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颖 《化学世界》1992,33(5):230-234
本工作主要探讨改性低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LMHDPE),并用于天然橡胶、丁腈橡胶的可行性。研究了共混工艺、橡塑并用比、交联体系对两种共混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量为5~10%时,是橡胶优良的加工助剂和添加剂。当用量在10%以上以塑代胶时,来用中温共混,S/DCP交联,能保持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
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渗透物在材料中的渗透过程,指出了影响高密度聚乙烯阻隔性能的因素;综述了当前适用于改善高密度聚乙烯阻隔性能的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优缺点,为今后选择适合的改性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增韧改性技术和工艺,并分析了HDPE增韧技术与应用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程海涛  申献双 《塑料工业》2020,48(2):1-8,63
针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力学性能、阻燃性、热稳定性、结晶性能等改性进行了评述。结合现有研究以及实验经验,对HDPE改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高密度聚乙烯的阻燃改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无机阻燃剂、红磷阻燃剂、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复合型阻燃剂等无卤阻燃剂在高密度聚乙烯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无机阻燃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用无机填料凹凸棒土(AT)作为增强相,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改性聚乙烯(M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来制备了AT和改性高密度聚乙烯(MHDPE)复合材料。研究了AT的含量对M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吸水性能、亲水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AT不仅可以均匀分散在MHDPE基体中,还可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当AT的含量为1%时,MHDPE/A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26 MPa和639.86%。相比较纯MHDPE提高了20.9%和22.8%,但加入过量会发生团聚现象,造成其机械性能下降;吸水和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随着AT含量的增加,MHDPE/AT复合材料表现出越来越亲水;热重分析测试结果可知适量的AT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因此,MHDPE在添加AT之后性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增韧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HDPE),采用钛酸酯偶联剂(TCA)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H-g-PE)对填料滑石粉(Talc)进行了协同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剂的配比对RHDPE/Tal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CA、MAH-g-PE的含量分别为Talc的0.5%和40%时,RHDPE/Tal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幅最大;当TCA、MAH-g-PE的含量分别为Talc的1.0%和16%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增幅最大。随着MAH-g-PE含量的增加,RHDPE/Talc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提升、结晶度增大;而加快升降温速率,则会使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升高、结晶温度下降,同时导致晶区紊乱、结晶粒径差异增大。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聚乙烯/废橡胶胶粉共混物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岩  张勇 《中国塑料》2002,16(12):83-86
采用新的改性体系三元乙丙橡胶(EPDM)、硅油、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高密度聚乙烯/胶粉(HDPE/SRP)共混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各改性剂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DM用量为10-15份,硅油用量为4份,DCP用量为0.2份,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未改性HDPE/SRP共混物相比,改性后共混物(EPDM为10份,硅油为4份,DCP为0.2份)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以大幅度提高,并且胶粉含量越少,提高的幅度越明显。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改性共混物中弹性体的分散和包覆结构是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过氧化叔丁醇(TBHP)为交联剂,在挤出过程中引入该过氧化物,在成型后实现对聚乙烯的交联,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在体系中引入无机填料氧化铝(A1203)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探讨了交联剂、Al2O3含量对体系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结晶性能、电解液浸润性能等的影响,从而优化交联条件及加工工艺.结果表明,交联剂含量控制在0.1% ~0.3%,交联时间控制在24 h以内,氧化铝含量在10%~15%时,所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和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一系列高密度聚乙烯(PE-HD)接枝物,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衣康酸接枝PE-HD(PE-HD-g-ITA)和衣康酸-苯乙烯共聚物接枝PE-HD[PE-HD-g-(ITA-co-St)]的结构,并研究了接枝率(GR)和熔体流动速率与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关系;制备了PE-HD-g-ITA增容PA6/PE-HD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引入相容剂PE-HD-g-ITA,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较纯PA6提高近1.7倍;共混体系两相界面变得模糊,分散相尺寸减小,说明相容剂能明显改善共混物两相界面间的黏结,改善体系的分散状况,两相问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提高;相容剂对共混物两相熔点(Tg)的影响不大,PA6相结晶度稍有下降,PE-HD相结晶度却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成核剂对PE-HD改性PE-UHMW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硬脂酸钙、滑石粉、山梨醇类成核剂(TH-3998)及自制稀土类复合成核剂(REC)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改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C对PE-UHMW/PE-HD体系的性能影响显著。当其含量为0.4%时,拉伸强度为31.5MPa,比不含成核剂时的27.5MPa增加了14.5%;冲击强度为153.7kJ/m2,比不含成核剂时的136.0kJ/m2增加了13.0%,与纯PE-UHMW的性能相差无几;摩擦系数由不含成核剂时的0.19894降低到了0.18121;SEM表明其结晶形态为摺叠扭曲形波浪起伏结构。  相似文献   

13.
薛锋 《中国塑料》2007,21(4):48-53
采用两段淤浆聚合工艺合成了具有双峰/宽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D)的高密度聚乙烯大型中空容器级树脂,并对共混物树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流变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丁烯-1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密度、熔点降低,环境应力开裂(ESCRF50)性能增加,而共混树脂的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得到的结晶度。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氢气、改变共聚单体的加量,控制低相对分子质量均聚物倩相对分子质量共聚物的质量分数,可以获得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通过原位增容反应挤出制备了聚酰胺6(PA6)/高密度聚乙烯(PE-HD)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Molau实验,研究了PE-HD含量对PA6/PE-HD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体系增容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PE-HD与马来酸酐(MAH)在挤出共混过程中原位生成了PE-HD-g-MAH,其对PA6/PE-HD共混物有较好的增容作用;PA6/PE-HD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界面形态均有较大改善,吸水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用自制增韧母料(E-TMB)分别与2200J高密度聚乙烯PE-HD(HE1)和5000S PE-HD(HE2)热机械共混制得HE1/E-TMB和HE2/E-TMB共混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两种共混物之间结晶形态的不同、两种共混物与其简单共混对照样之间结晶形态的不同,讨论了母料中弹性体不同配比、共混物中弹性体不同含量对共混物结晶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增容PE-HD/木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作为增容剂,采用木纤维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增容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含量以及木纤维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随着木纤维用量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而冲击性能则明显降低;与未添加增容剂的复合材料相比,增容剂的加入进一步改善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弯曲和拉伸性能;当木纤维用量达到50%(质量含量,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可达26gPa、40gPa和1807gPa。当EMAA酸值相同时,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所制得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均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PTW)作为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合金的反应性相容剂,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以PE-HD为基体的PE~Hi)/PET、共混合金。通过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手段,研究丁PTW对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W提高了体系的综合性能,当PE-HD/PET配比为90/10,PTW含量在5份时,其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近400%,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5%和50%,同时改善了共混合金的加工性能。SEM分析表明PTW的加入增大了共混合金的界面相互作用,促进了分散相粒子的细化,从而提高丁体系相容性,DMA测试表明,PTW的加入使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PE—H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靠近:  相似文献   

18.
以2200J高密度聚乙烯(PE-HD)为基体树脂,乙丙弹性体和丁苯弹性体为增韧剂,加入适量引发剂、阻交联剂等,通过特殊的技术和化学反应研制出不同系列聚乙烯增韧母料(ETMB),将ETMB与2200J PE-HD热机械共混制得PE-HD/ETMB共混物.研究了ETMB中弹性体不同配比、基体树脂和弹性体不同配比、不同阻交联...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本断裂功(EWF)法评价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碳酸酯(PC)/聚烯烃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 POE-g-MAH)复合材料处于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过渡状态下的断裂韧性和塑性功.研究不同PC含量对复合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并把宏观断裂参数的变化与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联系起来,从物质结构上寻求断裂功参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P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比基本断裂功增加,比塑性功降低;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主要取决于屈服后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也更依赖于屈服后的行为;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随P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缺口冲击强度高的材料比基本断裂功较小.  相似文献   

20.
王俊  彭坚 《中国塑料》2005,19(1):44-47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在海南自然曝露和氙灯人工老化后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自然曝露,高密度聚乙烯主要力学性能的氙灯人工老化加速倍率大约为4;老化期间,高密度聚乙烯分子间存在着交联和降解二种竞争反应,老化早期以交联为主,后期以降解为主;氙灯老化试验相比于自然曝露,老化主要集中在材料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