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分别以稀土盐、氯化稀土矿制备了稀土絮凝剂,并探讨其用量对印钞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以聚硅硫酸铝铁(PAFS)与氯化稀土矿为原料,将其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制备了稀土一无机复合絮凝剂(PAFSRE),并探讨复配比例对印钞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对印钞废水絮凝效果显著,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均大于96%;复配比例对印钞废水絮凝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稀土与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2.
絮凝剂复配与复合型絮凝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处理混凝和絮凝过程中使用的药剂有凝聚剂、絮凝剂和助凝剂,其种类繁多,而新剂型的开发一直是絮凝工艺单元研究热点之一.分析了胶体颗粒脱稳凝聚过程中,凝聚剂、絮凝剂和助凝剂作用机理的差异,从化学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生产来源和官能团的性质等角度,介绍了水处理工艺中常用混凝剂和絮凝剂的一般分类与典型代表物.明确指出絮凝剂的复配与"复合型"絮凝剂二者不同的技术特点,重点探讨了生物絮凝剂的复配使用与"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并介绍了包括生物复合絮凝剂的研制和生物絮凝剂的复配.  相似文献   

3.
采用交变脉冲电解合成的聚合氯化硅酸硫酸铝絮凝剂,对武汉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初步絮凝处理.结果表明:当被处理的渗滤液pH值在3.5~8,聚合氯化硅酸硫铝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5×10-5mol.l-1时,其COD、NH4 -N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6%、30%和66.27%.明显的高于AlCl3和Al2(SO4)3的处理效果,与PAM和市售聚合氯化铝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以两性淀粉为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并与复配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木质素基改性絮凝剂、壳聚糖季铵盐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废水的pH、絮凝剂的质量浓度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淀粉絮凝性能优于上述絮凝剂;并且在pH为6.0~8.0、絮凝剂两性淀粉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65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用粉煤灰、硫铁矿烧渣制备絮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固体原料配比、酸液与固体原料比、助溶剂加入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絮凝剂中有效成分的浸出量以及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效果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制备方案;针对造纸脱墨水进行了絮凝实验,并与市售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絮凝剂具有絮凝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浊度和色度去除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改性天然高分子与无机高分子复配絮凝剂PMC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以淀粉为基材的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SX-3)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铝(PASIC)的制备方法,并通过酸化络合成功地将二者复配修饰制得新型功能絮凝荆PMC。将PMC应用于油田废水及造纸厂污水的处理,COD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都达到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7.
聚合氯化铝作为烟气脱硫污水处理的主要絮凝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用量大、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化学滴定法,通过观察污水的清澈度和测定污水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研究了聚合氯化铝、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以及二者复配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污水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的絮凝效果优于二者单独使用的絮凝效果,且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絮凝效果越好。同时分析和优化了絮凝剂质量浓度、污水pH和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7~8、搅拌时间为4~6 min的条件下,30 mg/L聚合氯化铝和1.0 mg/L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复配,对催化裂化烟气脱硫污水的絮凝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也为日后污水处理的成本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聚合物驱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的特点,以LH 油田聚合物区块采出污水为研究对象,在对含油采出污水中悬浮物微观形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烧瓶实验评价了国内油田常用的几种有机和无机絮凝剂的除油率和去浊率,优选出了3种适应性较好的絮凝剂,并与实验室自制的絮凝剂VB-1复配使用,研究了不同絮凝剂VB-1加量下复配体系的除油率和去浊率,并探究了温度对复配体系絮凝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优的絮凝剂复配体系FPTY为:150mg/LVB1+3000mg/LJDF。温度为40℃条件时,优选出的絮凝剂复配体系FPTY的除油率和去浊率分别为95.78%和88.54%,且复配絮凝体系FPTY 的絮凝效果与温度成正比。优选出的复配絮凝剂体系FPTY在LH 油田聚合物区块的含油采出水的处理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焦化酚氰废水生化二沉池出水COD超标解决方法,以锌盐、铝盐和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锌铝复合絮凝剂,利用该絮凝剂进行焦化厂酚氰废水处理站二沉池出水的絮凝实验.研究考察了絮凝剂用量、pH值、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去除CODcr和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pH为10,絮凝剂投加量为1.2 ml/L,慢搅拌速度为75 r/min时,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6%和98.1%,而温度对絮凝效果影响甚微.与常规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对比表明,锌铝复合絮凝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明显较优.  相似文献   

10.
聚硅酸铝铁Q6a及有机絮凝剂F2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硅酸钠、硫酸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了无机高分子复合聚硅酸铝铁絮凝剂Q6a及Q6b,对染整工业排放的靛蓝废水的絮凝性能优于聚合氯化铝,更优于聚硅酸铁,加入10分钟左右,絮凝物即可沉降,废水经絮凝处理后透光率达到99%。又以原料淀粉、丙烯酰胺、ETA开发成功了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F2,Q6a与F2配合絮凝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氯化轻型稀土中氯化钢、氯化铈、氯化镨、氯化钕的鞣性。在铬鞣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用扫描电镜观察到:加入氯化稀土的革中铬的固定量多于不加稀土的革;稀土在革中也不同程度地被固定。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图说明了铈离子、镨离子与铬离子间有协同作用;钢离子、铁离子与铬离子间有掩蔽作用。研究表明铈离子比其它三种离子鞣革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硫酸铝和聚铝对印染废水脱色处理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脱乙酰度为70%的壳聚糖(CTS)、硫酸铝和聚铝(PAC)作为絮凝剂对含Cr^3 和中性染料的印染废水絮凝脱色进行了处理条件的优化,对试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与硫酸铝、聚铝的絮凝效果近似,但用量要少得多,而且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无毒、易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三元复合驱(ASP)采出水水质复杂,矿化度高、黏度大、含油乳化程度高、小油滴含量高、油水分离困难,对油田生产和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因此,开展ASP采出水高效处理方法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提高ASP采出水中油水分离效率,本文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主链,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CDC,并应用于ASP采出水的絮凝实验。从CDC投料量、絮凝温度和CDC接枝率方面分析,得到CDC絮凝效果优于CMC。CDC最佳投料量为50 mg/L,絮凝温度超过45oC后絮凝效果变化不明显,CDC最佳接枝率为77.5%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配合PAC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性能,降低絮凝剂的应用成本,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CTS)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使用的絮凝性能,并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与壳聚糖复合能相互促进其絮凝效能,当壳聚糖分子量为1.05×10^6,污水pH为6.5,静置30min,总投加量为1.0mg/L,复合絮凝剂组成为PAC:CTSl=0.3:0.7时,废水的透光率达到98.9%,优于单独使用PAC和CTS。复合絮凝剂(CTS/PAC)兼有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的优点,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新型絮凝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泥浆的快速减量问题,选取在粘粉土地层施工时产生的废弃泥浆,分别添加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以及聚合氯化铝(PAC)开展室内絮凝沉降试验研究,根据沉降曲线、上清液浊度、底泥密度及含水率等指标,结合絮凝剂絮凝机理,得出最佳絮凝剂及其最优添加量,据此进行现场絮凝试验。结果表明,现场采用添加量为0.5%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进行泥浆絮凝处理效果良好,可快速达到理想的絮凝、沉降、上浮、污泥脱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自来水厂提供更为有效和价廉的絮凝产品,研究了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氯化铝铁(PAFSC)的制备方法和条件。根据聚硅酸加入量的多少,将采用共聚法制备的聚硅氯化铝铁(PAFSC)编号为1#制剂、2#制剂、3#制剂,将采用复合法制备的聚硅氯化铝铁(PAFSC)编号为4#制剂,将采用共聚法制备的聚硅氯化铝(PASC)编号为5#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考察1#制剂、2#制剂、3#制剂、4#制剂、5#制剂对自来水的絮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入PAFSC与加入聚合氯化铝(PAC)相比,形成矾花所需的时间短,形成的矾花颗粒大、易于下沉,单耗较低;并且2#制剂的絮凝效果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7.
C(立方)型稀土氧化物RE2O3在可见激光的激发下,其拉曼光谱易受到RE3 先致发光谱的干扰。利用不同的激发源以及吸收谱等方法测定并辨别C型RE2O3(RE=Gd,Dy,Ho,Y,Er,Tin,Yb,Lu,Sc)激发谱中的拉曼谱峰。结果表明,C型RE2O3基本上都有相似的拉曼振动特征谱,特别是350~420cm-1区由REO6八面体伸缩振动引起的谱峰,其峰值随RE3 半径的缩小而增加,进一步证明了镧系收缩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以明胶为稳定剂分散聚合制备的聚丙烯酰胺“水包水”(W/W型PAM)乳液的絮凝性能,首先,采用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hacrylatoeth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DMC)对钠基蒙脱土(sodium-montmorillonite, Na-MMT)进行插层改性制备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 OMMT),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测试得到插层改性后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25 nm增加至1.43 nm,说明DMC单体已经成功插层进入蒙脱土片层。然后,将OMMT引入以明胶为稳定剂的W/W型PAM乳液的体系中,以制备W/W型PAM-MMT乳液。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乳液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得到乳液结构是由以蒙脱土颗粒为“交联点”的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网络和W/W型PAM乳液的混合体。研究了OMMT用量、明胶浓度、体系pH值以及阳离子单体DMC添加比例对合成W/W型PAM-MMT乳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适宜条件下合成的乳液均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在水中的再分散性。乳液的表观黏度和絮凝性能都与OMMT和明胶用量呈正相关性;当pH值在明胶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IEP)时,得到的乳液的表观黏度最低,絮凝效果最好;随着DMC单体用量比例增大,乳液表观黏度减小,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9.
橡胶促进剂CBS废水处理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絮凝、氧化、絮凝—吸附及蒸发浓缩法对高浓度难降解促进剂CBS废水进行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常用絮凝剂絮凝、Fenton试剂氧化和絮凝一吸附处理对CBS废水都难以奏效.而蒸发浓缩处理.COD从50000mg/L降到3300mg/L;去除率达到93.4%;色度从150倍降到0.表明它是CBS废水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环己胺为交联剂,制备了改性的双氰胺?甲醛絮凝剂,并用于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絮凝沉降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改性絮凝剂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85 ℃、n(双氰胺)/n(甲醛)/n(氯化铵)/n(环己胺)=1.00∶3.00∶0.50∶0.15、改性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脱色率可达到88.6%,双氰胺甲醛型改性脱色剂的脱色絮凝性能明显优于未改性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