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不久因公去了一趟被称之为“孔雀之乡”的西双版纳,那里旖旎迷人的亚热带风光让我留恋忘返,风味独特的傣家饭菜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在离开西双版纳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一行人到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的一家著名的傣家酒楼去品尝正宗的傣家菜。这家酒楼外观与傣家居住的竹楼十分相似,酒楼被棕榈树、橄榄树、凤尾竹环绕着,  相似文献   

2.
傣乡昆虫宴     
许文舟 《美食》2000,(3):55-55
  相似文献   

3.
张园 《烹调知识》2008,(3):44-44
居住在祖国边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如果你来到西双版纳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时,就会在好客的主人的邀请下,登上傣家人的竹楼,席地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对着藤篾编就的矮圆桌,在悠扬婉转的竹筚声中,仔细品尝傣家人别具风味的佳肴。吃过之后,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啧嘴咂舌,对傣家人高超的烹调技艺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4.
张园 《烹调知识》2008,(6):44-44
居住在祖国边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如果来到西双版纳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时,就会在好客的主人的邀请下,登上傣家人的竹楼,席地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对着藤篾编就的矮圆桌,在悠扬婉转的竹筚声中,仔细品尝傣家人别具风味的佳肴。吃过之后,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啧嘴咂舌,对傣家人高超的烹调技艺赞不绝口。在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傣族人民用来招待远方尊贵客人,也是自己平日爱食用的几种饭莱。  相似文献   

5.
孔凡真 《烹调知识》2011,(12):50-50
居住在祖国边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当你来到西双版纳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时,就会受到好客的主人的邀请,登上傣家人的竹楼,席地圃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对着藤篾编就的矮圆桌,在悠扬婉转的竹筚声中,仔细品尝傣家人别具风味的佳肴。吃过之后,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啧嘴咂舌,对傣家人高超的烹调技艺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6.
“赶摆”是傣族的风俗习惯,也是他们的传统节日。赶摆有在春天举行的,也有在夏天、秋天、冬天举行的,有的一天,有的二至三天。摆期时大街小道两边小食摊上散发着扑鼻的香味,伴随着锣鼓声荡漾在摆场,使欢乐的摆场充满甜蜜的芬芳,吸引着人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摆着几个铁桶和大缸,不时有人用盆、碗从里舀水。这是专门为赶摆的人吃火烧猪肉拌米线准备的酸水缸。火烧猪肉拌米线是傣族的风味小吃。火烧猪一般选用四五十斤重的小肥猪,烧制以后皮色金黄,香气四溢,肉质鲜嫩,傣家人特别喜爱。火烧猪的制作很特殊:将去毛剖肚洗净后的小猪用线将刀口…  相似文献   

7.
夏阳 《烹调知识》2009,(7):43-43
居住在祖国边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如果你来到西双版纳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时,就会在好客的主人的邀请下,登上傣家人的竹楼,席地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对着藤篾编就的矮圆桌,在悠扬婉转的竹筚声中,仔细品尝傣家人别具风味的佳肴。吃过之后,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啧嘴咂舌,对傣家人高超的烹调技艺赞不绝口。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傣族人民用来招待远方尊贵客人,也是自己平日爱食用的几种食品。  相似文献   

8.
居住在祖国边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当你来到西双版纳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时,就会受到好客的主人的邀请,登上傣家人的竹楼,席地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对着藤篾编就的矮圆桌,在悠扬婉转的竹筚声中,仔细品尝傣家人别具风味的佳肴。吃过之后,人们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应一个在云南工作了多年的朋友相邀,我们全家到西双版纳旅游了一次。朋友给我们当导游,带着我们领略了当地的秀丽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推荐我们吃了一回清香可口、别具特色的傣家小吃——竹筒饭。  相似文献   

10.
往昔,在西双版纳的上司府里,流传有这么一首诗:  相似文献   

11.
常州这地方,虽然养育出像瞿秋白、张太雷、华罗庚等这些名人,但名气仍然没有无锡、苏州大,原因恐怕不是什么GDP的问题。常州离太湖较远,没什么湖光山色,大运河虽穿城而过,也算不上什么景致。早年出产的黄杨木梳、篦子虽得过世博会的  相似文献   

12.
年糕豆丝香     
故乡江南小山村,一进入腊月便开始忙年了,有趣的是那做年粑豆丝,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美的享受。 农家做年糕有一套讲究。先是把糯米用腊水浸泡2~3天,滤干,用蒸笼蒸熟,趁热倒入石臼,四条汉子各执一  相似文献   

13.
晓群 《烹调知识》1999,(4):42-42
泸沽湖,这颗座落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与四川省盐源县所交界的万山丛中的蓝色宝珠,不仅以她秀丽的风光今人神往,更为独特的是居住在这里的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却以爱情为基础的奇特的“阿注”(也称阿夏)走婚制,奉  相似文献   

14.
景颇族食俗     
杜梅 《烹调知识》1998,(4):42-43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在饮食方面很独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食文化。  相似文献   

15.
熊元正 《烹调知识》1998,(12):34-35
滇东南黔西南毗邻,是珠江上源南、北盘江流域,主要分布的民族是依族、仡佬族、壮族、苗族、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古代这里曾经是夜郎、且兰、勾町、漏卧之地。是僚民族的故土。哈尼族、彝族的祖先则是秦、汉之后逐渐由去南北部进入这一地区的。  相似文献   

16.
冼红 《食品与生活》2007,(10):20-21
撒苤是云南傣族人民杀牛时才能吃到的传统风味美食,算得上是地方名馔,一小盘价在百元以上,被人们誉为傣族的"过桥米线"。"撒苤"是傣语,"撒",意为凉拌;牛撒苤就是凉拌牛肉。地球人都知道,凉菜吃的是味道,即看配制的佐料味道好不好。撒苤最讲究、  相似文献   

17.
乐舞献菜     
位于云南中部偏西地带的无量山区和哀牢山区的上部,是巍山、南涧、及弥渡、景东等县所辖范围。这里山梁交错,沟壑纵横,极少开阔平坝。这些山区深处,山头长满青翠的松林,山沟泉水流淌,松涛声声,流水淙淙,在白云深处便居住着勤劳的彝族人家。 这一带的彝族过去曾被称为“土家人”,意为土住的民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衣着、习俗及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从事农耕,生产旱地作物包谷、洋芋、芥子、大麦等。耕地主要在半山腰平缓坡地。在水利条件方便的坡脚、沟底  相似文献   

18.
19.
文龙 《美食》2003,(2):30-31
  相似文献   

20.
《中外食品工业》2012,(5):50-51
听说你经常参加公益活动,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