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敏 《城市住宅》2015,(8):19-2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养老设施将在未来成为遍及主要居住区的常见建筑类型,而且作为一种长期运行的较高能耗的综合类公共服务设施,养老设施必然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公共建筑的国家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包括养老设施在内的老年建筑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不但有助于让大量的微利型养老设施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盈利,而且更能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高效专业的工作空间。因此,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下,发展"绿色"老年建筑将最终有助于起到减轻社会和国家养老负担的长远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日本在城市及住区更新发展中养老设施的建设经验,解析其地域融合化养老设施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当前城市养老设施建设的基本问题,以北京亚运村项目为例,剖析其与既有住区融合的建设模式、高龄人口持续生活的既有住区更新的社会价值,以及该项目采用的OB+SI建筑的空间再生设计建造模式、在建筑支撑体外部形态改造与建筑填充体内部空间利用的设计建造、对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内装工业化、部品化技术的集成研发应用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老龄化水平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引起社会方面的广泛关注,养老产业也逐渐形成规模,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与之配套的养老社区不仅规模明显增加,且相关规划也更加科学,设施体系更加完善.相比较传统社区来说,养老社区的公共建筑规划与设施设计在服务对象上具有特殊性,因此,相关规划与设施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需要,从而使养老社区的规划与设施设计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5)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北京市是我国社会老龄化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及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提升,加之失能、空巢等因素影响,专业的养老机构在社会养老体系中日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还有诸多床位的空置。本文通过多角度的原因分析,能够全方位思考养老床位供需结构失衡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与建议减少养老床位空置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养老压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舒适的养老环境有重要意义,此外还能为政府和社会分忧。  相似文献   

5.
疫情期间,国外养老设施感染爆发的报道,为我国养老设施的疫情防控敲响了警钟。文章针对新冠疫情传播特点,分析我国部分养老设施在疫情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平疫结合的建筑设计原则,在场地规划、建筑布局、交通流线、健康空间等方面,探讨疫情防控视角下养老设施的建筑设计策略,推动养老设施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新型养老设施建筑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研究"和已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编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设施建设与机构养老的服务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提出设计和建设更加注重从生活照料、健康看护、精神愉悦等层面满足老年人养老需要的新型养老设施,是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试图通过对养老设施建筑内部环境的技术信息收集和数据挖掘,探寻适宜的智能化技术手段,初步建立由数字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支持体系、网络化联动的看护救助机制、一体化运营和监控管理体系等模块组成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将基于我们对改造类养老设施的调研数据展开分析探讨。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养老设施建设项目为闲置建筑改造项目。许多闲置建筑建设年代早,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社区的老龄化程度高、配套设施成熟,适合改造为养老设施。改造闲置建筑既解决了城区中心养老建设用地缺乏的问题,又可以提升闲置土地利用率,为城市空间带来新的活力。本文中分析使用的调研数据均来源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工作室长期开展的全国养老设施调研的一手资  相似文献   

8.
既有建筑改造的目的是对不符合公共建筑标准的围护结构、供热和制冷系统,以及照明设施进行优化。然而,既有公共建筑的供热、照明等系统,深入建筑结构内部,改造规模较大,短期内难以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利用光伏产品,通过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或者集成,实现对既有建筑的供热、照明、智能系统的优化,降低民用建筑的能耗。因此,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符合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筑与交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的有效使用与城市交通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与交通的关系能否处理得当,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 城市中交通活动最繁忙的建筑主要是大型公共建筑,包括交通枢纽建筑、旅游饭店、商业文体设施、办公性建筑等。这些建筑与城市交通联系的基本规律是大同小异的。本文想就城市大型公共建筑与交通的关系及规划设计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孟杰  郭旭  刘芳 《华中建筑》2011,29(8):183-185
伴随着我国城市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速,"养老难"成了提及率越来越高的话题之一。该文在对我国养老设施充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研究了我国老龄化国情与现状养老设施类型,并对养老设施规模数量、空间布局、无障碍设计、功能使用以及安全服务设施等诸多问题进行详细解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筑和规划设计对策,努力为我国的养老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大型建筑的繁荣成为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图书馆、会展中心、舞台剧场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其内部的机电系统。机电系统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发挥其社会功能的重要结构中枢,其地位较为重要。大型机电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涉及到多种管线、供配电设备、排水供暖系统等,这些设施需在大型公共建筑的高大空间中开展施工,其施工技术很复杂,因此如何利用绿色节能技术提升机电系统的运行功能与智能管理,实现高大空间内的施工技术安全环保,现已成为传统机电工程建设的突破方向。由中国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公共建筑机电工程关键技术》一书,为我国大型公建的机电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庞太龙 《城市住宅》2022,29(2):167-16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社会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现有养老建筑及设施及存在不少待改善问题,既有居住环境无法满足老年人群的实际使用需求.以养老设施与建筑居住环境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层面分析,以解决养老设施及建筑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理论性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现有的养老设施已不能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在经济迅速发展、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既有建筑的改建是建设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将既有建筑改建为养老公寓,既响应了国家号召,又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本文以亲和源迎丰大厦改建养老项目为例,对既有建筑改造为养老设施工程的相关政策、技术、法规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养老设施的建筑设计理念,介绍了养老设施的建筑内容,从整体规划、居住单元、绿色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的要点,使养老建筑的设计实现全面化、通达化、庭院化、舒适化。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以日间照料设施为代表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逐步成为我国养老体系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柏林全部114所日间照料设施的调查研究,精准描绘此类设施的建筑画像,在服务定位、选址规模、功能配置和建筑环境等方面总结设施建设的经验,并对我国同类设施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已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均规定了应对透光围护结构设置遮阳设施的要求。对于在北京地区采用遮阳设施的方式和遮阳装置的类型,根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地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透光围护结构的遮阳装置类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我国既有养老设施建设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养老设施相关设计规范的解析,从总体规划、建筑计划和设施设计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借以发现相关规范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营建策略,为养老设施设计和建设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为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搜集整理国内养老设施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实践,对养老设施的建筑的设计原则、空间布局、设施规模、功能使用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养老设施的建设有了空前的发展,老人生活的改善和提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老人在养老设施内享受精心照顾的同时,晚上也可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它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和扩大的家庭。在进行居住区养老设施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养老建筑的功能要求和老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特点,进行合理布局,也要考虑如何将养老建筑与居住区内其他部分有机融合,互不干扰,使之充分融入到居住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我国既有公共建筑的数量巨大,占地面广阔,建筑节能标准不一且能耗相对偏高。与目前新式建筑比较,这些既有公共建筑不符合现代化建筑设计应用需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成为当下我国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建筑内部空间的节能改造更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建筑空间节能改造的探讨研究,为我国既有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