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有效解决内河船舶的监控管理问题而研发的内河船舶监控通信系统包括GPS卫星、监控中心、中转基站服务器、安装在船舶上的嵌入式船载远程终端.船载远程终端接收GPS卫星发送的信号,确定船舶的实时地理位置,通过中转基站将信息发送到处于岸基的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的通信子系统、监控子系统、GIS子系统等进行一系列协同数据传送、分析、处理后向船载远程终端发出预警信息,示意船舶正处于危险区域,提醒船员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安全通过危险区域.该系统实现了对内河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速度、内部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且能够对内河船舶发出预警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内河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王超  王冰 《机械》2004,31(4):40-42
在简要分析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嵌入式Web Server实现方案的基础上,描述了一套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监控人员可以远程控制电梯的开关状态并能调整其工作模式,当电梯发生工作故障时可以自动向远程监控中心报警。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机房电梯检修维护困难以及人工成本较高的现状,根据无机房电梯测试环境特点和要求,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3G(WCDMA)网络的电梯无线安监预警系统。系统由传感器终端节点、无线网关和远程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电梯无线终端采集节点以及以嵌入式芯片S3C2440A为主控模块来实现ZigBee模块与3G模块EM770W通信的网关软硬件设计方法。系统可以解决目前无机房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存在的布线费用高、维护困难、信息传输不畅,故障解决不及时等问题,从而为无机房电梯故障诊断和健康状态的分析提供网络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ARM-μCLinux的GPRS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井  凌志浩 《仪表技术》2011,(10):19-22
介绍一种基于ARM-μClinux平台及GPRS技术的嵌入式监控系统。系统采用了ARMS3C44B0X芯片为核心设计监控终端硬件电路,在μClinux操作系统下进行了监控应用程序的开发,通过SIM300模块实现了监控终端与远程服务器的数据通信。该系统可以较好满足远程监控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生物发酵过程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设计了一种基于ARM-Linux和GPRS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在现场嵌入式监控终端,分别选用与ARM9微处理器的SPI接口和I2C总线相连的ADS8344E和DAC8574,使得系统能够进行快速、多路同步的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并能通过GPRS网络将数据信息同步上传至远程接收端。在远程数据监控中心,采用基于Ajax的B/S架构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管理,实现了Web客户端与远程监控终端之间的动态数据交互。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方案合理,可靠性高,实时性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基于ARM的乳化液泵站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嵌入式系统Web服务器和Internet实现对乳化液泵站的远程监控。介绍了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其中重点介绍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组成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在途货物运输的监控服务水平,基于RFID/GPS/GPRS技术搭建了货物监控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在途车载终端和物流监控中心两个子系统:在途车载终端基于ARM9和Windows CE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综合RFID/GPS/GPRS技术,为物流监控中心提供实时、准确的货物在途信息;物流监控中心对接收到的货物信息进行解析并存储于数据库,并通过GIS地图实时显示,为客户提供实时便捷的网络查询.该系统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提供在途货物定位查询功能,解决了在途货物运输实时监控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电梯故障远程监控系统,是通过一定的线路,专门的控制系统,将从设置在电梯处的监控中心所获得的电梯运行数据通过传感器采集起来,然后再传送到远程端,通过微处理器进行非常态数据分析,最后将电梯的运行状况反映到相关工作人员手中。由此可见,电梯故障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是对电梯的运行进行日常维护与修理、故障分析、故障诊断、电梯故障预先防范以及对电梯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等。由此可见,在电梯随处可见的今天,电梯故障远程监控系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电梯故障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运用现状以及电梯故障远程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技术的新型车载电子导航和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终端和指挥监控中心。车载终端以32位ARM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扩展常用的通讯接口和液晶显示模块,并集成GPS模块及GPRS无线通信单元。利用GPS模块接收卫星信息数据,经分析处理后确定自身车辆在全球中的方位,并映射到液晶显示屏的电子地图上,实现自主导航,同时利用GPRS无线通信单元完成与监控中心的交互,把自身的位置信息和安全状况发送至指挥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系统以嵌入式Linux和控制器S3C2440为核心平台,通过嵌入式平台建立Web服务器Boa和视频服务器,利用基于TCP/IP的socket编程实现网络通信,将USB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并通过网络传输传送到视频服务器客户端。客户端可接收连续帧图像并完成显示,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手机端实现远程监控。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稳定可靠,图像实时准确。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基于GPRS/SMS混合通信的温度监控终端设备,用于定时采集温度并通过GPRS的方式上传数据至监控中心,同时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监控中心下发控制命令,也可通过SMS短信息方式查看现场数据和接受温度报警。终端系统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结合DS18B20等传感器以及内嵌TCP/IP协议的无线模块GTM900C进行温度数据的采集传输和监控。文中主要的特点是终端系统实现了GPRS与SMS两种通信方式,既保证了温度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经济性,又提高了其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介绍了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组成。采用32位ARM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同时提供高速的以太网接入通道,并运行嵌入式Linux系统支持以太网通信协议。建立在Linux系统上的以CGI实现的WEB服务向远程客户端用户提供标准的调用接口。  相似文献   

13.
地铁杂散电流监测是地铁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杂散电流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设计了一套基于GPRS和嵌入式处理器的采集系统。监测终端的智能传感器以嵌入式处理器STM32为处理核心,由GPRS把采集的数据传送到Internet网络,再把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从而实现对杂散电流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4.
曹原  方建安 《机电工程》2011,28(7):859-862,871
为解决传统监控模式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Web与嵌入式系统的远程监控模型及其解决方案。以步进电机为远程监控对象,利用UART总线技术与Web技术进行远程通信,通过片上系统(SoC)微处理器控制硬件接口,采用嵌入式系统主控片上系统的运行,将Web技术与嵌人式技术相结合,研制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远程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无人值守的现场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以嵌入式MCU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前端,以GSM无线通信网作通信信道,以PC电脑为终端的配电网远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远程控制和性能稳定的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嵌入式的无线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发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无线数字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许多传统有线监控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所以无线远程视频监控正在不断地取代有线监控,在交通、银行、医院、视频会议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安防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视频监控的嵌入式与网络化应用将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实现的系统基于Open Wrt和ARM平台,采用MJPG-streamer软件实现图像信息的压缩、解码和传送;移动终端基于安卓平台设计应用程序;可遥控的小车配备二维云台搭载摄像头,ARM开发板控制步进电机操控云台,遥控小车移动,实现立体监视。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型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的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远程终端装置.装置采用ARM9硬件架构;自带的恒流源为传感器提供激励,可以直接连接内置电路的压电晶体加速度传感器和热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设备关键部位的振动和温度信号;采集的数据经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以油库中多组输油泵为应用实例,采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监测装置比传统的监测手段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精度、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种基于ARM9的生物发酵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以ARM9微处理器为核心,在嵌入式L inux操作系统下,搭建QT图形界面开发环境,并构建boa服务器。在ARM9芯片上扩展以太网接口,实现监控系统与Internet直接相连,用户和操作人员通过WEB浏览器,对发酵监控系统进行远程访问和远程控制,实现对发酵过程中现场数据的实时在线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