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将研究集中在人居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社会上面。试图从文化的深层次构建适宜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研究的文化理论模型。研究以泸沽湖摩梭人居环境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理论构架的设想:“社会过程”即“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是研究的主要对象:“社会体系”是摩梭人居环境运行机制的核心部分。“社会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反应了地域人居的演变过程;“适应机制”是人居的自适应过程:“社会结构”是构成其人居社会形态的主干。“社会功能”是泸沽湖人居环境内在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发展的文化控制论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3.
少数民族植物景观是民族传统聚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地域性和文化性表现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植物景观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其多样性表现在景观类型多样、植物构成丰富和同民族地域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民族景观植物对乡土环境的优良适应性使其植物景观具有极高的生态应用价值。由于国内对西南民族景观植物资源及其景观设计的研究较薄弱,导致对这些民族特色植物景观缺乏保护和传承;因此,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植物资源的整理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对民族聚落风貌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植物景观是民族传统聚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地域性和文化性表现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植物景观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其多样性表现在景观类型多样、植物构成丰富和同民族地域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民族景观植物对乡土环境的优良适应性使其植物景观具有极高的生态应用价值。由于国内对西南民族景观植物资源及其景观设计的研究较薄弱,导致对这些民族特色植物景观缺乏保护和传承;因此,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植物资源的整理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对民族聚落风貌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中国营造学社对西南民居的调查开启了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先河.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南地区的民居调查研究不仅拓展了我国民居研究的视野,也开辟了民居研究的新理路.通过梳理西南学者群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居调研的成果及其特色,并以学术传承的视角,探讨80年代至今西南民居与聚落研究的新发展,希冀对传承与发扬前人的研究成果,加强对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刘冲谷云黎任静钟星宇 《古建园林技术》2019,(141):84-86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生土材料分布的广泛性造就了生土建筑类型的多元化,集生态、艺术、文化、技术、人文等方面于一身。本文以汶川萝卜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整理,分析其生土聚落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萝卜寨生土聚落适宜性的更新策略。籍此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华夏文明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老城区犹如一本鲜活且珍贵的民族历史书,记载了民族传承的悠久历史,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既保留了蕴含民族风貌的建筑文化遗产,也延续着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因此少数民族老城区社区成为当下旅游项目中的黑马.本文结合伊宁市喀赞其老城区旅游开发项目案例,以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为基础,以有机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130-137
在中国家祠文化·天柱论坛上,专家学者们以贵州清水江流域为中心,对祠堂、族谱等宗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整理,探讨其传承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方法、路径及其实践。论文比较集中地展示了清水江流域苗侗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族研究提供了新案例。 相似文献
9.
出于材料、视角等方面的限制,此
前的多数山地民族聚落研究存在缺乏聚落空
间整体观、历史研究稀缺等问题。本文基于
人居环境科学生成整体论,融合人类学、形
态学等学科方法与材料,探索了对山地民族
聚落人居环境开展历史演变研究的可能方
法。文章首先厘清山地民族聚落“山体、河
流、水田、山林、村庄”的人居环境范畴,并且
认为应从河谷等区域层面进一步加深整体认
识;其次,本文介绍了从民族志文本与聚落
空间信息两者出发,再现或部分再现聚落演
变、生成过程的方法;最后,文章认为,生存
压力、生计模式与聚落空间这三者的辩证关
系是聚落空间演变的核心问题,须在研究中
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彝族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转变,对聚落空间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如何继承与发扬西南彝族生产生活中与自然资源的协调智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田野调查,分析西南彝族生产生活实践与自然资源的协调关系,并建立其与聚居环境的联系,进一步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1)形成了西南彝族聚居... 相似文献
12.
13.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点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农村居民点空间发展存在着布局分散、规模小、空心化、设施缺乏等问题。应在城乡互动、产业互补、功能有机等理念指导下,采取融入城镇、归并中心村、生态移民、内部改造等调整模式,实现农村居民点的优化重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生产、生态、生活之间相互影
响、和谐发展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村落重要性认
知的不断加深,以牺牲环境、无视生活为代价
谋求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步被“三生融合”的发
展理念所替代。然而现阶段“三生”之间的磨合
与拮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禁锢传统村落
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传统村落具有种类
多、分布广、数量大等特性,为相关研究带来巨
大的挑战。基于此,论文尝试以“三生融合”为
导向,构建基于“三生融合度”的传统村落分类
模型,旨在为基于分类基础上传统村落活态化
发展策略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以环太湖流
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分
类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分类模型可
将环太湖流域传统村落划分为成熟改善型、拮
抗调整型及失衡重构型三类,能有效结合不同
类型传统村落的“三生”特征,针对性地总结凝
练出保护发展的经验与策略,其分类过程与结果亦可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定位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聚焦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问题,创立体系化
人居风貌理论、制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寻找综合协同实现路
径。依据风景园林三元论提出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人民文化心
态和国土景观形态的三元;基于中国哲学传统,构建起国土人
居环境风貌“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
学体系;进而构建起以“风貌三态”为核心的国土空间人居环
境风貌三轴六向一体化理论与应用体系。从而将风貌优化问题
转化为“风貌三元”的“三元耦合”及风貌客观构成与风貌主
观感受的“二元互动”,最终力求实现风貌的主观愿望与客观
实际相辅相成、协同融合,即风貌的“主客合一”。以人居环
境地方性风貌优化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性”“适宜性”和
“优美性”作为“风貌三态”的评价标准,通过文献梳理、案
例分析、实地调研,选取了18种典型的地方性国土空间人居环
境风貌,并将其划分为9组类型进行比较,构建了由“3准则、
9维度、27项指标”组成的风貌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以此对
标,分析提出了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面临的基本问题,为国
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及管控提出了优化策略与风貌自然人
文生态保护、风貌人民感受心态引导和风貌优美形态营造的三
大路径。 相似文献
16.
将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置于人类学视野之下有利于科学认知乡村所独具的人地关系价值。对山区聚落的典型代表——桂北龙脊村和瑞士弗林村的聚落景观分别展开研究,首先剖析其空间单元与社会建构、生产活动的关系,进而阐释中观层面的组团分布或受自然地理限定或以公共活动为中心,而两者在宏观格局上则因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从乡村聚落景观生成的源头探索人类活动与空间的深度交融;通过2个跨文化案例的比较研究,剖析乡村聚落景观多样性的成因——自然要素、文化要素、生产要素与空间要素之间丰富的关联,揭示乡村聚落景观的多元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7.
杭州西湖的湖滨缓冲区对于其核心区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建设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以景观风貌规划为先导、以建筑风貌控制为重点、以历史人文精神推广为灵魂,对其风貌规划展开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民国历史遗存是南京整体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建筑日益出现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结构性衰退等问题,原本的建筑功能难以适应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民国建筑改造是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手段中,比修缮更进一步、更具有明确使用目和时代特征的做法。首先需要对民国建筑的价值从经济、技术和使用三方面进行了评估,随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适应性改造设计,从空间、结构、表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建筑改造设计的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的矛盾与制约。 相似文献
19.
经过西汉初期“无为而治”的酝酿积淀与武帝时期“崇尚有为”的人居大发展,西汉长安地区形成以都城为核心,苑囿、郊邑、农田相嵌套的圈层结构,而“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的水网系统是贯穿其中的人居发展支撑基础。在分析其依托自然水系立基的优劣基础上,结合二重证据与图示分析,以武帝前后为观察界点,探讨因应地区人居发展的长安地区水系营建。研究表明,在都市水利、漕运水利与农田水利功能目标指引下,以渭南地区凿陂丰水、沿渭地区赖渭穿渠与渭北地区泾洛引灌为重点进行水系建设,展现出在地化营建智慧。各区域因水系而成独特地景格局,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因凭水系而成的池苑绮错、邑景依傍、园野辉映的分区理景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