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琥珀酸对谷氨酸棒杆菌谷氨酸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琥珀酸对谷氨酸棒杆菌谷氨酸合成的影响。琥珀酸的添加使菌体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残糖有所升高,但是增加了谷氨酸的合成量。当琥珀酸添加量分别为3g/L、5g/L、7g/L、lOg/L、和20g/L时,谷氨酸合成量分别增加了3.57%,20.53%,46.43%,64.29%和81.25%。未见有类似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对谷氨酸发酵产酸及其谷氨酸脱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目前我国谷氨酸发酵广泛使用的谷氨酸棒杆菌S9114 为实验菌株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谷氨酸发酵产酸及其谷氨酸脱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LaCl3、CeCl3和NdCl3浓度分别为 0 72 0、0 0 71和 0 0 0 7mmol/L时 ,促使谷氨酸发酵产酸水平提高 6%~ 8% ,对菌体的GDH NADPH的酶活性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实验还表明 ,稀土元素对纯化GDH NADPH的活性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麦淀粉生产葡萄糖用于谷氨酸生产,生产的谷氨酸杂质多,研究谷氨酸晶型由α型转为β型工艺,使α型谷氨酸转晶为β型谷氨酸析出杂质,提高谷氨酸的纯度。  相似文献   

4.
(1)谷氨酸属于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pH3.22时,绝大部分以偶极离子(glu^±)状态存在,极小部分是等量的阴离子(glu^-)和阳离子(glu^+)所以正负电荷相等,总净电荷等于零。在溶液中由于谷氨酸分子之间相互碰撞,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按照晶格的规律形成结晶,所以在等电点时谷氨酸的溶解度最小。料液pH高于或低于等电点时,谷氨酸的溶解度都升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谷氨酸发酵成本,试验应用薯干粗原料直接制糖发酵生产谷氨酸,发酵产酸达7。14%,转化率52。36%  相似文献   

6.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谷氨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依据α-氨基酸与茚三酮显色反应的原理,研究了比色法定量检测谷氨酸的方法,着重探讨了此显色反应的影响因素、反应条件及注意事项。作为定量检测谷氨酸的方法,它与常规的谷氨酸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的样品分析及谷氨酸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检测。  相似文献   

7.
谷氨酸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氨基酸,在食品、医药、工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工业生产谷氨酸的主要菌株,从发现谷氨酸棒状杆菌以来,国内外在谷氨酸过量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本文就发酵过程中基因转录水平、关键酶酶活、细胞膜与运输蛋白的结构3个层面机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最后对谷氨酸过量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将来需从生理作用及调控因子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完善谷氨酸过量产生机理,以期对提高谷氨酸产量以及开发微生物合成其他生物产品提供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发酵中生物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氨酸菌种是生物素缺陷型,没有生物素就不能生长,但生物素过量则只长菌不长酸,同时阻碍谷氨酸的细胞膜通透性,使谷氨酸向细胞外分泌受阻。因此,谷氨酸发酵的生物素的最适条件是亚适量。  相似文献   

9.
张立德 《发酵科技通讯》2004,33(2):14-14,11
在味精生产中,谷氨酸(指α-型谷氨酸)是生产的主要原料。但在谷氨酸发酵中,由于设备条件和操作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异常发酵液,该发酵液在等电点提取中,若不采取措施和精心操作,往往会形成β-型谷氨酸(俗称轻夫酸)结晶,不但不能直接利用,反而会使味精生产工艺复杂化和影响产品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宋炜  王瑶 《甘蔗糖业》2005,(4):39-42
本文研究了在α-型谷氨酸转晶生产上处理末次味精母液的工艺,pH4,6、谷氨酸含量为45%的α-型谷氨酸晶体、末次味精母液与水的混和悬液升温至70℃,并恒温搅拌38min可完成α-型谷氨酸转晶过程,经过滤及60℃左右的水洗涤可得到洁白的β-型谷氨酸晶体,其一次转晶收率达到83%,转晶母液再经一系列处理进行循环回收,达到有效去除因发酵过程中添加糖蜜带来的色素和母液因温度升高增加的色素,提高结晶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双酶糖技术在谷氨酸发酵上的应用孙吉臻,梁新梅,魏福政(哈尔滨北方味精厂150016)用淀粉制糖作为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主要原料,糖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谷氨酸发酵转化率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对谷氨酸的增产降耗举足轻重,因此制糖技术受到国内外味精行业的重视。国...  相似文献   

12.
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直接分离提取谷氨酸铵。通过模拟谷氨酸发酵液对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了如电流密度、料液与浓缩液体积比、循环流量等优化操作条件。采用优化条件对真实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电渗析分离提取谷氨酸铵,当料室pH4.7左右可观察到结晶现象。通过补加氨水调节料室pH,可明显改善电渗析的整体效果,其中浓室谷氨酸浓度达到120g/L,回收率为78.8%。  相似文献   

13.
唐冬妹 《发酵科技通讯》2001,30(3):30-30,36
等电点法提取的半成品谷氨酸质量检测除谷氨酸含量(湿存),水分、透光率外,还要测定过滤速度,而过滤速度取决于其真比重,视比重,沉降速度,粘度等特理特性,要求视比重[g/ml]大,颗粒重,沉卫生局人,粘度小,则谷氨酸质量好,本文着重探讨不同分离条件,各种谷氨酸的特性比较。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酸发酵中谷氨酸自动测定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氨酸发酵中测定谷氨酵方法大多采用华勃氏法和谷氨酸自动测定仪。本文阐述谷氨酸自动测定仪的原理、方法及测定步骤,并和华勃氏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不存在系统误差。谷氨酸自动测定仪的精度高于华勃氏法,数据稳定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酸晶体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经过从α-晶型到β-晶型的转变,不仅可以提高谷氨酸的质量,而且能够显暑提高成品味精的透光和纯度,提升味精质量。  相似文献   

16.
浅谈棒杆菌的谷氨酸分泌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半个世纪前的1957年,日本的Dr.S.Udeka和Dr.S.Kinoshita发现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泄漏谷氨酸的独到特性以来,基于这个原始发现选育出的许多该细菌的突变株已经应用到发酵法生产L-谷氨酸,并达到了500m^3的工业发酵生产规模。尽管谷氨酸发酵生产已有40多年的历史以及多年对谷氨酸菌的详细研究,但是对于棒杆菌的谷氨酸分泌机理仍然未能完全阐明清楚。  相似文献   

17.
莲花的谷氨酸提取工艺是一直倍受行业关注,在硫酸和液氨价格逐渐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莲花的谷氨酸提取工艺优势更显得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8.
谷氨酸发酵染菌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最为难的是遇到谷氨酸发酵染菌,发酵罐一旦染菌,就会造成减产或无产现象的发生,预示着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失败,谷氨酸生产厂家也都以预防为主,防止发酵罐染菌的发生,所以只有在充分了解染菌原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在鲜味调料味精生产中,谷氨酸是主要生产原料。谷氨酸分为α-型和β型两种,α型GA(谷氨酸)比重大,透明度好,结构紧密,砂粒状,含量90%以上,是味精生产所需要的;而β-型谷氨酸,又称僵谷氨酸,轻麸酸,比重轻,外观白色粉状,镜检为鳞片状或针状,不透明,难与母液分离,无法用于味精生产。某味精厂连续半个月发酵21罐,194万升谷氨酸发酵液,产理论谷氨酸(即麸酸)  相似文献   

20.
跟踪实际生产试验,分析总结控制方法、参数与发酵结果的关系,提出了用一个指标评价谷氨酸发酵综合效果的方法,总结提出了谷氨酸发酵过程各时段的比较适合的耗糖速度模式及控制耗糖速度的方法,提出了适宜的投糖量等提高谷氨酸发酵经济技术指标的经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