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明确新磷氮霉素A对几种病原菌的药效。[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及田间药效常规法测定该化合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新磷氮霉素A对百合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抑制效果较好,其次是尖孢镰刀菌,EC50值分别为28.91、64.92、512.16 mg/L,但烟草赤星病菌对新磷氮霉素A的敏感性较强;10%新磷氮霉素A 150 mg/L对百合灰霉病、烟草赤星病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结论]为新磷氮霉素A防治几种病原菌的大田防治提供了剂量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原菌对农业生产有着严重的影响,使用高效的杀菌剂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本研究参照课题组前期的方法,合成了18个异喹啉-1,3(2H,4H)-二酮化合物,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对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浓度为50μg/mL时,化合物3h、3m、3q、3r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率分别为88.5%、88.5%、84.6%、80.1%,显著优于阳性对照药噁霉灵(66%)。通过进一步测定化合物3h、3m和3r对烟草赤星病菌的EC50值,发现化合物3h对该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EC50值为3.76μg/mL,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3.
蛇床子和苦参活性成分的联合毒力测定及混剂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祥林  吴元华  田秀玲  金亮 《农药》2005,44(9):422-423,428
采用室内平皿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蛇床子和苦参有效活性成分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及联合毒力。结果表明蛇床子和苦参有效活性成分对烟草赤星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80.0、27.9μg/ml,将两者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后,EC50为33.3μg/ml,增效比值为2.8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研究了蛇苦混剂对病原菌的抗生作用、菌丝形态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白鲜皮杀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麦玲  张继文  钱勇  李君浩  姬志勤 《农药》2006,45(11):739-741
在活性追踪指导下,通过多次硅胶柱层析从白鲜皮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具有杀菌活性化合物WML-01和WML-02,经^1H NMR和^13C NMR鉴定分别为棒皮酮和白鲜碱。可有效抑制玉米弯孢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的萌发。梣皮酮对烟草赤星病菌的EC50值为64.2μg/mL,对玉米弯孢病菌的EC50值为123.3μg,/mL;白鲜碱对玉米弯孢病菌的EC50值为46.6μg/mL,对烟草赤星病菌的EC50值为91.7μg/mL。  相似文献   

5.
新疆红枣黑斑病病菌的室内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荣  张传燕  刘玉  梁英梅  樊贵利  田呈明 《农药》2012,(10):767-770
[目的]通过室内药剂筛选为田间有效防治新疆红枣黑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菌落生长法和孢子萌发率法测定和比较12种杀菌剂对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sp.)的室内毒力。[结果]40%氟硅唑EC、50%喹啉铜WP的EC50值均小于1 mg/L;50%醚菌酯WG、50%腐霉利WG、50%异菌脲WP的EC50值均小于25 mg/L。孢子萌发测定:40%氟硅唑EC、50%异菌脲WP等7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85%以上。[结论]氟硅唑、喹啉铜2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醚菌酯、腐霉利、异菌脲3种杀菌剂次之。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8,(12)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对茶叶灰斑病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药剂敏感性测定,并对茶叶灰斑病高度敏感的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45%咪鲜胺EC、38%唑醚·啶酰菌WG、250 g/L丙环唑EC、65%代森锌WP、70%甲基硫菌灵WP、250g/L吡唑醚菌酯EC、42.8%氟菌·肟菌脂SC、10%苯醚甲环唑WG、25 g/L咯菌腈SD、10%己唑醇SC、325 g/L苯甲·嘧菌酯SC、430 g/L戊唑醇SC和500 g/L异菌脲WP对茶叶灰斑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很好(EC501 mg/L)。田间药效结果表明:45%咪鲜胺EC、250 g/L吡唑醚菌酯EC、250 g/L丙环唑EC、30%嘧菌脂SC和50%异菌脲WP对茶叶灰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效。[结论] 45%咪鲜胺EC、250 g/L吡唑醚菌酯EC和50%异菌脲WP均为高效药剂,可生产上推荐使用;为减缓抗药性产生,宜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毒力及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病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 Bubak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50值分别为7.1984、114.1211 mg/L,43%戊唑醇SC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50值分别为7.4241、47.1322 mg/L.10%苯醚甲环唑WG 750 g/hm2、43%戊唑醇SC 750 mL/hm2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5.3%和93.8%,两药剂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4种药剂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的EC50值为32.4174~1 941.6400 mg/L,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为60.1%~82.2%,4种药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显著低于10%苯醚甲环唑WG和43%戊唑醇SC的防效,6种药剂在试验剂量内对芦笋植株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番茄灰霉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等植物病原菌作为供试生物,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合成的10个丙烷脒类似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mg/L时,化合物A1-A5对番茄灰霉病菌、白菜黑斑病菌、苹果干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化合物B5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2.2%,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10月从山东主要苹果产区轮纹病果上分离获得50个苹果轮纹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对异菌脲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异菌脲对50个菌株的EC50值呈单峰频次分布,在0.30610~0.8285 mg/L之间,均值为(0.5567±0.0312)mg/L;在50个菌株中选择对异菌脲最敏感的泰山海棠菌系进行重复测定,将其EC50平均值0.4511 mg/L确定为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基线;通过Duncan氏新复极差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米源的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都处在较高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  相似文献   

10.
几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防治番茄枯萎病菌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选择其中较好的7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5%咪鲜胺EC、20%嘧霉胺WP、50%异菌脲WP和20%叶枯唑WP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25%咪鲜胺EC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48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咪鲜胺EC和20%嘧霉胺WP对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在70%以上。[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番茄枯萎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常用杀菌剂及其混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常用杀菌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45%咪鲜胺EW对芒果炭疽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0.01 mg/L;40%氟硅唑EC、25%丙环唑Ec、95%苯醚甲环唑TC、50%~b海因WP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其EC50值范围为0.03~0.81 mg/L;96%睛菌唑TC、15%三唑酮WP、96%百菌清TC、30%醚菌酯WP的抑制作用较小,其EC50值范围为4~65.2 mg/L;50%代森锰锌WP抑制作用最小,其EC50值为105.0 mg/L;采用Horsfall法,将8个组合进行混配,咪鲜胺与三唑酮的混配中,其各个配比的毒力指数均大于1,于6:4的配比达到最大,毒力指数为1.2,共毒系数(CTC)为166.61大于10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余7组混配组合均没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22种杀菌剂及其不同配比对人参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生产上防治人参灰霉病可选择的药剂种类较少,很多药剂对灰霉菌的毒力作用不明确,为此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2种杀菌剂对人参灰霉病菌的毒力。[结果]50%嘧菌环胺WG、50%乙烯菌核利WG、50%菌核净WP、50%腐霉利WP、50%异菌脲WP毒力较高,其EC50值小于0.1 mg/L,其次为400 g/L氟硅唑EC等6种药剂,其EC50值在0.1~1.0 mg/L之间。7种杀菌剂的不同配比中,50%乙烯菌核利WG+30%氟菌唑WP 2∶2,300亿/g芽孢杆菌+50%嘧菌环胺WP 3∶1,增效作用较为明显,其共毒系数分别为601.02,535.94;另有31种配比表现不同程度增效作用。[结论]筛选出了对人参灰霉病菌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进一步田间药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鲁红学  赵明敏  徐世清 《农药》2007,46(8):566-567
通过供试的7种药剂对芦荟黑斑病菌体外抑制作用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药剂对其孢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异菌脲、咪鲜胺、嘧霉胺的抑制效果要优于氟硅唑、代森锰锌、百菌清、苯醚甲环唑;7种药剂对芦荟黑斑病菌菌丝体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药剂对菌丝生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咪鲜胺锰络合物可湿性粉剂对菌丝体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4.24%;异菌脲、氟硅唑、苯醚甲环唑次之。  相似文献   

14.
[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引起甘薯黑斑病的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Ellis and Halsted)的毒力及部分药剂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粉唑醇毒力较高,其EC50值为0.0654 mg/L;其次为氟硅唑,EC50值为0.1508 mg/L;异菌脲、三唑酮、霉灵的EC50值在1~10 mg/L之间,抑菌活性高于甲基硫菌灵。联合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与百菌清质量比2∶1的配比、甲基硫菌灵与粉唑醇质量比2∶1的配比、百菌清与粉唑醇质量比5∶1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强。[结论]为筛选防治甘薯黑斑病的杀菌剂提供了毒力测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蚜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以60 g/hm~2、45 g/hm~2和30 g/hm~2剂量防治小麦蚜虫时,在施药后第7 d时防治效果分别为92.7%、90.8%和85.6%,其中60 g/hm2和45 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建议生产上防治小麦蚜虫时,施用量以45 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合物(质量比8∶5)对菌丝生长的抑制(EC50值为0.238 mg/L)作用最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显著高于其他6种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次施药7 d后,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95.33%)最为突出,显著高于其他杀菌剂。[结论]7种杀菌剂中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混合物对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优选用于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刘召阳  宋艳艳  冯浩  黄丽丽 《农药》2021,60(1):66-69
[目的]关键时期喷洒化学药剂是防控苹果褐斑病的最有效措施,筛选防控苹果褐斑病的高效药剂至关重要.[方法]试验分别评价了3种复配药剂对苹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形成和菌丝生长的室内生物活性,通过室内离体叶片法分别评价了3种复配药剂的保护与治疗作用,采用不同时期全株喷雾法测定了3种复配杀菌剂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  相似文献   

18.
广藿香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玉  甘炳春  隋春  魏建和 《农药》2012,51(3):215-217,221
[目的]掌握广藿香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该病害。[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平板对峙法进行药剂筛选。[结果]多主棒孢菌丝最适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8℃及最适pH值为6。完全光照或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80%代森锰锌WP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EC50值分别为0.1115、0.1594、0.1946 mg/L。[结论]50%咪鲜胺锰盐WP、80%代森锰锌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10%单嘧磺酯WP防除春小麦田杂草及对小麦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单嘧磺酯WP适宜于春小麦3~5叶龄期(双子叶杂草2~4叶龄期)每公顷225~300g对水450kg茎叶处理,对双子叶杂草的防效达80%以上,对禾本科野燕麦有一定的防效,对小麦安全,灭草后增产显著。以藜或多年生杂草为主的田块,应与其它除草剂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20.
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仁魁  邹华娇  吴德飞 《农药》2012,51(8):619-620
[目的]明确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褐飞虱的田间控制作用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采用田间喷雾法,对氟啶虫胺腈37.5、50、75、100 ga.i./hm2四种不同剂量处理防治褐飞虱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7.5、5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对褐飞虱的防效为51.42%~68.51%,药后7~14 d的防效为61.00%~79.10%,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相当,但持效性差;而75、10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防效为67.18%~74.11%,药后7~14 d防效为81.26%~89.22%,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更好,而持效性相当。[结论]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100 ga.i./hm2剂量喷雾处理,能有效控制褐飞虱的发生为害,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