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日常见到的彩色印刷品都是用Y、M、C、K四色油墨通过印刷机叠印而成的,即用四色叠印的方法来实现彩色原稿的再现。由色料减色法原理可知,按不同比例将Y、M、C三色油墨混合,可在白纸上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原稿图像的层次则必须通过特殊的手段来获得,复制连续调原稿时,应将原稿的连续色调转换成半色调。完成这一转换的手段就是加网技术。  相似文献   

2.
题目: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控制第5部分 网版印刷1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采用平台网版印刷或滚筒印刷机印刷的方法生产四色印刷成品时,制备四色网版印刷用分色片所应用的一些工艺参数和参数值。工艺参数和参数值是根据整个工艺选择的,覆盖分色、制版、样张生产、印刷生产和表面整饰各工序。本国际标准是ISO12674 的一部分。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  相似文献   

3.
彩色网版印刷的几大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版印刷如果仅仅限于简单的线条和文字,是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苛刻的装饰要求的。今天,网版印刷开始涉及彩色领域。纸张更无需多说,在塑料瓶、金属等特殊承印物上进行彩色印刷也变得常见。彩色印刷和一般的线条文字印刷主要的区别在于网点,这和别的印刷工艺没有区别,评价的标准也是看能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告别铅与火”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应用技术不断提高、推广, 数字化制版与网版印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版印刷印前制版,经历了手工制版、照相制版、激光照排及计算机直接制版几个过程。前两种为模拟制版,以能忠实再现原稿图像为最佳标准。后二种为数字化制版,不仅能很好再现原稿,而且能创意新图像。数字化制版的应用,给网版印刷提供了一个提高印刷质量,能印制高精尖产品的良好条件。作为数字化制版大体有输出胶片(菲林)的间接制版方式,以及在印版表面直接成像方式。没有胶片的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to-plate,简称CTP…  相似文献   

5.
刘慧 《丝网印刷》2003,(2):47-47
几年的基础学习,对于胶印前端的电子制版也算有了些了解。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到了一家网版印刷公司。仍是在搞印前制版,不免有了以往胶印制版的影响,心中在窃喜,应该不会有问题。在与经理的交谈中,不无豪情地道出自己的打算;要让网印制版也规范起来,数字化起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心中充满了激动,但也伴随着不安。网版印刷,还只是在大学时在特种印刷课上知道的那一点点。印象中的网印还只是制作那些文化衫、条幅之类的简单印品。在这里才让我大开眼界,现在的大型四色加网网印与那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超大的幅面、精美的四色…  相似文献   

6.
一、FMScreening的命名调频加网的方法应用成熟至今已有6年时间,但到目前为止,制版印刷界对它仍有不同的叫法,现在应该统一起来。FMScreening是英文“FrequencyModulationScreening"。的缩写。意思是用无数的小点出现的频率来表现原稿的色彩层次。这与以前用过的加网有所区别,尽管目的是相同的。在1cm2面积上FMScreening能够形成250万个左右的spot,而不是dot,所以不能叫做网点,Screening一词翻译为“加网”比较合适,相应的“FMScreening"应翻译为“调频加网”,而不应译为“调频网点”或“调频网”。二、调频加网的特征传统…  相似文献   

7.
彩色复制一般情况下要经过三大步骤:第一步是颜色的分解,电分和苹果电脑分色,分解出来的四个单色软片还要进行修整;第二步将分解的Y、M、C、Bk软片上的文字、图像转移到供印刷用的金属版上;第三步是颜色的组合,通过胶印机进行色彩的叠合。 对彩色复制第一步骤进行仔细的检查,分色出来的效果是非常关键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下一道工序晒版、印刷的  相似文献   

8.
常予庆 《丝网印刷》2005,(11):10-14
介绍了在玻璃上印刷彩色网目调装饰画的工艺过程,即制版底片的制作、制版、玻璃钢化油墨的选择、玻璃表面的预处理,以及印刷后玻璃的钢化处理等工序,并提出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重要工艺参数,总结出一套在玻璃上进行彩色网目调印刷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网印对图像的复制的要求不同于其它印刷工艺,它注重墨层厚实、色彩艳丽、阶调反差大、立体感强、不易褪变色等特点。而购买昂贵的激光照排机、光绘机进行分色,对业务量不大的小企业或个人来说是不适合的。如何使用普通激光打印机制作出一套好的网印分色片?采用方法有许多,这  相似文献   

10.
目前,网版印刷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印刷工艺,其承印材料非常广泛,尤其在电子行业中具有其他印刷不可替代的优势。数宇化印刷技术使印刷制版、印刷工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本文从丝网版制作,网印市场及网印设备的数字化几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04年7月份的上海国际广告展开始,彩神的轻型平板机就先后出现在国内外各种展会上。依靠其杰出的性能,得到了众多客户特别是欧美客户的青睐。现在,彩神新款轻型平板机FLORA LJⅡ1800UVS-PRO又问世了!并已在韩国Kosign 2005展会上成功展出。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技术给印刷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网印印前技术也发生了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使用喷墨打印机配合网印出片软件系统和高性能的出片用嗤墨胶片来实现喷墨打印机的数码出片,代替软片出片的工艺,提高网印工艺旆程的效率,改善网印的技术经济指标,使网印印前输出系统家庭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HPLaserJet6P(以下简称HP6P)是近年广为流行的激光打印机,它不仅是办公人员的得力助手,也在印刷行业显示出它的不凡。在印刷行业中,丝网印刷占有一定的地位,有很多人从事丝网制版的工作,其中有不少人买了PC电脑等打字绘图的设备,自己打字、绘图制版。还有些人比较富裕,就买了HP6P打印机进行工作,然而这些人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如何把一个带不同网点的四色扫描图形用电脑自动分色?当制丝网版人员制版技术不太熟练时,或者丝网印刷厂的印刷技术不太高时,他们所需要的分色片的网点较大,怎样通过电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加入WTO,又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国门更开放,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国。网印图像是很好的传媒工具之一,将能担当起东西方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方方面面的交流与相互交融的重任。网印起源中国秦汉,随着历史社会的进步,网印技术也得到不断的革新,从最早的夹缬印花产品到现代的仪表表盘、商品商标,以及电子线路板、计算机、宇航工业、激光照排等高科技的应用,更促使网印技术具备高效率、高质量分色套印全色彩图像的能力。由于网印工艺具有漏印墨层厚、网点突起与色彩鲜艳的效果,更拥有成熟完整的基材与抗UV油…  相似文献   

15.
王莉 《染整技术》2007,29(11):21-24
介绍了织物网目调彩色丝网印花的特点、工艺流程,详细阐述了此印花工艺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对此工艺的实践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首届曼罗兰印刷专业奖学金评选标准、评选过程和评选结果的基础上,对北京印刷学院不同层次印刷专业学生培养中应该把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从事印刷教育的高等院校必须在分析社会对印刷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结晶法分离纯化大米直链淀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品种的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正丁醇-异戊醇反复结晶法分离纯化大米直链淀粉,用凝胶色谱法GPC研究大米品种、结晶次数、正丁醇溶液的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离心力下,结晶次数、大米品种以及正丁醇的浓度对直链淀粉的分离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正丁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4的正丁醇溶液作溶剂,6 000 g的离心力离心,每次离心20min,反复结晶8次可以得到色谱纯的大米直链淀粉.  相似文献   

18.
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异黄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异黄酮,以乙醇-水-甲酸(4:1:0.1)为展开剂,染料木甙的Rf值为0.70、大豆甙元的Rf值为0.51、染料木素的Rf值为0.43。试验表明,该法具有取样量少,操作简便,检出灵敏度高等优点。本文得到了一种分离鉴定异黄酮的薄层色谱方法,可以用于异黄酮的定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铜导电油墨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上进行喷墨印刷形成铜导电层,并研究基于铜络合物的铜导电油墨与柔性基材的相关性.本研究首先采用氧等离子体对PI薄膜表面进行改性,以测试接触角来表征改性前后薄膜表面性能的变化.通过优化等离子体反应参数使接触角降低.再利用喷墨印刷在改性前后PI薄膜上沉积铜导线,在200℃氢气环境下进行热处理,印制铜线发生烧结而收缩.采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非接触式三维轮廓仪和四点探针分析铜导线形状、微观结构、晶体结构及电导率.结果表明,经氧等离子体改性的PI基材上可成功沉积具有纯铜相的连续铜导线且具有良好的烧结微观结构,同时确定了铜导电油墨与基材表面性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酶法分离葡萄糖和果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葡萄糖化酶(GOD)和氧化氢酶(CAT)双酶法协同作用分离葡萄糖和果糖,确定了这一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