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结合新一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的编制,探讨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编制城市防洪规划的热点问题:一是合理利用土地,即城市建设不与洪水争地;二是确定城市防洪标准时必须合理与适度,不应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标准,而城市除涝标准应大幅度提高;三是强调雨洪资源化利用,将雨洪灾害转变为资源;四是变堵为疏,重视滞蓄洪区的规划,给洪水以出路;五是河道治理采用生态型河道,体现由以往的改造自然转变为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治理理念;六是广泛利用防洪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
翁伟军 《山西建筑》2010,36(5):359-360
通过南京秦淮河整治工程成功案例,阐述了城市防洪体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特定的河流情况和防洪特点,针对城市防洪体系与城市环境如何有效融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创造理想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邹艾华 《中华民居》2012,(10):230-231
城市防洪排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着城市现代化发展。随着防洪排水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很多城市在防洪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发展,防洪能力逐步提高,城市化建设发展越来越快。本文以城市防洪和排水技术为研究出发点,介绍了城市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城市防洪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城市防洪技术以及排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常健  邓翔  秦军 《华中建筑》2006,24(9):107-109
荆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水文化博大精深,水对城市形态的演变发展至关重要,荆州水文化包含了部分楚文化与三国文化.通过对水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的初步研究,探求荆州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新旧共生的载体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沈阳市防洪工程现状,介绍了浑河沈阳城市段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工作,开展了城市防洪风险分析技术研究科研课题,编制了城市防洪预案,并建立了沈阳市城市防洪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强降雨等特殊环境之下,城市内部会出现大量积水,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洪涝现象。通过城市防洪与水景观生态环境建设,探讨了水景观城市防洪法的大致功能与应用要求,围绕理论知识将水景观城市防洪与生态相结合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结合徐州市新城区防洪规划的编制,总结了城市防洪规划工作应注意的各种关系,指出城市防洪必须纳入流域防洪通盘考虑,保证城市的安全,同时,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把握重点和制定相应的排涝指标,并结合城市景观、水体的功能要求,做好与生态、环境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5,(7)
近年来我国城市洪水灾害事件频发,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城市防洪抗洪能力成为当前我国城市防灾工作的重点与热点。研究以城市防洪策略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美国城市防洪策略与我国城市防洪体系建设现状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我国当前城市防洪策略在生态理念、智慧技术的应用与民众参与3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由此提出我国城市防洪策略生态化、智慧化和社会化3项提升建议,以期对我国城市防洪建设作出一些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子堤满足城市防洪与城市景观和谐统一的要求,在城市防洪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子堤在堤防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对子堤结构形式、防水措施、安全稳定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促进装配式子堤在城市堤防工程中的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具体实例就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及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结合方式进行研究,为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城市防洪排涝提供新的设想,拓展综合管廊建设的功能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详细调查古城的历史变迁、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荆州名城保护中的问题,提出了保护规划的整体目标和原则,并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以控制古城空间形态、实现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的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12.
荆州古城墙和南京明城墙都是明代建筑的产物,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和战争的洗礼依旧保存完好,是我国几千年来军事防御体系最高水平的代表。建城时两城的等级、历史沿革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存在若干差异,该文从城墙的历史起源、军事防御体系结构形制及建筑技术方面来分析比较,为进一步研究古城墙防御体系建筑形制和古城墙的保护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祖群  杨新军  赵荣 《中国园林》2003,19(11):66-68
在界定封闭型廊道内涵的基础上,测定了荆州古城墙植被中乔木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值和申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值,得到了草本与藤本等植物的重要值及其他相关数据,并通过大量样方对古城墙进行详细研究,筛选出枫杨等乡土植物种作为开发的资源基础。提出以封闭型廊道为基面,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实现古城荆州的游憩空间重建:凸现“文化盆景城市”的特色,构建面向本市居民的环城游憩带,重组面向市外游憩者的古城资源。  相似文献   

14.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远柏  李小平  秦军 《规划师》2003,19(7):54-56
荆州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结合荆州古城的现状,以保护荆州古城、整治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为重点,在充分继承和发扬荆州古城荆楚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突出其江汉平原水乡特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先明  冰河 《山西建筑》2006,32(1):38-39
回顾了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整个过程,对荆州已有的保护工作和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荆州自身的历史保护价值和保护的成效两大方面予以全面的评价,进而归纳得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的结果,并试图将此评估方式运用到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6.
Making the world's villages, towns and cities environmentally,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 sustainable is humanity's most urgent challenge for the 21st century. This issue has been the focus of many researchers and sever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find the closest city form to the ethos of sustainability.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main key issue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city agenda. Sinc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city is highly contextual,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sustainable city paradigm, in terms of efficiency, to the old city of Jerusalem. Investigation is limited to one major theoretical area, city form; and two minor theoretical areas, street system and land use.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used different methods (multi-method approach) consisting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field survey, thus, incorporating the triangulation method in data analysis. The use of different methods was inspired by the very nature of the data collected, and the local context of Jerusalem. Also, the adoption of different methods compensated for the limited sources of data and provided strength for each method. The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parameter ‘efficiency’ of the sustainable city paradigm is applicable to the old city of Jerusalem with respect to the city's form and street system, but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land use. The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that were not applicable identified a number of problems i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city. The paradigm characterized is not a healing recipe or a blueprint. Rather, it is a flexible framework or a vision out of many others and, thus, disputable. This study provides an approach, out of many others,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ustainable city paradigm on Arabic–Islamic cities in general and the old city of Jerusalem in particular.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officials and planners to work through and vision each city's own version of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现代化、民主化发展中的城市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军 《华中建筑》2006,24(9):87-89
随着城市现代化和社会生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也从传统园林的穰窄范畴中走了出来.在不断拓展自己的实践和研究领域中.走向了与社会和环境紧密结合的道路.成为一门美学、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综合而平衡的实践专业。  相似文献   

18.
交通方式的进步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邱建华 《规划师》2002,18(7):67-69
从不同时代的交通方式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入手,逐一分析了交通方式对城市道路网形式、城市空间尺度与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私人小汽车增长迅猛的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规划中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景秋 《规划师》2008,24(11):10-13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气质,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空间性和综合性的文化形式;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主流意识的凝炼。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文化价值日益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主动力,具有地方特质、以传统的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关键,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首先进行基于城市文化的城市精神概念规划,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