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阀门用钢A105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机械振动焊接与常规埋弧自动焊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振动焊接后,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明显降低,焊接结构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振动焊接后焊缝试样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比常规焊接下冲击吸收功的平均值提高了21%,且振动焊接对焊缝冲击性能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热影响区冲击性能的影响;振动焊接使得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明显细化,熔合区和过热区变窄,魏氏组织减小或消失。  相似文献   

2.
采用手工氩弧焊和机器人MIG焊两种方法对G50钢焊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试验对焊缝机械性能以及金相组织等作出分析,为今后G50钢焊接性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用性能梯度曲线研究异种钢焊接接头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斌隆  高勇 《机械工程材料》2003,27(10):23-24,48
介绍了微型剪切试验的性能参数,阐述了微型剪切试验与拉伸试验、断裂力学试验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用性能梯度曲线评定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性能。结果表明,性能梯度曲线能定量、连续地描述焊接接头各区力学性能值及其变化规律,特别是焊缝区金属性能值的变化。微型剪切试验为异种钢焊接工艺的评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铁素体不锈钢焊接HAZ晶粒易长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小热输入的CMT焊接工艺。通过分析接头HAZ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冲击性能,探讨了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HAZ组织和性能,并与常规MIG焊焊接接头试样的组织、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MT焊接工艺获得的接头HAZ粗晶区宽度为460μm,明显窄于MIG焊接接头的粗晶区宽度545μm;CMT接头强度与MIG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值相近,但CMT接头HAZ冲击韧性较MIG焊接接头试样提高了16.28%。  相似文献   

5.
TC2钛合金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TC2钛合金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构,并综合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分布规律以及拉伸试验结果,分析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区为α α’魏氏组织,热影响区为魏氏α α’ 少量β组织;焊缝区的硬度最高,约高于母材50HV,塑性较差;热影响区的硬度较低,塑性较好,其强度是焊接接头部位的最薄弱区。焊接接头的延伸率比母材低88%,屈服强度略低于母材,极限强度与母材相当。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离子弧焊接工艺焊接TC4钛合金,通过室温拉伸、显微硬度测试、金相分析及X射线衍射试验,对TC4钛合金等离子弧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等离子弧焊接接头焊缝的组织为针状马氏体α'相和残余β相,组织形态为粗大柱状晶,过渡区和近焊缝区中的组织为细小的针状α相和β相、少量的α'相,组织形态为较粗大的等轴晶;接头焊缝熔化区的硬度最高;接头断口的主要微观特征为韧窝,属于延性断裂,但部分区域韧窝很浅,趋向于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7.
P92钢焊接接头性能及其焊接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92钢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的新型铁素体耐热钢.综述了P92钢焊接接头性能及其焊接材料的研究进展.对蠕变性能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蠕变断裂的产生机理、蠕变强度的提高措施、蠕变断裂的评估方式,疲劳性能的研究集中在硬度、温度对疲劳裂纹的影响.简单总结了韧性的改善途径.指出开发P92钢焊接材料的重点是同时保证焊接接头的蠕变性能和韧性.最后展望了P92钢焊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焊接条件下的接头组织以及其断裂的韧度。介绍振动焊接工艺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对比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金相分析、断裂韧度试验分析。不同的焊接方式,其接头组织以及断裂韧度的试验结果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基于不同焊接条件下接头组织和断裂韧度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超超临界锅炉P92钢焊接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和施工实践总结了P92钢焊接工艺的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并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P92钢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和抗蠕变性能.合理的焊接工艺,可以保证焊接接头的性能与母材相同.600℃高温抗拉强度达到347 MPa,电子探针线扫描显示,化学成分均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大都市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建筑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WGJ510C2钢是国内自主研发的一种高性能耐火耐候建筑钢,本文针对WGJ510C2钢进行了气保焊焊接性能试验研究,内容包括焊丝熔敷金属性能试验、焊接接头常规力学性能试验、高温拇伸性能试验、硬度试验及金相组织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氮钢焊接技术的研究是高氮钢研制和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对4 mm厚的高氮钢进行了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氮钢电子束焊接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为奥氏体组织,当焊接束流为20 m A、焊接速度为6.5 mm/s时,接头抗拉强度最大为1 010 MPa,达到母材强度的92.7%。高氮钢电子束焊焊缝中氮逸失较少,氮含量下降不多,由0.74%下降到0.64%。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拉伸试验研究了CrMoV钢焊接接头焊缝金属的局部力学性能,并对焊缝金属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焊缝金属呈现不均匀的微观组织分布;焊缝金属环向试样的拉伸强度要大于径向和轴向试样的拉伸强度,而焊缝中心所取试样的拉伸强度要小于焊道上所取试样的拉伸强度。结合金相分析得到,焊接接头焊缝金属最薄弱的部位在焊缝中心等轴晶区。  相似文献   

13.
在大型船舶的制造中为了使大型船舶减轻重量提高其平稳性,在船舶的许多部位使用了A36高强度材料,由于船舶产品的特殊性,在对这种材料进行焊接时,要求焊缝的机械性能达到最佳,针对这一要求我们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4.
高频微振条件下激光焊接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振动工艺在激光焊接方面的应用,选用工业纯铁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激光焊接参数与振动频率下的高频微振光纤激光焊接,达到优化接头成形,提高焊接质量的目的。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焊接接头宏观形貌,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接头微观组织,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在高频微振激光焊接中,施加振动可增加焊接接头熔深。焊缝晶粒细化,表现为振动频率越快,晶粒越细小。振动加速度可以作为振幅的替代参量;当振动频率与材料本身固有振动频率相近时,振动加速度越大,晶粒细化作用不明显。当激光功率为3 000 W、离焦量为-10 mm、焊接速度为1.2 m/min、振动频率为118 Hz、振动加速度为36.1 m/s~2时,焊接接头的整体平均显微硬度由无振动条件下的273.3 HV降低到244.6 HV,且组织晶粒细化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手工电弧焊和自动埋弧焊分别对9Ni钢板进行焊接,通过拉伸、弯曲、冲击试验以及组织、断口观察等研究两种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焊接接头的焊缝组织均由奥氏体组成,热影响区均以马氏体为主;手工电弧焊接头焊缝的结晶形态呈树枝状,偏析程度较大,热影响区的马氏体粗大,自动埋弧焊接头焊缝的结晶形态为细小的胞状树枝晶,偏析程度较轻,热影响区的板条马氏体细小,板条束较多;两种焊接接头均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自动埋弧焊接头的低温冲击韧性优于手工电弧焊接头的;自动埋弧焊焊接接头冲击断口上的韧窝更大更深,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Ti-Zr微合金化高强钢100 kJ/cm大线能量焊接热模拟和192 kJ/cm大线能量电渣焊热影响区(HAZ)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线能量下,HAZ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HAZ组织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电渣焊HAZ组织相对粗大,并出现少量均匀分布的M-A岛;不同线能量下第二相夹杂物均为含Ti,Zr及Mn的复合氧化物,热模拟HAZ组织中夹杂物尺寸较小,且数量较多,对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钨极氩弧焊(TIG)、选用ER309L焊丝和焊条电弧焊(SMAW)、选用A302焊条两种不同工艺焊接405/Q245R不锈钢复合板的覆层和过渡层,并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选用E4315焊条焊接其基层。对复合板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头的抗拉强度接近于母材本身强度,拉伸试样断裂均发生于母材部位;对接头金相组织的观察显示,两种接头的过渡层焊缝组织均为奥氏体加少量铁素体,在过渡层焊缝/基层母材侧界面未发生明显的碳迁移现象;进一步对过渡层焊缝进行XRD测定,未发现接头焊缝中有害相的生成,说明获得接头的性能良好,焊接工艺可行,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浅析应力集中对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焊接结构能否承受交变动载荷主要是看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应力集中是造成焊接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改善焊缝几何形状、焊接接头类型等措施来降低应力集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电阻点焊对2.0mm厚DP780双相钢板进行焊接,通过接头的焊接质量检验得到了较佳的焊接参数,并研究了接头的显微组织、剪切力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较佳的点焊工艺参数为焊接压力5kN,焊接电流9~10.5kA,焊接时间320~400ms;在较佳的焊接工艺下,点焊接头的熔合区主要为马氏体,热影响区主要由尺寸较小的马氏体、铁素体和贝氏体组成;当焊接电流为9.5kA、焊接时间为400ms、焊接压力为5kN时,点焊接头的剪切力和熔核直径均达到最大,分别为32.58kN和7.9mm;在相同的点焊时间和压力下,随着焊接电流增大,熔核区的显微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钨极氩弧焊对7 mm厚的高氮不锈钢板进行了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和δ-铁素体,当2%氮气加入保护气体时,焊缝强度明显提高,抗拉强度达到865 MPa,与母材(抗拉强度875 MPa)相当,且焊缝韧性也可获得提高;整个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40℃时,焊缝区的冲击吸收功为70 J,熔合线附近的冲击吸收功为55 J,热影响区的冲击吸收功为60 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