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述CFG桩在南水北调建筑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主要从CFG桩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常见问题的预防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处理后的地基试验与检测,验证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达到了设计要求,进一步分析了该施工技术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软基处理方法很多,CFG桩复合地基是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因此CFG桩基础处理在国内的水利建筑行业广泛应用,CFG桩复合地基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以泄洪洞工程施工为例,从施工准备到质量检验过程进行阐述,介绍CFG桩在水利建筑中的应用,结论可为水利工程CFG桩基础处理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涂臻 《中华建设》2007,(10):63-64
本文介绍了CFG桩的概念及其适用基础、复合地基的特点、CFG桩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CFG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系统总结了CFG桩的优点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CFG桩在地基处理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岩溶地区某大型油炼厂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基于标准贯入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了CFG桩对桩间土的影响,以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验证了岩溶地区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能力。此外,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现场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FG桩对桩间土没有明显的挤密效应;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此外,利用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并通过散点拟合,建立了承载力和桩长的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G桩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桩型,多用于高层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和高速公路等地基处理,而在水利工程建筑物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以安徽省无为经济开发区煤化工基地长安大河排涝泵站地基处理为例,介绍了CFG桩在此工程中的设计方案、技术参数,并以3根CFG单桩和3台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据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为应用CFG桩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比分析钻孔灌注桩、砂石桩、水泥土搅拌法和筏板基础与CFG桩组合四种基础及地基处理方案的基础上,介绍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案、技术参数、施工技术。CFG桩根据桩土应力比,具有刚性桩和柔性桩共有的性状特征,因此,可以调节桩土应力比,被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处理。本文为软土地基上应用CFG桩处理水利工程软弱地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某大型低层建筑群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本文应用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的静载检测方法,对经CFG桩处理的粉质黏土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过程和成果的分析总结,对规程规定方法中有关预载、级差超限、加荷控制、卸载观测等方面不明确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合地基由于其充分利用桩间土和桩共同作用的特有优势和相对低廉的工程造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北江大堤西南水闸重建工程的地基处理就是其中一例,该工程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闸基础,充分发挥了CFG桩的高承载力性能,达到控制闸室沉降变形的目的、该文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基上涵闸基础处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东省沿海的珠江三角洲主要地区软土地基上涵洞及水闸基础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浮运闸、换填、木桩、灌注桩、管桩、搅拌桩复合地基及CFG桩复合地基等,通过调研认为,砼桩等刚性桩基方案普遍存在底板脱空的隐患,建议积极推广搅拌桩等柔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对水闸及涵洞是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国家重点工程西部管道工程兰州原油末站超大型油罐群,是我国首次在高饱和度黄土地基修建的超大型储油设施。由于高饱和度黄土地基天然承载力过低,仅为60 kPa,油罐区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通过现场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并对该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评述,为该地区地基处理积累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分的承重构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到土层上去,基础下面承受压力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必须要求基础和地基都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建筑物基础设计,特别是在软土基础上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软土地基强度低,且一经扰动土体结构便被破坏,强度随之削弱,而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是沉降量大,沉降速率大,沉降稳定时间长的特点,在软土地基上建筑物基础的设计,不仅要注意建筑物的自身结构特点及设计经验与技巧,同时建筑物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某深厚砂性土地基大型水闸防渗设计方案,分别应用AutoBank 软件和MIDAS 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渗流和应力变形计算分析。研究表明:不设防渗墙或设置悬挂式防渗墙时,闸基出口段最大坡降均小于出口段允许坡降值,而水平段最大坡降均大于水平段允许坡降值且渗漏量较大,设置防渗墙入基岩1m,满足渗流要求;防渗墙上部以拉应力为主,下部以压应力为主,最大压应力出现于地层分界位置,但均未超过混凝土设计抗拉抗压强度;在临近地层分界线的上部区域以及底部嵌固端,普通混凝土防渗墙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有较大的区别,普通混凝土防渗墙在地层分界线上部区域最大拉应力值为0.37MPa,底部嵌固端最大拉应力值为1.46MPa,后者超过了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上述部位无拉应力;普通混凝土防渗墙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水平位移基本一致,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竖向位移较普通混凝土防渗墙大。  相似文献   

13.
考虑地基分布反力的弹性基础板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平面问题与薄板弯曲问题描述基础板,建立了基础扳同地基接触面上的节点位移与板中心面位移之间的转换关系式.假设板上荷载按分布力形式传递到地基中,根据半无限空间上某节点力与该处的位移关系,用高斯积分法建立了地基表面分布力与节点位移关系表达式.据此,再根据地基与板间的位移协调及静力平衡条件,建立了以板的中心面位移为未知量的有限元方程.算例表明,考虑地基分布反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渗流破坏是影响水闸结构稳定的重要负面因素,目前常用的解决措施是采用混凝土桩基础进行地基处理.为研究混凝土桩基础的防渗作用原理和作用效果,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某水闸作为实例研究工程,借助迈达斯三维模拟计算软件,采用2组特征工况,对比天然地基和灌注桩处理地基下实例工程的渗透规律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灌注桩处理措施能有效防...  相似文献   

15.
结合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基现场试验段工程,对比了几种管桩复合地基单桩有限元数值建模方法,认为轴对称接触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路堤下管桩复合地基的基本性状。基于数值分析结果,详细探讨了管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和变形分布。结果表明:填土越高,桩顶承台应力集中越显著;桩土应力比与高距比、桩土沉降差之间均存在较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填筑结束,带承台管桩承担了80%的路堤荷载,管桩外侧摩阻力承担了超过90%的承台受荷;与在天然地基上堆载相比,大部分荷载通过管桩传递到压缩性相对较小的深层地基中,管桩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分布得到了优化,桩长范围内地基的压缩率及压缩量大幅减小,管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仅为相应天然地基堆载沉降量的18.5%,深厚软基的总沉降减幅为435 mm。  相似文献   

16.
王超  黎满林  刘翔 《人民长江》2012,43(22):42-46
大岗山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有多条断层及岩脉穿过,确定合理的坝基建基面尤为重要。在明确拱坝对坝基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阐述了确定大岗山水电站建基面的基本原则,对5处置换块及垫座给出了施工范围及处理方案。重点研究了拱坝基础固结灌浆的分区原则与施工参数。分别采用拱梁分载法和有限元法对坝体静、动应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应力满足规范要求,从而证实了建基面开挖和固结灌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其它结构的共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波  肖建华 《人民长江》2002,33(12):16-18
在上部结构-基础-地基-支护结构共同作用体系中,每一组成部分对共同作用体系都有作用,支护结构也如此,以上部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地基-排桩支护结构共同作用体系为对象,研究排桩支护结构对上部结构和桩筏基础的作用,代用二维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对其进行了共同作用分析,分别研究了不同相对弹性模量,不同相对刚度,不同支护桩长度等因素对该作用的影响,试图寻找一种通过调整某些因素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支护结构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是近十几年来在挤密砂桩和振冲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基处理新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施工快、无污染等特点,被工程界广泛使用,积累了一定的工程经验。其在共产主义闸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即为一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挡土墙、托梁和桩整体结构线弹性结构模型试验,对墙背所受土压力的变化趋势、挡土墙的水平和垂直变位特征进行测试,分析出桩基托梁挡土墙的实际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灌注桩后压浆法、长螺旋高压泵送混凝土法、预应力管桩等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