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新一轮三维地震勘探成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了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新一轮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该项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地震勘探的自身精度,同时,三维数据对地下地质情况给出了准确的信息描述,但是,海量的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也造成了地震成本的大幅提高。在分析地震勘探工程成本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二次勘探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实例,从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优化设计,方案技术含量的变化以及野外提高采集质量措施等方面对地震成本因素及上升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降低地震勘探工程成本,除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外,还需要补充完善现有地震勘探工程投资预算办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分析地震勘探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础上,运用基础工作质量监控技术,对施工设计及采集试验因素进行审核论证,运用现场处理软件监督生产数据等质量跟踪与监控技术对野外采集生产进行了指导,提高了地震勘探野外采集的质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质量跟踪与监控技术,为精细地震资料采集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地震采集是地震勘探获取地下资料的首要和基础环节,通过对地震采集资料的分析研究,形成对地下地质情况的认识,因此地震资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质认识或效果。重视勘探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可保证野外采集和后续工作的质量。根据陆上地震勘探积累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开工、施工、竣工三到位与巡回抽查相结合的质量监督运行方式,使用由高性能小型计算机和专门检测软件组成的现场处理系统对采集工作各个环节实施监控。  相似文献   

4.
苏北盆地火成岩发育区地震资料品质一直以来不能满足勘探的需要。近年来江苏油田加强了在火成岩发育区的方法设计、野外试验以及处理技术研究。在观测系统设计上,通过对火成岩发育范围的识别,根据模型正演及采集参数分析,针对火成岩的分布范围合理设计采集方案。在野外采集中,通过详细的近地表结构调查、采集试验及严格施工,确保采集质量。在高精度三维实施区块中,火成岩发育区的地震资料品质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地震资料采集中,试验方法确定采集施工参数的质量,也最终决定采集工程项目的质量。就2004年在二连盆地地震野外采集试验中部分试验项目采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研究表层结构特征、干扰波调查和检波器组合3个方面的试验方法和分析方法,并给出一些建议,以便为以后在该区施工进一步优化施工参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地震勘探成本中,野外资料采集的成本占80%的比重。传统的地震勘探工作量采用“千米”与“平方千米”作计量单位,无法合理准确反映地震施工的工程量,因而其成本分析也几近空白。为此,根据某油田8年间的地震勘探采集成本数据,引入“点次”的计量单位,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近年来地震勘探工作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同时,还分析了地震勘探采集中测量、钻井等单项工程量度成本。  相似文献   

7.
石油公司发现,估算3D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费用较容易。然而,首先还需要一些与成本有关的价值预测来获得地震资料采集预算的批准。本文阐述了在施工之前如何预测3D地震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物理点位发生大量偏移的复杂城镇地震采集施工,在三维建模基础上,通过接近真实地下情况的三维波动方程正演技术,对所形成的正演模拟炮集数据体进行叠加、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及分析。根据野外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再进行循环多次的三维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可实现对炮检点变化大的复杂地表进行地震采集施工方法科学设计和合理验证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直观、预先对采集方法能否完成地质任务效果判断的技术手段,极大提高了地震采集野外生产效率,在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资料处理对采集过程中检波器布设参数的一致性有严格要求,采集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的差异会影响到后续资料处理的效果。基于喇嘛甸工区100km2三维三分量地震数据,本文从炮/检点位置偏离、水平分量极性、三分量检波器与地面的倾角、水平分量的方位角一致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三分量地震资料品质的因素,并基于数据本身研究出针对各种因素的检查与校正技术。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项研究弥补了喇嘛甸三维三分量地震数据野外采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使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满足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望江——潜山盆地山地地震采集条件与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江-潜山盆地在80年代以前进行过有限的山地地震勘探普查工作,但因采集方法有很多缺陷,资料效果较差。通过分析原因,针对该盆地的地面、地质特征,在仪器性能、施工设计、能量激发、野外施工等方面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施工设计,做好地震资料能量品质分析,抓好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有望在望江-潜山盆地的地震勘探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