习惯阅读古文的现代人来说,读起来颇为吃力。与其他美食类书籍相比,《考吃》最大的特色在于一个“考”字,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考据类书籍。正如同著名美食作家沈宏非评价此书说,“若不是昏暗的广州古籍书店里的那一排挤满了线装书的书架上偶然买到了《考吃》,就不会有后来的“写食主义”,那就像做莱没有了盐。而任何人以任何文字任何冈格写中国饮食如果不参考《考吃魏就像明明有盐却忘了放。”所以我们不妨将此书视为一个美食编辑、美食工作者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9.
音乐电影     
《北京纺织》2009,(2):242-242
《神秘嘉宾》表演者:林宥嘉,发行时间:2008,听第一句的时候就感觉似曾相识,直到听完一首歌,才恍然大悟这不是陈亦迅吗,不管是声线还是唱歌的技巧都像极了他。而演绎这张弥漫着沧桑味道专辑的林宥嘉今年才21岁,实在和他的年龄很不符,难怪为陈亦迅写了火爆内地的《十年》的陈小霞在他出道的时候感慨道:林宥嘉内心深处有个老灵魂。看得出华研为这个新人没少花费,陈小霞、林夕、李泉、施人诚、小宇、郑楠、陈信庭等话语乐坛顶尖高手都被请来为其量身打造首张专辑,值得一听。  相似文献   

20.
音乐电影     
《神秘嘉宾》表演者:林宥嘉,发行时间:2008,听第一句的时候就感觉似曾相识,直到听完一首歌,才恍然大悟这不是陈亦迅吗,不管是声线还是唱歌的技巧都像极了他。而演绎这张弥漫着沧桑味道专辑的林宥嘉今年才21岁,实在和他的年龄很不符,难怪为陈亦迅写了火爆内地的《十年》的陈小霞在他出道的时候感慨道:林宥嘉内心深处有个老灵魂。看得出华研为这个新人没少花费,陈小霞、林夕、李泉、施人诚、小宇、郑楠、陈信庭等话语乐坛顶尖高手都被请来为其量身打造首张专辑,值得一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