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择黄棕壤、红壤、灰潮土和水稻土等湖北省四种主要土壤类型,对油菜和水稻分别进行盆栽和田间硫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棕壤、红壤和灰潮土三种土壤盆栽油菜施用硫肥后,均能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并增加油菜的干物重,但总体上施石膏的效应比施硫磺要好。水稻土田间水稻硫肥试验后,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但施硫磺粉的效果要比施石膏好,前者的增产率达到27.44%,后者是14.88%。试验前后土壤有效硫的变化进一步说明施用硫肥可以维持土壤硫素平衡,满足作物营养需求。使用澳大利亚KC l—40方法测定土壤有效硫含量,能反映土壤供硫水平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这对于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10个有代表性红壤样品进行化学分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机态、无定形铁态、晶形铁态和残留态铜分别占全铜量的15.2%、11.7%、17.2%和56.0%.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态和无定形铁态铜,明显高于耕型红壤,而晶形态、残留态铜则相反,供试土壤有效铜含量与土壤有机态铜和无定形铁态铜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海城县东部低山丘陵区的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和西部平原区的草甸土、盐化草甸土及水稻土等主要土壤类型的地理分布、特性、剖面性态;论述了这些土壤类型的主要理化性质,有机质、全氮、全硷、全钾、阳离子代换量、<0.01物理性粘粒含量等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丰缺程度。根据主要土壤类型的性质和特点,作者提出了棕壤、草甸土两大土类的合理利用意见及其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土壤肥力差异明显。主要土壤类型紫色土、水稻土、和黄壤,肥力水平差异较大,全量、有效态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不一致。沿江从上而下,全N、全P、有效P含量较稳定,全K、有效K、碱解N含量变化较大。不同土壤类型肥力比较结果表明全N、全P含量为黄壤>水稻土>紫色土;全K、碱解N、有效P、有效K含量为紫色土>黄壤>水稻土。不同区县土壤肥力相关性分析表明全N、全P具有显著相关性,碱解N、有效P、有效K相互之间无相关性。主要土壤类型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土、黄壤中全N同碱解N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不同区县和不同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指标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施肥水平上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用模拟土柱的方法对太湖地区三种主要水稻土的硝态氮垂直运移穿透曲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同一种土壤而言,土层由上往下土层的出流速度减慢,硝态氮的穿透过程推迟。对这三种土壤而言,乌栅土的各土层的平均流量最小,穿透时间最长。在水分饱和和充分淋洗的条件下,硝态氮能完全穿透土柱,硝态氮的垂直运移过程主要受土壤粘粒含量的影响,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出流速度减小,硝态氮的穿透开始时间推迟,硝态氮的穿透曲线峰值变低、峰面分布变宽,穿透曲线变化平缓。所有的穿透曲线都显得不对称,粘粒含量越高的土壤越有明显的拖尾现象。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对硝态氮的垂直运移有很大的影响;容重越小、有机质含量越高,出流的流量就越大,穿透开始的时间也就越提前;有机质与穿透总时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有机质含量越高,穿透总时间就越短。  相似文献   

6.
湘北丘岗地区红壤和水稻土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湘北丘岗区土壤微量元素Cu、Zn、B、Mo、Mn和Fe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区大面积土壤缺Zn、缺B ,也有部分土壤缺Cu和Mo,而有效Mn含量较为丰富 .微量元素有效性与成土母质的关系极为密切 ,土壤 pH、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质地也是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量田间采样分析了山东省三种主要土壤类型苹果园土壤的有效养分状况及其分布特点 ,结果表明 :三种土壤类型果园土中有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 ,棕壤富磷贫钾 ,潮土富钾贫磷 ,褐土介于二者之间 .不同土层间有效养分含量有较大差异 ,表层土 (0~ 2 0cm)含量最高 ,底层土 (4 0~ 60cm)含量最低 ;丰产园三土层间有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少 ,低产园差异较大 ;丰产果园三土层氮磷钾比例的平均值为 :0~2 0cm1∶0 .53∶1 .59;2 0~ 4 0cm为 1∶0 .53∶1 .69;4 0~ 60cm为 1∶0 .51∶1 .72 .与 1 0年前相比 ,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有效氮磷钾含量增加 ,其中磷钾增幅较大 .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集黑龙江省29个市、县,发育于5种母质的8种土壤类型143个耕层土样,分析测试其全硫、有效硫含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土壤全硫含量平均值为511.90mg/kg,有效硫含量平均值为26.27mg/kg。缺硫和潜在缺硫(有效硫含量<16mg/kg)土壤以风砂土和盐碱土居多,其次是黑土、黑钙土,而草甸土硫素含量丰富。缺硫面积最大的是黑土。按母质划分,发育于砂质沉积物的土壤100%缺硫,其次是发育于河湖冲积物和沉积物土壤,缺硫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地区黑土阳离子微量元素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变化为研究内容 ,重点讨论和评价了锌、锰、铜和铁的分布状况、变化规律和丰缺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公主岭、海伦和北安地区黑土全锌、全锰、全铜和全铁平均含量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基本一致 ;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铁的平均含量都高于缺素的临界值 ,说明3个地区黑土中目前不会出现严重的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除北安地区有效铜含量低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外 ,其他地区微量元素有效含量都有所提高 ,一般顺序为 ,公主岭<海伦<北安。黑土中微量元素与其他理化形状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 ,但有效锌、有效铜和有效铁含量与黑土中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因此 ,在目前情况下 ,黑土中有机质水平可以基本上反映出微量元素的丰缺程度。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具有代表性的 4种母质发育、3种水育型的红壤性水稻土及起源土壤的∑REE、∑LREE和∑HREE ,分析了其分布特点和剖面变异性 ,表明 :(1)红壤性水稻土的∑REE平均水平和离散性均大于全国水稻土平均水平 :(2 )不同母质发育的供试土壤的∑REE和∑LREE的平均水平依玄武岩母质土壤系列 >石英闪长岩母质土壤系列 >黑云母花岗岩母质土壤系列 >凝灰岩母质土壤系列顺序递减 ;(3 )土壤剖面稀土组分体系的变异程度为 :∑LREE >∑HREE >∑REE ;而在不同水育类型上则依起源土壤、潜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顺序增大。 (4 )∑LREE和∑HREE在渗育型水稻土的E层和潴育型水稻土的Br层具有显著的分馏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青海省东部山区垂直梯度分布的三种旱作农田土壤(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在0~60 cm土层的不同粒级土壤风干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间的差异,并结合其它土壤质量指标(有机质、粘粒)对不同土壤结构和抗侵蚀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25mm风干团聚体、>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类型间有密切关系。均表现为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黑钙土和栗钙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0.25mm水稳性团聚体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灰钙土则无明显相关性;三种土壤粘粒含量与>0.25mm风干团聚体和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间无明显相关性。各项指标综合比较,三种土壤抗侵蚀能力大小为: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  相似文献   

12.
对土壤健康的概念、土壤健康指示生物-土壤动物的特性、土壤动物及其作为土壤健康生物指示作用研究的进展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为我国从土壤动物学角度开展土壤健康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沈阳样区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对约 10 0个土壤剖面进行了详细观测、描述 ,对 14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取样、分析和比较 ,探讨了土族和土系划分的原则与依据 ,并在样区建立了 14个土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东南部的文山岩溶地区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土壤特性,以及土壤利用方式改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较好的土壤呈垂直规律分布,土层深厚,阔叶林下A层平均厚度17cm。土体为A-B-C-D完整构型,土壤发育良好。<0.001mm的粘粒10~60%。土壤C/N平均比值阔叶林下19 17,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10.4。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15.7gkg-1,为亚热带肥力较高的土壤,但植被类型改变为针阔混交林则降为77.4gkg-1,改变为针叶林降至55.9gkg-1,改变为坡耕地则降至14.9gkg-1,反映了岩溶地区人为活动影响下的土壤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滨海盐渍土可见近红外高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光谱是遥感监测的物理基础,盐渍化土壤光谱特征研究对于盐渍化土地的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海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土壤样品采集和高光谱测量,研究在去除水分以及剔除土壤质地影响后,不同盐渍化程度的滨海盐渍土在350~1 100 nm区间的高光谱反射和吸收特征,并且试图构建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平滑后的光谱曲线能更准确有效地描述光谱的反射特征及吸收峰。不同盐化程度的土壤光谱曲线形态一致,但反射率大小差异较大。连续统去除后,490 nm处轻度盐化土吸收最小,在760~920 nm区间重度盐化土的吸收更强烈。原始光谱不能预测土壤盐渍化信息,但是二阶微分变换能够提高波段敏感性,建立的光谱预测模型能够基本满足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il physical attributes,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oil water movement,soil erosion and soil solute migration.In this study,the soil PSD of 563 soil samples from the mulched drip irrigated cotton fields in Xinjiang of China were measured by laser diffraction particle size analyzer.The soil PSD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relations with soil water and salt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combined methods of textural triangle,fractal and multifractal analys...  相似文献   

17.
对Triad im efon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两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Triad im efon在红壤中半衰期分别为3.68d和8.77d,水稻土中分别为3.69d和7.63d,其降解受温度影响较大。批量法研究的Triad im efon在四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的试验结果表明Triad im efon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eund lich经验公式;Kd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吸附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吸附常数Koc为259,表明Triad im efon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为中等:在土壤中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8.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作为土壤肥力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肥力水平黑土、棕壤、黄棕壤、红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比较,研究和探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或无机肥施入土壤均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C、N的含量,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土壤微生物量C、N从北到南的地带性变化规律不强。BC/BN及TC/TN从北到南逐渐减小,BC/TC及BN/TN从北到南逐渐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C、N与全C、全N均呈极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指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以长白山高山冻原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碳和氮、磷、硫养分在不同海拔和不同植被类型间的变化进行研究。经试验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海拔和所测试的土壤理化因子都高度相关;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理化因子差异显著(除全硫)(p<0.05);全碳和全氮在土壤表层(0~10 cm)的含量大于10~20 cm的土层,而全磷和全硫含量在10~20 cm土层明显大于土壤表层0~10 cm;长白山高山冻原(15195 hm2)土壤中(0~20 cm)全碳、全氮、全磷和全硫储存分别为3134613 t、57060.82 t、14413.35 t和23099.64 t;土壤表层(0~10 cm)储量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9.3%、57.9%、47.4%和49.1%。  相似文献   

20.
Hyperspectral determination of soil types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n important addition to the methods use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soils. In this study laboratory measured spectra of different soils, vegetation and crop residue were combined to simulat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The overall aim was to examine the spectral unmixing of these materi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mits to prediction of soil types and determination of cover fractions. Two different methods were utilized to mix spectra of the soil and vegetation and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unmixing results from the different image types, particularly in mixed pixels. Results found pure soils were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when not mixed with vegetation, while some mixes of soil and vegetation were confused as pure soil spectra. The accuracy of abundance fractions retrieved in the unmixing process also varied substantially with soil type and vegetation co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