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D2D通讯技术是5G通讯的一项关键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数据无需经由基站转发并且能够有效地提升系统容量,提高频带利用率.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缺陷,由于通讯过程中会占用原有蜂窝信道,D2D用户会对原始的小区用户产生干扰,并且这是一个两种用户相互干扰的过程.因此,D2D资源分配成为D2D技术引入的关键.为了克服在“一对一”D2D频谱分配过程中,每个D2D对仅可以占用一个移动信道的分配方式下,新加入D2D用户不一定会使得总容量变大这一问题,文中提出的算法兼顾了资源分配与功率控制两个方面.实验结果表明,在规定每对D2D用户可占用多个基站小区信道,新加入D2D用户不能使系统总容量减小的条件下,新的算法能有效地提升D2D用户总容量.  相似文献   

2.
3.
4.
使用Maxwell 2D软件时直线感应电机的电磁场进行仿真,主要分析了次级材料对直线感应电机的磁场分布和运行性能的影响,论述了边端效应的调整方法,并给出仿真结论,对直线电机的设计开发、科研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应用广泛的2D图形的各种设计方法进了探讨,并介绍其在GHMDS环境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应用广泛的2D图形的各种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介绍其在GHMDS环境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在5G网络移动终端密集分布场景中有效分配资源,给出一种基于D2D通信模式选择的资源分配算法。按照位置分布对D2D用户进行分组,并根据通信需求的优先级顺序为用户分配模式,通过对比正交模式、复用模式和蜂窝模式下信噪比,优化资源分配。针对单小区多用户场景下吞吐量的仿真分析表明,以吞吐量输出最大为准则,所给算法能够实现为用户分配最佳通信模式和资源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用户对移动通信的要求也有所上升,D2D作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在蜂窝与D2D同时进行通信时,为了解决在多D2D(Device To Device)用户数时难以有效判断复用组合以及针对目标为D2D用户时的模式分析过程过于复杂等问题,在设置了最小Qos情况下,基于D2D用户集群的方式提出一种新型分析模型。首先通过用户权重最优算法确定集群中心用户,对于边缘用户归属采用最优Qos原则,对于群外用户采取水平路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在水平面上的用户分布具有较好的覆盖度,大大减少了计算时的复杂度,为接下来的系统整体研究提供了基础。其中平均冗余用户比例低于0.98%,平均遗漏用户比例低于0.65%,平均完成时间比例降低36.8%。  相似文献   

9.
针对引入设备与设备(D2D)通信的蜂窝系统进行无线资源分配时D2D接入率低、未同时兼顾蜂窝用户(CUE)和D2D用户(DUE)公平性的状况,提出一种基于整体公平的D2D无线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它允许多个D2D对复用一个CUE资源,然后基于图着色理论对多个D2D对进行分簇以及重构,再以最大化CUE和重构簇整体公平性为目标为它们分配恰当的资源块(RB).仿真分析表明,与其它方案相比,基于整体公平的D2D无线资源分配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整体的公平性、接入率以及吞吐量.  相似文献   

10.
各种极端外部灾难的发生使得电力系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子系统,迫切需要将三维地理信息、气象信息、雷电信息等外部信息引入电网的运行生产管理.深入分析电网对外部信息的感知以及与运行信息的相互融合技术;采用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构架(SOA),建立融合电网调度的实时运行信息以及相关外部信息的监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地理图和电网接线图上的2D/3D混合显示,多维信息的智能表达.该平台已在某省级电力调度中心投入使用,扩展了电力调度信息的接入和融合,为电力调度监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self-propelled swimming of a three dimensional bionic fish and fish school in a viscous fluid are carried out. This is done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parallel software package produced for 3D moving boundary problems. Thi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package combines the adaptive multi-grid finite volume method, the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and VOF (volume of fluid) method. By using the package results of the self-propelled swimming of a 3D bionic fish and fish school in a viscous fluid are obtained. With comparison to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living fishes, the predicted structure of vortical wake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ments.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jec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10532040)  相似文献   

12.
管内无缆微型游动机器人的位置和速度的非接触式检测一般采用激光测距仪定位微型机器人构成闭环控制,该方法还没有实现在线检测.为此,提出了结合渡越法和相位测量法的一种新测量方法。并对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采集、记录、分析超声回波信号实现了非接触式自动获取游动微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信息,具有数据采集频率高、信号处理实时性强和在线作业等特点.试验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Robocup仿真3D是在2D的基础上加入了第三维,而使比赛更加真实.本文针对Robocup3D的特点,讨论了球队的总体框架和AIAI_2006底层的实现.AIAI_2006遵循"感知-思考-动作"循环,且只用了少量的系统函数,减少了对服务器的依赖,避免了服务器与Monitor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某小区室外游泳池水样中七种离子的浓度变化,同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的方法,解析得到游泳池水样的荧光组分主要为类蛋白物质和类富里酸物质,并获得了它们的激发发射光谱图及相对浓度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水样中的离子浓度呈逐步增大趋势,说明随着时间的增加,游泳池中污染物浓度逐步积累。但由于投加次氯酸钠消毒的原因,有机物被降解和转化,因此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两类荧光物质浓度呈现波动式变化,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水质相对安全可靠。该研究为游泳池水样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某一实际应用场合对快速响应的要求,设计了一种2D三通数字伺服换向阀.该阀结构上采用阀芯的双运动自由度原理设计——圆周自由度通过阀套上的螺旋槽与阀芯上的高低压孔的配合改变敏感腔的压力,实现导控功能,而轴向自由度控制阀口的大小.采用步进电机以驱动阀芯旋转,实现了阀的机械—电的数字化转换.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为验证其可靠性,加工出样品并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其阶跃响应稳定时间大约为3~5 ms,此外该阀还具有其他优越特性,比如体积小,重量轻以及良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管线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3个信息表实现管线数据组织,为管线三维建模和可视化提供断面数据参数和基础源数据,采用断面与体面三角剖分拟合法实现管线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基于Visual C++和OpengGL技术设计并实现城市三维管线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7.
Delayed input DFA (D2FA)中引入默认边来对确定状态机(DFA)进行状态转移精简. 为了提高D2FA生成算法的效率,分析了对正则表达式X得到的DFA(X)与DFA(X)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从DFA(X)到D2FA(X)的构造型算法. 该算法将DFA(X)中的状态用DFA(X)中的状态序列进行表示,从而基于状态序列进行默认边的选择,而不需要生成实际的DFA(X).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构造D2FA的算法复杂度,同时仍能保证进行模式匹配时的解析时间下限,以及对DFA的状态转移精简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学教育机器人领域,引入并实现了教育机器人的虚拟制造,实现了教育机器人的三维流程图编程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机器人作业的动态仿真.首先介绍系统的设计目标,详尽阐述基于OpenGL的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教育机器人系统软件.其次实现了教育机器人的虚拟制造、三维作业编辑和仿真,具体展示了系统软件的功能,最后对于系统工作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一二维耦合温度模型在三峡水库水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一二维耦合模型来研究三峡水库水温分布。以垂向一维模型计算结果作入口边界条件,对库首50km区域采用立面二维k-ε水温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三峡水库在4-6月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温度分层,下泄水温出现滞温现象。耦合模型由于一、二维计算连接中带入的误差尚无法定量分析,需取得实测资料后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