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分析了我国铝土矿资源丰富,铝硅比低,氧化铝溶出性能差,碱耗、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的资源和生产特点,提出了采用选矿预处理工艺进行铝土矿预处理的观点.对我国氧化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铝土矿中的硫是影响氧化铝生产中的重要杂质之一,硫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氧化铝生产的指标。高硫铝土矿的矿石性质和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硫主要是以黄铁矿的形式赋存在矿物中,硫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及近年来研究的几种脱硫工艺,其中有浮选法脱硫、生产氧化铝湿法脱硫、焙烧预处理脱硫以及添加还原剂烧结法脱硫等几种脱硫技术,对不同脱硫工艺的效果分别进行了评述,并指出目前工业生产中选用浮选工艺除硫是很好的选择。研究低污染、低成本而又高效的除硫工艺,已成为选矿工作者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针对氧化铝生产中硅渣返回配料造成入磨铝土矿贫化、降低熟料中氧化铝含量及其A/S、使硅渣及其附液中的有用成分在氧化铝生产流程中重复加工等问题和现状,提出硅渣湿法处理工艺。在实验室阶段性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自制Φ400×2000 mm外加热(冷却)机械搅拌槽进行了硅渣湿法处理工艺扩大试验研究,并对该湿法处理工艺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适合于产业化的硅渣湿法处理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铝土矿湿法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铝土矿的特点,对铝土矿的湿法预处理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碱浓度下,高苛性比(176)或低苛性比(3.0)铝酸钠溶液预处理中等品位铝入后,溶液中二氧化硅浓度较高。深度和液固比对精矿品位、脱硅率及溶液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实验结果也表明,精矿与原矿中一水硬铝石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可采用现有的拜尔法工艺流程进行氧化铝生产。  相似文献   

5.
宋凯  陈廷益  马垒 《矿冶工程》2017,37(2):91-93
以低品位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原料,对硫酸浸取法提取铝土矿中氧化铝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硫酸浸取法提取铝土矿中氧化铝过程中硫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液固比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90%、反应温度180 ℃、液固比8∶1、加热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氧化铝相对溶出率达到90.23%以上。该工艺在常压下进行,对铝土矿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铝土矿资源及氧化铝工业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铝土矿属高铝、高硅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资源丰富,但铝硅比低,氧化铝溶出性能差,碱耗、能耗高,生产成本高。鉴于我国的铝土矿资源特点,采用选矿预处理+拜耳法工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河南煤下高硫铝土矿选矿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铝土矿保有量有限,高品位铝土矿由于掠夺性开采而面临枯竭,具有高品位的高硫铝土矿将是今后氧化铝生产的主要矿物原料。铝土矿中的硫是影响氧化铝生产中的重要杂质之一,硫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氧化铝生产的指标。高硫铝土矿的矿石性质和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硫主要是以黄铁矿的形式赋存在矿物中.本文针对我国高硫铝土矿无法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这一现状,采用选矿手段,对含硫煤下铝土矿进行脱硫试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煤下高硫铝土矿浮选脱硫的工艺条件,重点考察了磨矿细度、浮选矿浆浓度、pH值及调整剂BKS-SNS对浮选的影响,得出了浮选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磨矿细度(-0.075 mm)75%,矿浆浓度25%,pH值9.0,调整剂BKS-SNS用量2000 g/t。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了铝精矿铝硅比6.01,氧化铝回收率为94.13%、含硫量为0.35%的选别指标,达到氧化铝生产要求。不仅提供了满足氧化铝生产要求的优质可利用资源,同时实现了含硫矿物的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对于保护矿山环境,开展高硫铝土矿绿色生产氧化铝技术具有重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薛飞 《能源科技》2020,18(4):69-74
酸法提取氧化铝是从低品位铝土矿或高铝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解决我国铝土矿资源短缺,保障金属铝供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酸性浸出液中去除铁离子是酸法提取氧化铝成套技术中绕不过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氧化铝产品的质量。本文综述了酸法提取氧化铝工艺中除铁技术进展,重点对溶剂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这两种在酸法提取氧化铝方面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除铁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为酸法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开发中除铁环节的技术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魏柄忠  杜雅君 《矿冶》1996,5(3):46-50
本文在综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铝土矿多为—水型硬铝石,具有高铝、高硅、低铁的特点,提出配矿串联法生产氧化铝工艺。阐述了该法在我国铝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及其所具有的铝土矿资源利用率高、效益显著、工艺易于掌握等优点,并为我国尽早应用推广配矿串联法生产氧化铝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毅  张燕 《采矿技术》2021,21(2):155-157
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保证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海外铝土矿、建设海外铝土矿开发基地成为战略需要.通过西非某国大型淋滤型铝土矿的开发实践,介绍了该国铝土矿的赋存特性、资源情况及运回国铝土矿的品质要求,并结合国内氧化铝供矿需求,提出了常规爆破开采和非爆破露天采矿机开采工艺,对3种型号的露天采矿机开采工艺进行了经济比较,最终确定S型露天采矿机工艺具有低粉尘、低噪音、无飞石的特点,是一种集采、铲、装于一体的高效率、环境友好型开采工艺,能较好适应该类型铝土矿开采.  相似文献   

11.
王依磊 《中州煤炭》2019,(12):29-32,37
研究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对工作面瓦斯治理有重要意义。为了得到唐口煤矿深部3号煤层复杂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回采时期瓦斯涌出时空演化规律,选取6304工作面作为对象,采用实测方法研究6304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结果表明:6304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6.534 m3/min,其中煤壁占34.27%,落煤占29.62%,采空区占36.11%;沿工作面倾向由低到高,瓦斯浓度整体为上升趋势,其中1—76号架工作面瓦斯浓度小于0.20%,76—102号架瓦斯浓度上升明显,最大为0.387%;上隅角的后部采空区是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涌出源,上隅角1号测点瓦斯浓度0.78%,上隅角周边3号、5号、7号、8号、9号测点瓦斯浓度平均为0.643%;周期来压时,上隅角瓦斯相对平时较高。研究为针对性的瓦斯分源监控与灾害防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较系统地研究环状碳酸酯类萃取剂,合成这类萃取剂6个,对这类萃取剂取性能做了全面,细致的测试。所测的参数包括:萃取速度、分相时间、选择性、稳定性,反萃性能、PH值的影响,稀释剂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可以减少运输系统转载环节,减少设备和人员的投入。郑煤集团教学二矿设计并使用了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装置主要由转向滚筒、改向滚筒、机架、接料装置等组成,具有0~180°任意转弯、运行阻力大幅度下降、结构模块化设计及安装简单、调试方便、维护简便等特点,该设备在郑煤集团教学二矿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以往使用的拐弯胶带存在的问题,实现了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转,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光散射粉尘传感器的尘染补偿方法及光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国政  孙继平 《煤炭学报》1997,22(6):632-636
详细了分析了光束通过含尘空气时的衰减特性和散射特性,提出了采用光散射法测定了浮游粉尘浓度的方法,设计出双光路测法传感器,对其光路系统的光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表明,该传感器可以自动补偿光学元件尘染带来的测量误差,光路中含尘空气对光强的衰减不大,但应考虑光学元件及其表面积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益 《中州煤炭》2019,(7):116-119
呼图壁县红三沟煤矿井田范围内存在老窑且资料不详,老窑积水情况不明,严重影响煤矿生产安全。采用瞬变电磁技术对井田内先前老窑开采5号、7号、8号煤层形成的老空区的积水情况进行了探查,为降低地形起伏及近距离煤层开采对探测成果的影响,资料处理解释过程中采用地形校正及反演解释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煤矿后期复工复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堆载预压的卸载时机判断一直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何时卸载才能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是核心内容。结合对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的现场观测,通过提出“超载效应因子”的概念,总结了填土高度和超载预压时间对超载路基沉降的作用规律,并采用Sep98沉降预测程序对软基沉降进行了预测。结合规范中相关卸载控制标准,进一步提出了该地区超载预压软基路堤的卸载标准。结果表明:“超载效应因子”可以更为精确地描述预压期内任一时刻下地基的实际荷载状态,该因子越大,其对应的超载下沉降速率的控制标准也越高。在同一超载效应因子下,随着预压时间的增加,软土路基的工后沉降会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杨翠霞 《中州煤炭》2023,(2):201-203
电厂中水系统处理采用石灰、混凝澄清、过滤、加酸的处理方式,设置机械加酸澄清池、双室过滤器和软水池,加酸点位置2个,双室过滤器出口混合器处加酸和澄清池出口混合器处加酸,但由于浓硫酸稀释后较强的腐蚀性,加酸管道经常出现泄漏,直接影响中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经验总结与实践,将中水加酸点由原来的澄清池出口混合器更改至澄清池顶部出口集水槽汇流口处,加酸管悬于水平面上方。这样可以使加酸管不再浸入水内加酸而是在水面以上加酸,有效避免了加酸点的腐蚀和泄漏;集水槽汇流口处有1 m高的落差,在水流下降过程中会伴随着向上排气和旋转,水速比较高,水流混合相对均匀,浓硫酸在此处加入后可以立即发生稀释反应,可以将澄清池出水的pH值迅速调整至8左右,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不会造成设备的腐蚀;集水槽汇流口位于澄清池顶部清水区,即使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集水槽汇流口外壁腐蚀也不会造成中水系统必须立即停运等问题的出现,将加酸点变更至此处,大大提高了中水系统的安全性;中水系统加酸设备和管道运行情况可以直接观察、分析判断,有利于运行与检修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系统变动比较小,易于实现,不影响原有在线仪表的测量使用。  相似文献   

18.
The variants of complex loading of rocks in order to fail them are considered in the frames of the Hertz problem. The examples of deform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indentation, shear, and torsion during interaction of solids are cit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2, pp. 25–31, March–April, 2005.  相似文献   

19.
赵洋  刘凯  王维波  姚振杰 《中州煤炭》2022,(4):95-101,108
CO2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无论室内实验还是现场试验证明都是可行的,不论是在高含水油藏还是低渗、特低渗油藏,注CO2能够降黏膨胀,降低界面张力,改善地层渗透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难的问题。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还发现,工程上常利用水驱特征曲线方法预测CO2驱动态指标,但水驱和CO2驱在驱油机理、开发动态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为了增加低渗透油藏注CO2方案可靠性,根据油藏工程基本原理建立气驱采收率计算公式,并利用采出程度、采油速度和递减率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气驱增产比概念,建立气驱提高采收率增幅图版,形成了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提高采收率指标预测方法。通过该油藏工程方法预测白豹油区吴26-75井区,注CO2驱油20年可提高采收率8.12%。同时,对目标区块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计算,预测区块CO2注气速度20、30、40 t/d的情况下,20年可累计增油20.56万、22.48万、24.13万m3,可分别提高采收率7.82%、8.55%、9.18%。该油藏工程方法预测结果和数值模拟方法预测结果误差较小,可用于低渗透油藏CO2驱油产量预测和开发方案优化设计。该方法可以简单快捷计算CO2提高驱采收率指标,对区块下一步的开发及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炼铜厂炉渣中回收铜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铜转炉渣中铜铁硅矿物紧密共生、呈细粒不均匀嵌布及渣硬度高、难磨的特点,进行了多种磨矿与选别流程组合的对比试验,最后选用磨矿(-0.043mm 79.6%)-浮选-磁选-浮选中矿与磁性矿合并再磨(-0.040mm99.32%)-再浮-再磁的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流程,其中第一段磁选精矿再磨是铁硅单体分离获得合格铁精矿的关键.在转炉渣含铜1.58%(硫化铜和金属铜占78.68%)、含铁53.54%(磁性氧化铁占28.53%)的情况下,获得铜精矿品位19.82%,回收率85.48%的选铜指标,同时综合回收了渣中磁性氧化铁,得到铁品位62.525%、回收率35.02%、含SiO2 9.94%的合格铁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