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川东地区石炭系发育的复合圈闭主要为地层-构造复合圈闭,圈闭类型多样,充满度较好,是该区进一步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气藏储层具有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两种类型并以后者为主,总体上具有孔径小,孔喉体系分选差,微裂缝发育,连通性较好,多具有中孔细喉特征.石炭系储层主要发育在黄二、三段中.在强剥蚀区及靠近石炭系剥蚀边界的区域是天然气储层缺失带,在其附近,可能形成复合圈闭气藏.沉积相对储集岩具有控制作用,成岩作用是决定储层储渗能力的主要条件,古隆起基础上发育的古岩溶和构造作用进一步控制和改善了储层的渗滤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构造破裂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下,轮古东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主要为溶洞裂缝体系,储层以裂缝型储层为主,裂缝孔洞型储层次之。奥陶系不同层位储层发育特征不同,鹰山组上部-一间房组-吐木休克组下部有效储层厚度分布段有260—300m;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滩相颗粒灰岩带内,呈层状分布。良里塔格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在良里塔格组的礁滩体灰岩带内,成透镜状分布。储层分布图表明岩溶作用在该地区表现为顺层岩溶造成某些层段的溶洞非常发育,而构造断裂作用于奥陶系碳酸盐岩表现为沿大断裂和平移断层带附近储层裂缝非常发育。  相似文献   

3.
古岩溶作用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塔中层间岩溶与塔北风化壳岩溶模式具有较大的差别。为进一步识别塔里木盆地层间岩溶发育模式,分析古岩溶发育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奥陶系及上覆地层之间的地层缺失情况,通过野外剖面考察及室内岩心实验分析,考察了传统风化壳岩溶和层间岩溶野外剖面及典型特征。研究表明,层间岩溶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性,自上而下分别为结核垆坶带(残积带)、风化裂隙带(渗流带)和溶蚀孔洞带(潜流带),各自形成的溶洞连续性较差;并发育多期旋回,组成数十米的层间岩溶发育带,为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域。认为塔里木盆地层间岩溶型储层是多期次岩溶作用叠加改造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鄂西渝东地区预测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量为1.42×1012m3,勘探前景广阔.通过系统地对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下寒武统泥岩是主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指出有利的沉积相带、古岩溶作用和裂缝的沟通作用形成了震旦系灯影组、下寒武统石龙洞组两套优质储层,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域盖层和保存条件.并结合烃源岩、构造和古隆起演化将鄂西渝东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岩性(古岩溶)-地层型油气藏为主的加里东期-海西期;以构造型油气藏为主的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为油气藏调整定型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已钻井资料分析,认为鄂西渝东地区成藏条件优越,石柱复向斜应为近期"下组合"天然气勘探的主战场,建南构造圈闭规模大、类型好,是钻探的最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厘清鄂西渝东区桐湾不整合对下伏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基于野外露头及岩心薄片的观察,孔隙度、渗透率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等的取样测试,研究桐湾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及其对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桐湾不整合是由上部的海侵体系沉积、中间的风化粘土层和下部的风化淋滤带三者组成的空间结构。其下部灯影组遭受了明显的古岩溶改造,垂向上分带明显,顶部表层岩溶带为富含铁铝质结核、灰岩或白云岩角砾的粘土层;之下的渗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交替出现,两个带相同之处在于均见表征淡水淋滤的葡萄石发育,不同之处在于渗流岩溶带葡萄石穿层分布,而潜流岩溶带多顺层发育。多个样品实测证实鄂西渝东区遭受古岩溶改造的灯影组储层物性较好。桐湾不整合下部淋滤带中的"孔-洞-缝"系统在印支期为湘鄂西区生烃中心的烃类向鄂西渝东区运聚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苏59井区气藏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不明,主力产层出水严重,气水分布复杂。针对此现象,根据气田录井、钻井、测井、试气等资料,运用交汇图法识别工区气水层,讨论气水分布特征。研究认为,该区存在多个气水系统,未见统一的气水界面,单个气水系统内呈"上气下水"的分布状态。H8段储层物性优于S1段,砂体之间连通性较好,但产水量大。S1段靠近下伏烃源岩,受到烃源岩的高强度充注,表现出"气多水少"的特征;单砂体内气水明显分异,没有"上水下气"的倒置现象。气水分布受储层构造、圈闭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和物性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苏59井区气藏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不明,主力产层出水严重,气水分布复杂.针对此现象,根据气田录井、钻井、测井、试气等资料,运用交汇图法识别工区气水层,讨论气水分布特征.研究认为,该区存在多个气水系统,未见统一的气水界面,单个气水系统内呈“上气下水”的分布状态.H8段储层物性优于S1段,砂体之间连通性较好,但产水量大.S1段靠近下伏烃源岩,受到烃源岩的高强度充注,表现出“气多水少”的特征;单砂体内气水明显分异,没有“上水下气”的倒置现象.气水分布受储层构造、圈闭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和物性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致密砂岩储层气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天环坳陷北段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为例,综合试产资料、气驱水核磁共振、圧汞等分析手段,在储层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天环坳陷北段山_1-盒_8段地层水赋存特征和气水分布规律,总结了气水分布规律的主控因素,认为多因素控制下山_1-盒_8段气水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纵向上孤立分布,平面上零散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山_1-盒_8段地层水为氯化钙型IV与V类,孔喉半径截止值0.06μm和0.20μm将地层水产状划分为束缚水、滞留水和可动水;2)平面上,山_1段产水层较局限,仅分布在中部砂带;盒_8段产水层分布较多,产水量较高,全区仅在东北和西南部分井未产水;纵向上,山_1到盒_8段,水层逐渐增多、厚度增大,且水层多以透镜状分布在孤立砂体中,其分布没有气层连续性好;3)现今构造与成藏关键期古构造对气水分布影响不明显,广覆分布的煤系烃源岩造成的油气不饱和充注、储层物性好坏及裂缝发育程度是制约着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使得产气层多分布在裂缝相对不发育区,较大产水量井主要分布于裂缝相对发育区.  相似文献   

9.
桂西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桂西平果、靖西、德保等铝土矿均分布于大新古溶蚀平原边缘地区.通过对矿床及围岩的稀土元素、非活动性元素、B、Be含量以及Sr/Ba、Th/U值等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显示:(1)原生铝土矿REE配分模式与基底茅口灰岩、大新古陆泥灰岩及砂页岩REE配分模式,除总量略有差异外,其形态基本相似;(2)原生铝土矿、堆积铝土矿、茅口灰岩、古陆灰岩及砂页岩的Al2O3/TiO2,Al2O3/Zr,Al2O3/Hf,Al2O3/Nb和Al2O3/Ta值大多数比较接近;(3)原生铝土矿中w(B)=(79 57~109 14)×10-6,w(Be)=(0 71~13 75)×10-6,w(Sr)/w(Ba)=0 95~1 86,w(Th)/w(U)=2 37~3 23.桂西原生铝土矿物质来源主要为下伏的茅口灰岩、大新古陆灰岩及页岩,具有多来源的特征;原生铝土矿形成于海相环境,属于海相碎屑沉积矿床;堆积铝土矿同原生铝土矿相比,具有∑REE相对较低,∑Ce/∑Y相对较高,Ce呈正异常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粤中地区三水盆地古近系布心组湖相碳酸盐岩的岩性、物性、源储配置关系等储层要素,综合运用测录井资料、岩芯描述、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等资料开展岩性及含油气性分析; 结合孔渗分析、微米CT扫描等资料,开展物性分析; 再结合布心组烃源岩资料,开展源储配置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三水盆地布心组碳酸盐岩主要有泥灰岩、云质泥灰岩、泥晶灰岩、泥晶砂屑灰岩、生物灰岩等岩石类型,岩性总体较细; 碳酸盐岩分布于湖盆两侧斜坡的滨、浅湖区域,总体表现为以湖盆缓坡为基底的泥岩与碳酸盐岩间互沉积; 碳酸盐岩孔隙度为2.8%~9.6%,渗透率一般小于1 mD; 较致密储层内发育有由裂缝、微米级基质孔隙、少数溶蚀孔组成的储集空间,组成基质孔-裂缝型、溶蚀孔-裂缝型两种孔隙结构; 孔隙、裂缝中普遍含油,油气显示活跃,一般具有油迹—油斑显示级别; 浅湖—半深湖形成的暗色泥岩总有机碳为1%~2%,高丰度的暗色泥岩与碳酸盐岩相互叠置,形成良好的互层型源储配置关系; 储层初步评价表明,分布于浅湖的泥晶灰岩、泥晶砂屑灰岩、生物灰岩的方解石矿物含量高,分布较连续,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源储配置关系好,为潜在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动压办-变容岩溶机理,以探讨碳酸盐岩缝洞系岩溶作用和特征。作者认为构造水平应力场主要控制缝洞系岩溶强度和分布,缝洞系岩溶作用是造成天然气储层异常高压和天然气富集程度较分散等地质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下二叠统茅口组是四川盆地东南部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之一,其主要储集空间为茅口组顶部灰岩中岩溶缝洞体。通过对已知典型气藏的解剖和地震地质模拟,总结了4种岩溶缝洞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在该区地震剖面上寻找和识别了一批反映岩溶缝洞体的地震异常体。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岩溶特征及对气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古岩溶主要发育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盆地东南部古岩溶普遍发育.根据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地层残余厚度,古岩溶地貌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3种类型.据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岩心分析,岩溶斜坡孔隙裂缝发育,并有着良好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14.
临北地区位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中部,针对该区沙三中亚段基山砂体的储层类型、圈闭规模及储层有效性不清等问题,从烃源条件、储层物性、沉积相展布以及构造特征等方面入手,通过钻井和试油成果资料,综合应用地质、地化分析和地球物理研究手段,剖析了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紧邻的临南洼陷沙三段优质烃源岩是临北基山砂体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天然沥青,油气苗分布与找油气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南方地表广泛分布的天然沥青、油气苗的产出特征、水化学性质及沥青演化阶段入手,结合区域构造、热作用、保存条件与区内已知的油气田对比剖析,对除四川盆地已知油气田以外的中古生界地层裸露区的断拗进行保存条件及地覆构造研究,结果表明:寻找保存条件相对较好,热作用适中的地带进行勘探,可能发现断层圈闭、断高、生物礁气藏以及新生界构造造成岩性圈闭的次生气藏等;在那些保存条件好的地带,可能发现断层圈闭及潜伏生物礁气藏;但在广泛古生界地层裸露区,特别是碳酸岩发育的地带,普遍见天然沥青、油气苗及张性断裂,是找油气的不利区域。  相似文献   

16.
川西北中坝凝析气田形成的地质地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坝须二、雷三凝析气藏形成条件的研究,表明成熟期的陆源成因油气、不同源的腐泥与腐植型油气混合的混源型油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形成凝析气藏,其形成、富集的地质因素是有利于凝析油气体系成生的有机相带,适合凝析气藏形成的温压条件及圈闭、运移、储集条件的时空配置。  相似文献   

17.
圈闭地质评价中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圈闭地质评价是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核心工作。为了克服常规含油气性及其优劣程度评价过程中许多定性因素带来的诸多不便,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把“亦此亦彼”中间过度的模糊概念用数学方法来处理,并对圈闭含油气性及其优劣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充分体现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在圈闭地质评价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及在成藏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天然气生成具有阶段性,不同演化阶段形成的天然气的地球化学性质不同。构造的演化与圈闭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因此不同阶段形成的圈闭可捕获不同演化阶段的天然气。源岩早期生成的天然气及形成的气藏可能由于后期构造活动遭散失或转移,使一些圈闭只能捕获源岩晚期生成的天然气,即圈闭对天然气的捕获具有阶段性,属于部分捕获而非连续捕获(或聚集)过程。介绍了天然气分步捕获的原理,并结合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在成藏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油井开采原油时,会产生伴生气,而在高压和低温环境中会生成天然气水合物,进而堵塞运输管道,因此研究油砂体系(含原油的体系)和纯石英砂体系(不含原油的体系)中水合物生成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在初始压力为4.00、6.00、8.00 MPa,石英砂粒径为20、30、60、80目,温度恒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油砂体系和纯石英砂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情况以及最终耗气量。结果表明,在初始压力相同的油砂体系中,石英砂粒径越小,水合物生成诱导期越短,水合物生成速率越大。研究石英砂粒径对水合物生成最终耗气量的影响发现,随着石英砂粒径的减小,耗气量先增加后减少,当石英砂粒径为60目时,耗气量达到最大,其值为0.19 mol。同时,对油砂体系和纯石英砂体系中水合物生成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两种体系中都存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因此水合物生成速率相差不大;在石英砂粒径相同的条件下,油砂体系中最终耗气量小于纯石英砂体系中的最终耗气量,这说明原油对水合物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在油砂体系中,压力越大,越有利于水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