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英国土壤侵蚀及治理的研究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之一,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资源流失,土地退化和大量生态环境灾难问题产生。土壤侵蚀与其生态、环境影响被认为是阻碍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而备受关注。本文结合英国土壤侵蚀与治理的研究,分析总结了该国近年来土壤侵蚀的概况、研究机构、侵蚀影响因素研究、侵蚀模型及侵蚀定量预报模型研究,和在措施上、决策上的侵蚀治理特点等,并与我国土壤侵蚀状况、土壤侵蚀研究进展、土壤侵蚀研究重点和趋势、土壤侵蚀治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异同分析,据此得出了启示,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砒砂岩区侵蚀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流域砒砂岩区是我国北方生态严重退化的地区,其土壤侵蚀治理长期以来是我国水土保持学界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其难点在于砒砂岩区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多动力复合侵蚀交替发生且时空分异性强、侵蚀岩性机理及侵蚀动力过程复杂、干旱缺水而暴雨集中,以及人们对于砒砂岩区土壤侵蚀规律性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本文从砒砂岩区土壤侵蚀特征、治理措施及其作用与效益,以及砒砂岩治理技术研究新成果等方面综述了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阻控侵蚀与植被恢复一体化、砒砂岩资源利用与生态衍生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及实现生态综合治理将成为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治理技术研究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8、2003和2008年三期遥感卫片资料,对辽宁西部北票市生态修复区的土壤侵蚀现状与动态变化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修复区土壤侵蚀面积明显减少,各侵蚀类型面积由高强度侵蚀向低强度侵蚀转变明显,土壤侵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7,(11):122-127
济南市南部山区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为全面掌握济南市南部山区水土流失现状,需要对不同立地条件的土壤侵蚀规律及空间分布等进行系统研究。利用典型小流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地面获得的实验数据对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中多项因子进行修正,并结合Landsat8影像数据反演了南部山区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南部山区土壤侵蚀模数为0~1 510.11 t/(km~2·a),平均值为223.40 t/(km~2·a),年侵蚀总量约为118.56万t,整体呈西南和东北两端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历城区和章丘区主要以微度侵蚀为主,市中区、长清区、历下区和平阴县则以轻度侵蚀为主,说明市中区、长清区、历下区和平阴县是南部山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5.
客观评价房地产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定量分析房地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对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和建设“美丽北京”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北京市若干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调研,分析了房地产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山区和平原区土壤侵蚀量差异,结果表明,山区单位面积土壤侵蚀量约为平原区1.6倍,山区新增侵蚀量/扰动土壤侵蚀量约为平原区的1.04倍.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解决辽东山区土壤侵蚀、生态退化等问题,文章全面研究了多元生物防治技术、模式,综合利用各种生物防治技术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针对不同地貌类型提出小河道植物护岸绿堤、沟道生态经济林植物封沟、缓坡耕地植物地埂、陡坡板栗经济林地等治理模式,并简要阐述了多元生物技术防治效果,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辽东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功能退化防治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生态恢复对红壤严重侵蚀地土壤水库重建的影响与机制(项目编号:31160179)我国亚热带区域丘陵山地面积比重大,山高坡陡,降雨强度大且相对集中,山地红壤抗蚀性差,土壤侵蚀发生潜在可能性大;受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大面积的土地严重遭受土壤侵蚀,特别是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大面积严重退化、崩岗遍布,成为  相似文献   

8.
鞍山东部山区充分利用3S集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等高科技手段得到准确数据,科学准确地评价东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分布、土壤侵蚀等环境状况及水土流失情况.  相似文献   

9.
豫西黄河流域土壤侵蚀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现国 《人民黄河》2005,27(3):40-41
豫西黄河流域是黄土高原的东延部分,面积约为2.78万km^2,土壤侵蚀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每年流失土壤约3528万t,生态环境退化现象十分严重。豫西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影响土壤侵蚀因素的地域性差异,从而使域内土壤侵蚀表现出不同特征。该区内现有中等以上侵蚀面积13091km^2,占总面积的47%,其中强烈侵蚀面积4177km^2,年侵蚀模数在5000~10000t/km^2之间。  相似文献   

10.
运用USLE模型求解朝阳县2003-2017年丘陵区和平原区的侵蚀模数均值、最大值及各等级土壤侵蚀面积,采用回归系数法分析分析侵蚀模数变化特征,揭示了近15a间的侵蚀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轻度侵蚀集中于朝阳县丘陵山地和平原区,丘陵山区的侵蚀等级存在较大跨度且具有带状分布特征;2003-2017年朝阳县水土流失呈下降趋势,且平原区减弱程度远远低于丘陵山区;随侵蚀强度的提升各等级流失面积逐渐减少,极强度侵蚀面积在丘陵山区和平原区控制在10%、5%以下,有效遏制了剧烈侵蚀的发展,且河流、湖泊周围的土壤侵蚀减弱幅度较大;总体而言,朝阳县各流域侵蚀减弱幅度较为显著,水土流失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平原局部地区有所加重,通过对土壤侵蚀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分析能够为区域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流失监测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水土流失在破坏土地资源、影响生态平衡的同时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活及生存。本文对辽宁省水土流失现象及治理成效作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辽东山区是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资金投人不足,严重制约了辽东山区生态环境建设,致使水土流失治理进展缓慢,影响了当地和中部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辽东山区生态破坏原因、生态修复有利条件,以及现行的生态补偿政策的不足,提出加强辽东山区生态环境补偿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摘要】华亭县土石山区属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在该区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与效益研究,对促进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呆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七条典型小流域的泥沙来源、土壤侵蚀量和治理措施分布的时空顺序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不同治理模式,在治理程度相近的情况下,水保效益差异显著。这为水土流失治理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地处我国南方红壤区的中心区域,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本文在分析江西水力侵蚀现状、动态变化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江西水土保持应以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为引领,围绕一个中心,贯彻两种理念,建设三大体系,强化五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应急供水工程作为先期实施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应急供水工程河北段大量的弃土弃渣和弃土弃渣占地,不仅为水土流失输送了大量的物质源质,也使项目区生态退化。结合中线应急供水工程河北段弃土弃渣情况和生态修复情况,分析了弃土弃渣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探讨了弃土弃渣场生态修复措施与技术,总结了生态修复经验与教训,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一般处于江河上游的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地带,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加剧了灾害程度。选取闽江上游为研究区域,重点研究生态环境变化与山洪的耦合关系。以2013年闽江上游生态系统分类结果为本底数据,利用GIS技术,模拟退耕还林、矿山恢复、生态封育3种生态最优情景以及生态退化情景。采用HEC-HMS模型,基于设计暴雨资料计算不同生态情景下洪水过程,进而分析生态优化及生态退化条件对山洪过程的影响。由研究结果可得,生态类型优化对洪水削峰滞时作用显著,洪水峰值减小,洪水集中度减小、冲击力减弱,不易成灾;生态条件退化后,洪峰值增加,峰现时间提前。因此,改善易灾地区生态环境,调节径流能力,可有效提升抗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对于减少山洪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引发的大量山地灾害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属于暴发性水土流失范畴。准确把握暴发性水土流失的成灾特征是生态重建的前提。结合汶川地震灾害调查和资料调研,揭示出汶川地震灾区暴发性水土流失的类型、强度、规模、分布以及后期演化等成灾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的生态重建、灾害监测治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体现了灾害与环境认识统一、灾害治理与生态保护相关联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建立了河龙区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影像解译标志,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解译,对河龙区间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河龙区间80.40%的土壤侵蚀为水蚀,19.60%为风蚀。土壤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强度侵蚀为主,其次是微度侵蚀,再次是轻度和极强度侵蚀,剧烈侵蚀所占比例最小。与2000年相比,2008年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下降,微度、轻度、中度侵蚀面积逐渐增大,极强度、剧烈侵蚀面积逐渐减少,说明河龙区间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侵蚀正向着良性趋势发展。其原因除了梯田、林地、坝地越来越发挥较大的效益外,草地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封禁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的大面积实施,可能是河龙区间近期土壤侵蚀强度减弱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洋河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对策浅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河北省秦皇岛市洋河水库由于水土流失、水体更新较慢、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放等原因造成水体中营养物质氮、磷含量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现象。只有采取生态修复手段,控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入,并适度养鱼和种植植物,实施水资源优化调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相似文献   

20.
阐明小区尺度下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可为大尺度上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砂岩侵蚀劣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小区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分析自然降雨下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减流减沙效应及其对降雨要素、降雨雨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试验观测期间,裸露地表径流系数为0. 66,土壤侵蚀量为0. 07 t/hm2,生态或经济开发治理后减流减沙效应均能达90%以上。地表裸露坡面产流产沙受降雨量、雨强影响显著,生态恢复模式降低了降雨要素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经济开发模式受降雨量影响显著。大雨强、短历时的降雨雨型是坡面产流产沙的主要雨型,对裸露坡面产流产沙的贡献将近50%,生态或经济开发治理后该雨型对产流产沙的贡献明显提高,增幅以经济开发模式大于生态恢复模式。因此,生态恢复和经济开发均是治理红砂岩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应将生态恢复和经济开发治理相结合,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不仅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同时提升生态服务价值,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