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回收利用废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采用酸化伯胺N1923从钠化焙烧废SCR催化剂的浸出碱液中萃取分离钨(W),并对萃取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溶液pH为10、N1923质量分数为10%、水相和有机相的相比为1、时间为4 min和温度为25℃时,W的单级萃取率高达99.28%;溶液中的其他元素P、V和Si的萃取率分别为55.44%、96.70%和55.00%;用硫酸洗涤除去共萃的杂质元素P、V和Si,W的损失可忽略不计,氨水可以从有机相中反萃出96.89%的W得到钨酸铵溶液。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萃取过程,N1923经H2SO4预酸化后转化为伯胺盐(RNH3+),通过阴离子交换萃取了WO42-。  相似文献   

2.
以三辛胺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通过络合萃取-反萃取的方式,回收高浓度苯酚废水中的苯酚。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络合剂浓度、油水比、废水的p 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体积浓度为33.8%的三辛胺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油水比为0.28,p H值为4.69,苯酚络合萃取率可以达到99.82%,此时萃余水相中苯酚的浓度为36 mg/L,完全可以实现苯酚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伯胺萃取剂N1923萃取攀枝花钛业公司硫酸法工艺生产工业级TiOSO4液中的钛离子。试验考察了萃取剂浓度、相比、温度、平衡时间、酸值F等因素对钛的萃取率的影响,并测出了钛的萃取等温线。试验结果表明,伯胺萃取剂N1923在工业钛液中具有良好的萃钛性能和钛铁分离性能,Ti(Ⅳ)的萃取率可达98%以上,而Fe(Ⅱ)基本不被萃取。  相似文献   

4.
以L35-(NH4)2SO4-H2O双水相体系萃取模拟废水中Cr(VI),考察了初始Cr(VI)浓度、水相pH值、胶束电荷调节剂1812用量、萃取时间、相分离时间、L35浓度、(NH4)2SO4浓度及萃取温度对Cr(VI)萃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Cr(VI)萃取率和分配系数影响最大;加入1812后,Cr(VI)萃取率和分配系数明显提高;随温度升高,两者均逐渐降低;随L35和(NH4)2SO4浓度增加,Cr(VI)萃取率逐渐提高并趋于恒定;萃取和相分离时间均较短;在最佳萃取条件下,Cr(VI)单级萃取率达92%(w),分配系数达15以上. 四级错流萃取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Cr(VI)浓度由2 g/L降到0.5 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Cr(VI)依靠其相对疏水性以增溶方式及静电引力方式进入L35胶束内部而被萃取. 用NaOH水溶液对萃取相单级反萃取,Cr(VI)反萃率达99.5%(w)以上,浓缩倍数>4.  相似文献   

5.
以L35-(NH4)2SO4-H2O双水相体系萃取模拟废水中Cr(Ⅵ),考察了初始Cr(Ⅵ)浓度、水相p H值、胶束电荷调节剂1812用量、萃取时间、相分离时间、L35浓度、(NH4)2SO4浓度及萃取温度对Cr(Ⅵ)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 H值对Cr(Ⅵ)萃取率和分配系数影响最大;加入1812后,Cr(Ⅵ)萃取率和分配系数明显提高;随温度升高,两者均逐渐降低;随L35和(NH4)2SO4浓度增加,Cr(Ⅵ)萃取率逐渐提高并趋于恒定;萃取和相分离时间均较短;在最佳萃取条件下,Cr(Ⅵ)单级萃取率达92%(w),分配系数达15以上.四级错流萃取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Cr(Ⅵ)浓度由2 g/L降到0.5 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Cr(Ⅵ)依靠其相对疏水性以增溶方式及静电引力方式进入L35胶束内部而被萃取.用Na OH水溶液对萃取相单级反萃取,Cr(Ⅵ)反萃率达99.5%(w)以上,浓缩倍数4.  相似文献   

6.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对氨基酚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磷酸三丁酯(TBP)络合萃取对氨基酚(PAP)废水,讨论了溶液平衡pH值、稀释剂种类以及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根据C lausius-C lapyron方程测得萃取反应热ΔH=-3.47 kJ/mol,采用双对数坐标法推测了萃合物组成为TBP与PAP以1∶1形式络合,并观察负载有机相红外光谱确定了络合反应机理为TBP的磷酰基与PAP的羟基之间发生氢键缔合。对实际废水进行三级错流萃取,对氨基酚的去除率达到97.5%。  相似文献   

7.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高浓度H酸废水,考察了萃取体系、萃取时间、萃取级数、萃取剂体积分数、相比(A/O)、油碱比对COD的去除效果的影响。最佳体系为:三辛胺为络合剂,煤油为稀释剂,正辛醇为助溶剂。以三辛胺/煤油/正辛醇体系进行萃取实验,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V(三辛胺)/V(煤油)=1/4,相比(A/O)=5/1,pH=2.3,萃取时间为30 min;当H酸初始COD为35 000 mg/L时,经两级错流萃取后COD去除率可达到83.4%。采用12.5%的Na OH溶液对萃取相进行反萃取,可回收并循环利用萃取剂。实验结果表明:络合萃取工艺处理H酸生产废水效果显著,达到了预处理的目的,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萃取置换法回收处理氟苯生产废水中的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NaOH水溶液为反萃剂,采用萃取置换法回收处理氟苯生产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了萃取剂浓度、萃取时间、pH值及相比对萃取率的影响和相比、反萃时间及NaOH溶液浓度对反萃率的影响.经3级萃取和2级反萃取,苯酚的回收率达98%,废水中苯酚含量可降至19.7 mg/L.萃取置换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易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9.
醋酸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稀醋酸废水 ,使用填料萃取塔和反萃技术分离有机酸 ,在醋酸生产工艺中实现清洁生产。针对萃取剂的选择、填料萃取塔的操作特性和初步的反萃实验做了研究。使用三正辛胺 (TOA)和异辛醇为助溶剂 ,煤油为稀释剂(质量比为 3∶5∶2 ) ,在 4∶1的水相 /有机相相比下 ,4级错流萃取实验和模拟 3级逆流萃取后水相中残余醋酸的质量分数均降至6× 1 0 - 5,达到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萘磺酸类有机废水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络合萃取法对萘磺酸类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选用了三烷基胺(7301)、三辛胺作萃取剂,用NaOH、KOH、NH3.H2O作反萃剂,分别进行萃取与反萃实验,确定了最优良的萃取与反萃体系。同时,研究了萃取剂与稀释剂比例、废水pH、油水比以及萃取温度对废水萃取效果的影响及反萃时碱液的最佳质量分数和油碱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