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防止发蓝膜层的红色挂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兵 《电镀与涂饰》2006,25(2):13-15
分析了发蓝膜层出现红色挂霜的原因:溶液主要成分含量过高、铁氧化物过多、发蓝槽容量小、工艺操作不当、工件多次返修等。提出了防止产生红色挂霜的措施:改进发蓝工艺、改铁槽为不锈钢槽、用回收液调整液面等。给出了三次发蓝工艺的操作条件及维护方法。实践证明,采用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发蓝膜的红色挂霜。  相似文献   

2.
蒸汽发蓝工艺可以解决常温发蓝和常规低温碱性发蓝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成分变动大、操作条件高、很难进行监控、劳动强度高等问题,蒸汽发蓝工艺比传统的低温碱性发蓝工艺的应用范围大的多,而且存在着膜层性能好、容易控制质量、操作很简单,没有污染、具有很高程度的自动化,适合批量生产等优点。本文对蒸汽发蓝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对蒸汽发蓝工艺的应用范围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黑色金属的发蓝,传统上是在苛性钠的溶液中,以硝酸盐作为氧化剂来进行的。本文提出的无碱发蓝工艺,是将发蓝溶液不用苛性钠,完全由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配成,在300~350℃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处理,使金属表面获得一层蓝色氧化物膜。这种蓝色氧化物膜外观鲜艳,色泽均匀,其耐蚀性,在室内常温下可存放三年以上。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工艺的流程、发蓝液的配方、操作条件及所用的设备,并对该氧化膜的组成成份、它的氧化过程和氧化膜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还探讨了发蓝液的组成、温度、处理时间及零件的表面状态对发蓝膜质量的影响。本工艺操作简单、工艺稳定、成本低,适合大批量零件的发蓝生产。  相似文献   

4.
弹簧件常温复合发蓝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常温发蓝工艺存在着附着力和耐磨性差的缺点,研究了一种用于弹簧件的常温复合发蓝工艺,介绍了前处理,发蓝及后处理工序,测量了发蓝膜的附着力,耐磨和耐蚀性,并与传统常温发蓝进行了对比。复合发蓝膜的附着力,耐磨和耐蚀性明显优于传统常温发蓝膜。这是由于复合发蓝膜的孔隙中生成的磷化膜的作用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广州化工》2021,49(8)
以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学生自行设计了环保节能型常温发蓝工艺综合创新性实验,取代传统能耗高污染大、有危险性的高温发蓝工艺实验。学生根据常温发蓝工艺配方设计正交实验表研究在Q235钢表面制备发蓝膜,并采用XRD、SEM、CHI680C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发蓝膜层进行性能测试。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动手操作与探究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创新、科研创作的热情和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60Si2Mn合金钢发蓝原理,针对其膜层泛红问题,分析了热处理、表面前处理、发蓝及浸油等过程对发蓝质量的影响,由此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生产实践证明发蓝质量稳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钢铁材质对发蓝处理过程中膜层生成速度的影响不同。本文选择常用Q235钢、30钢、45钢、30Cr Ni3、35Cr Mo与40Cr六种钢铁材料进行发蓝处理,统计了不同处理周期内膜层的增加速度。结果表明:碳素钢含碳量越高,膜层生长速度越快,低合金钢膜层生成速度与合金含量关系不很明显。无论是合金钢还是碳素钢,在发蓝处理的起始阶段,膜层生长速度最快,然后变慢,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钢铁碱性化学氧化亦称发蓝,所生成的黑色氧化膜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并且色泽美观.所以这一经典工艺至今仍然得到广泛应用.发蓝的工艺配方很多,要选择最简单的.影响膜层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如果能把诸多因素归结到一个因素上,工艺控制将变得十分简单,调整和管理也能抓住关键.  相似文献   

9.
磷化与发蓝工艺的区别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菁 《电镀与环保》2005,25(3):43-44
磷化与发蓝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这两种工艺有着不同的生成机理和应用范围,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都能够用于机械零件的防腐蚀,在选择表面处理工艺时容易混淆.本文拟在对磷化与发蓝两种工艺的生成机理、膜层结构与厚度、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便于正确地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来信解答]     
山西省长治县苏店轻工用具厂赵子龙问: 1.低铬钝化后钝化膜发雾,不亮是何原因? 2.钝化后钝化膜有轻微的彩色或膜层发蓝。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张福林答: 1.答:一般低铬钝化的化学抛光性很差,不象高铬钝化时具有较好的抛光效果,所以进行低铬钝化的锌层,最好采用光亮镀锌,如果采用一般的镀锌工艺,镀后必须经稀硝酸良好的出光。另外根据你来信所述的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