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海荣  李乐民 《电信科学》1995,11(12):56-63
本文对密度波分复用光波网的关键技术作了技术,对单跳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多跳网的虚拓扑结构作了评述。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试验系统,并指出了有关研究方向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多网络长期共存是各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普遍现象,鉴于目前各网络独立运营引入的多网间互操作复杂、联合运营效率不高的问题,如何实现高效的多网融合以提高网络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成为移动通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面向5G,其研究与网络架构的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在对多网融合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多网融合涉及的关键技术需求,并给出面向5G的逻辑架构示例,分析了相关的设计原理,同时进一步给出了用户/核心网透明的多网统一接入和无缝的移动性管理解决方案,缩短了网络间互操作路径,降低了互操作复杂度,提高了网络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江苏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项目建设总体技术方案,介绍了扬州市单频网DS-37频道江都站点前端系统、发射系统的构建,提出了地面数字电视后期发展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张煦 《光通信研究》2000,(1):1-3,15
分两部分叙述了电传送网向光传送网进化的过程。第一部分叙述近年来以时分多路为基的电传送网的改进与发展,它采用同步数字体系,并在光纤传输线路上装用波分多路系统和光纤放大器。第二部分简单说明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实用的、以波分多路为基础光传送网,其结构中的所有网络单元全是由光的代替电的。  相似文献   

5.
新型宽带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状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伟  肖明波  姚彦 《电信科学》2006,22(6):48-52
无线网状网技术是一种具有良好市场应用前景的新型宽带无线网络技术.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无线网状网的产生和发展,然后针对无线网状网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等最核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的网络建设为主题,结合我国实际,对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的网络建设发展战略进行了简要阐明和论述。详细分析了地面无线数字的网络架构与数据编码、传输、调制等系统流程,为广大广播电观工程技术人员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IP+ATM方案实现多业务网络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IP网和ATM网的基础上,着重介绍IP over ATM的优点,并对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这一IP over ATM的先进技术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拓展宽带接入的无线Mesh网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无线Mesh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结构,正在成为下一代无线接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Mesh网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讨论了无线Mesh网中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应用前景,最后介绍了当前的主要商用无线Mesh系统和该技术的标准化进展.  相似文献   

9.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是有线电视线路无法达到的区域覆盖方式的一种,其技术方案也有不同,系统建成后应可以提供标清电视业务、数字声音广播业务、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业务等。建设的方案要能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各种资源,尽可能地缩减成本,设计方案是按照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络架构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10.
索召和 《电视技术》2012,36(20):30-33
针对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固定覆盖”网络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的网络规划问题,从广电应用特点和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特点两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适合于广电特点的“大站距、单/多频混合组网”覆盖规划模式,并给出了工程参考方案和关键技术解决措施.上述方案已在系统中得到验证,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