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成华 《炭素技术》2010,29(4):55-57
炭素生产中由于颗粒料和粉子纯度的波动,需要经常调整计算工作配方,而满足理论配方技术要求的工作配方往往会计算出许多个,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并借助于计算工作配方的离差平方和对工作配方进行判别、剔除和优化。该方法可以减少对工作配方选择的主观随意性,便于优选出相对更加接近理论配方的工作配方,稳定配料质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炭材料生产中工作配方应用计算机计算的必要性,简要分析了配方计算软件的开发应用情况,证明了计算机的应用使配方计算变得更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配料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铝用炭素配方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劲  邓松云  仲奇凡 《炭素技术》2014,(1):46-49,57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的铝用炭素制品配方计算方法,通过配方实例计算对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具体描述。计算结果表明:与"逐级递推"的传统配方计算方法相比,新方法可直接利用MATLAB、SPSS、EXCEL等常用软件的现有功能简单实现配方计算自动化,计算效率和精度高;方法采用了最小二乘原理对工作配方进行求解,计算结果可最大限度满足理论配方技术要求;方法可用于处理技术要求更复杂的配方计算问题,对炭素制品配方的精细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种计算炭材料生产工作配方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计算炭材料生产工作配方的新方法,把计算炭材料生产工作配方归结为一种非线性规划问题。文中给出了用于计算炭材料生产工作配方的通用数学模型,介绍了求解该数学模型的常用方法,并以MATLAB软件为工具示范了应用计算机求解该数学模型的过程,最后对该数学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各粒度级料配比的下限和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熊海泉 《炭素》1992,(3):21-26,14
总结了碳素材料工作配方的五种计算形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我们在《涂料工业》1981年第6期上发表了“用电子计算机计算醇酸树脂配方”,报道了这方面的一些探索性工作。近来一些单位询问有关醇酸电算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希望我们提供计算程序,因此特在本期介绍醇酸树脂配方计算的程序,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陆明  吕春绪 《火炸药学报》2002,25(2):9-11,46
建立了粉状铵梯油炸药配方设计及最优化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不同原材料条件下数学模型的计算配方,将计算配方与国内主要粉状铵梯油炸药的配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采用计算机计算陶瓷配方的计算方法,对在采用计算机计算陶瓷配方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应用均匀网格法优选橡胶配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伟  高齐圣 《橡胶工业》1997,44(11):654-656
将均匀设计和传统网格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配方优选方法———均匀网格法。借助均匀设计表,在均匀网格法的基础上选择优化计算点,用工作过程模拟计算程序计算选定点的胶料物理性能值,再经过可行性筛选后进行橡胶配方优选。IR配方设计实例表明,应用该优化方法可得到满意的配方。  相似文献   

10.
五、配方的人工计算 根据配方计算的工艺条件和生产要求以及选择引发剂的必要条件,就可按图一所示的步骤,借助电子计算器进行配方计算了。其具体公式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通过对石墨防爆片的变形、应力分布及爆破压力的试验研究,探讨以石墨电极为原材料加工石墨防爆片的可行性。文中运用有限单元法及薄板理论对该防爆破片的应力分布做了初步分析,并以电测和爆破试验验证了以薄板理论为基础的爆破压力计算公式,可供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吸嘴是吸送式气力输送装置的关键部件。转动吸嘴的研制成功对提高吸煤机的生产能力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转动吸嘴公转是在吸煤实验中发现的,转动吸嘴的公转,不仅扩大了它的工作范围,还能给它提供更加充足的可吸送物料,文中阐述了转动吸嘴公转现象产生的机理,推导出了转动吸嘴公转的数学公式。并据此提出了转动吸嘴公转时的扒煤松料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流体绕流单管和直翅片管为分析基础,定性分析了流速变化对积灰的影响和阻力随流速变化的情况。通过模拟高含尘气流绕流直翅片管束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建议选用的流速范围,在这一流速范围中,在实验的条件下有着较好的自吹灰效应。此外,给出了在实验条件下的计算阻力降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4.
配料方中粘结剂含量计算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确定配料方中粘结剂的含量,作了大量的试验和公式推导。提出了根据焦炭的吸附容量和混合料筛分结果计算粘结剂含量的公式,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改善乳液薄膜吸水泛白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雪平 《涂料工业》1998,28(5):12-14,17
为了克服国产乳液成膜后出现吸水泛白的问题,本文考虑了丙烯酸单体的种类和配比,乳化剂,水溶性电解质以及成膜助剂等因素,利用正交法获得最乳液合成方案,并采用所得的乳液配制仿石漆,基本达到日本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二连浅层气藏特有的地质埋藏条件 ,传统一点法经验公式在计算上误差很大。利用现有的试井资料 ,由二项式产能方程出发 ,建立了适合于该气藏的新的一占经验公式 ,这是对传统一点法经验公式法的完善和补充 ,更符合于气藏的实际 ,对于指导具有类似地质和埋藏条件的浅气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苯乙烯、丙烯酸酯类等为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合成低成本、性能好的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原料配方及生产工艺条件对乳液聚合和乳液特性等方面的影。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苯丙乳液是配制低成本乳胶漆的理想基料。  相似文献   

18.
李平  梁钦锋  刘霞  龚欣 《大氮肥》2010,33(2):107-111
以我国62组重要商业用煤的煤灰化学成分和灰熔融性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酸碱比值与灰熔融流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酸碱比值越大,流动温度越高。考察了助熔剂CaO和Fe2O3不同添加量对6组高灰熔点煤灰熔融流动温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同一煤样中添加相同质量的助熔剂CaO和Fe2O3,对酸碱比值的改变相同,但是其助熔效果不同,因此酸/碱比值不可当做衡量煤灰熔融特性的唯一参数。以6种煤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助熔剂CaO添加量的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作了分析。由于煤种的多样性与灰成分的复杂性,使得经验公式具有局限性,助熔剂添加量的确定仍需实验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