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索不同种类湿地植物在铜污染废水中对铜吸收能力的差异,在人工湿地池中对10种湿地植物的吸铜能力及其规律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湿地植物间植株铜浓度相差2倍,而植株铜积累量相差41倍,其原因是不同湿地植物间植株生物量(干重)相差51.8倍.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种类湿地植物的铜积累量与植株铜浓度无明显关系,而与植株生物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该结果说明,在铜污染废水处理的湿地工程技术中,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种类对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而在选择对铜积累能力强的湿地植物时,首要选择指标是植株的生物量,其次是植株铜浓度.本研究还筛选出了4个对废水中铜吸收积累能力强的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植物是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受污水胁迫面临的问题,寻求相应解决对策,可为人工湿地的合理构建和人工湿地植物的适当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阐述了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选择原则以及研究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物生长周期短、衰退和生长速度缓慢以及根系扩展不利等,提出人为干预、选择抗性强植株以及合理植物配置等解决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潜流人工湿地设计与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潜流人工湿地设计参数和考虑因素,以期将系统设计成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天然湿地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潜能的工程系统,经过经济对比发现,该技术较传统的废水处理具有投资低和运行管理费用低等优点,是小城镇和农村进行废水处理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邯郸市多元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耐污性强的水生植物构建了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邯郸市多元污水进行了长期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常年对污水都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系统对BOD、TN、TP去除率分别在25~65%、27~84%、30~80%之间。潜流人工湿地子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和稳定性明显好于表层流人工湿地系统。系统的净化效果受气温、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基质的共同影响,其中气温是影响系统净化效果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5.
间歇进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了间歇运行条件下湿地对人工废水中COD和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80%、70%,出水的pH值和DO较进水有所提高.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湿地下行流上层0~25 cm、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湿地下行流上层0~35cm以内.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基质、植物根系等过滤吸附、截留以及微生物氧化作用实现的.结果还表明启动阶段对湿地植物根系的诱导生长,有利于提高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2组对比试验(垂直流与水平流湿地、单段式与三段式水平流湿地),考察了不同构型湿地中溶解氧的分布情况及脱氮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构型人工湿地水力流态的区别,导致了床体溶解氧分布和脱氮效果的差异.垂直流人工湿地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水力流态更有利于湿地内部的供氧,局部氧浓度可比水平流湿地高0.17 mg/L;脱氮效果优于相同运行条件下的水平流湿地,NH_4~+-N、TN去除率分别可提高约9%、5%.三段式水平流湿地通过接触槽内复氧,有效改善了溶解氧分布,利于硝化反应进行,NH_4~+-N去除率最高达66%,TN去除率最高达71%,分别比单段式湿地提高约8%和5%.此外,三段式湿地在较低水位下运行仍能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其最佳停留时间的范围也得以延展.  相似文献   

7.
负荷及温度对人工湿地去除有机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海泡石这一江西特有的矿物质为基质,辅以香根草等适应环境能力强、去污效果好的植物,构成海泡石人工湿地系统。通过试验发现,湿地系统进水CODC r的变化范围为57.4~366.7 mg/L时,出水浓度基本维持在6.7~69.3 mg/L之间;试验阶段冬季平均温度达到5℃以上,湿地处理有机物能力随温度变化不大。该人工湿地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抗冲击负荷能力,并且温度在湿地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中所起的作用不显著,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双频激电是一种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装置轻便的频率域激发极化法。实际应用中,电极排列多以中梯、偶极、二极、三极等为主。本文对比了中间梯度排列和偶极排列在抗干扰能力、抗感应耦合能力、发现异常能力的特点,同时两种排列方法在已知矿体上的对比试验表明,偶极排列的激电异常比中间梯度的异常幅值大,具有更强的发现异常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勘查效果。结论认为:中间梯度排列较偶极排列而言具有布线简便、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但在抗干扰能力、抗感应耦合能力方面偶极排列明显优于中间梯度排列;在异常形态复杂,同时对测量排列分辨能力、抗干扰能力、抗感应耦合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建议优选偶极排列,并且进行多极距观测。  相似文献   

9.
基于RecurDyn软件建立平架湿地型履带推土机多体虚拟样机仿真模型及湿地路面模型,以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平架湿地型履带推土机在不同湿度路面、不同工况下的转向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履带推土机在转向时转向角速度、转向半径等参数对转向性能的影响,为湿地型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双区厌氧反应器的开发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双区厌氧反应器:下部污泥膨胀区在强水力作用下,消除了UASB的配水问题,加强了传质和预处理能力,刺激了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颗粒化进程;上部精处理区颗粒污泥生长条件好.实现了2.3倍的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现场毒性试验表明:双区厌氧反应器比IC反应器受毒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1.
以8a生马尾松子代林33个家系为对象,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1号家系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分别为11.74 cm、7.87 m、0.039 8 m3.以平均胸径、树高大于群体5%以上,平均材积大于群体15%以上为优良家系标准,选择31和4号家系作为推荐品系.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较高,分别为0.31和0.30,材积的遗传增益最大,达到了0.64.  相似文献   

12.
松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森林病害,为研究黑松对松材线虫的抗性机制,本文利用RT-PCR技术对黑松体内经转录组分析获得的与银松素合成酶mRNA高相似度的序列进行扩增,获得了银松素合成酶cDNA,然后将此银松素合成酶基因(PSL)克隆到表达载体pET-15b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15b-PSL,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构建工程菌,通过IPTG诱导,工程菌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经Ni 2+螯合柱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重组银松素合成酶。该研究为了解黑松银松素合成酶的功能及松萎蔫病抗性松树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千山森林典型物种燃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千山植被的特点,选取几种典型植物的凋落物和新鲜枝叶,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其燃烧过程特征,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燃烧实验结果表明,各种试样在80~170℃是脱水期,在170~550℃进入剧烈燃烧反应失重阶段,并存在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但放热量差距较大。在550℃后,所有的试样都进入缓慢氧化失重阶段。凋落物的活化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辽东栎、油松、狗尾草、大叶朴。鲜枝叶的活化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油松、苔草、辽东栎、大叶朴  相似文献   

14.
绒毛浆要求绒毛浆板干起绒时纤维之间弱的结合力且绒毛浆纤维具备干蓬松度高、吸收性能良好的特点.以马尾松漂白浆为原料,借鉴传统打浆方式,对比两种预处理方式对纤维内外部细纤维化的影响,确定绒毛浆纤维预处理方式,提高绒毛浆纤维吸收性.将PFI、Valley两种打浆预处理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打浆度水平下,PFI打浆预处理后纤维保水值较Valley打浆预处理最大可提高31.90%,纤维间结合强度最大提高12.05%,纤维内外部细纤维化程度均较高,单根纤维强度损失减少19.95%,但角质化程度增加5.72%.相比于Val-ley打浆预处理,PFI打浆有利于纤维吸收性的大幅度提高且纤维损失小,可以作为绒毛浆纤维制备过程中增加其吸收性的一种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沙丘治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昌县岗土乡兴农村治理风沙化上地试验区流动沙丘的治理进行了研究,提出采取乔灌并举的办法,在流动沙丘东西向每隔40m栽一条芭茅带,在芭茅带中间栽蔓荆和温地松;半固定沙丘主要营造湿地松固沙林,试验区经11年治理,不仅试验区内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变成固定沙丘,而且沙丘上林分蓄积量达1893.4m^3,折合现值672929元。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盐马尾松浆为原料,通过对比两种复合绒毛化方法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得到,先对原浆纤维进行漂白,漂白接近终点时补加碱进行短时间的浓碱处理为较优的复合绒毛化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中进行短时间浓碱处理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原浆纤维经复合绒毛化后,纸浆白度为76.669/6IS0,提高了52.77%,绒毛浆板耐破指数为0.57kpa·m^2/g,下降了48.18%,绒毛浆吸收时间为8.42S,缩短了46.64%,吸收性为8.95g/g,千蓬松度为17.19cm^3/g,这两个性能指标分别降低了10.23%,6.63%.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氯仿提取云南松花苞中的化学成分,经GC/MS分析,从云南松花苞挥发油中分析鉴定出了49个挥发性成分,占峰面积的58.89%。化合物类型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脂肪族和酚类化合物,其中二萜和单萜为主要成分;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松香酸(18.91%),其次为脱氢松香酸(10.20%)和十二氢化-1,4a-二甲基-7-(1-甲基乙基)-1-菲甲酸(10.20%)。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cycle has been the focus of global change research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It is well known that terrestrial ecosystem is the largest unknown area[1] in seeking the missing carbon sink[2]. Because it is allowed in the Kyoto Protocol that adding CO2 absorption by foresting and reforesting can offset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the mechanism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thedistribution and mapping of carbon pool have been the focus …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site is located in Qianyanzhou experimental sta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Based on CBERS-02 satellite data and field measurement, we not onl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biomass of two species of coniferous plantations, namely,Pinus massoniana Lamb andPinus elliottii Engelm, but also introduced the biomass models based on NDVI.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easured biomass in Qianyanzhou and biomass derived from CBERS-02 CCD data showed that it is feasible to estimate biomass based on NDVI. But its limitations cannot be ignored. This kind of model depends on the dominant vegetation species. There are some effect factors in estimating biomass based on NDV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factors based on fine-resolution CBERS-02 CCD data and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In Qianyanzhou, the area with good vegetation coverage, the nonlinearity of NDVI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scaling-up of NDVI. As a result of surface heterogeneity, scaling-up can cause NDVI within each pixel to change. Because scaling-up can cause pixel attribute to change, the applicability of biomass model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error in estimating biomass.  相似文献   

20.
全球生态学的定量基础方法之一是森林测量学,它正在不断促进全球生态计划和国际森林监测技术水平的发展.然而,传统的方法也带来了一定的偏差,例如:在欧洲,由于大气污染的影响,当森林生物量增长时,也会引起森林郁闭度的降低.文章通过利用生物或生态基础理论与技术,尝试建立解决这类矛盾的方法.通过将通道输送模型理论与树木同化分配的概念相结合,即利用树木同化物质在树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输的特性进行测量,与树木同化产生的绿叶生物量进行分离,得到显示大气污染对区域性环境影响的信息.新方法以这些信息为基础建立的阚值水平标准,可以对大气污染状况进行指示.并利用森林生物产量的损失情况,对大气污染破坏林地生产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立法标准和大气污染控制信贷体系的构建,促使自然保护组织监管企业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