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MALS功能的新型电子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个新型具有多像散透镜系统的电子枪已开发成功,它有效地改进了全屏分辨率的均匀性。该电子枪的特点是有三个像散射镜(G1、G2、主透镜)和两个动态像散透镜(G3和G5)。在屏的四角,静态像散透镜消除了偏转散焦。在屏中央,动态像散透镜消除了静态像散射镜的影响。结果使电子束尺寸的垂直和水平之比由原来的1:2,改进成1:1.3,使四角电子束尺寸在水平方向的改进达25%。  相似文献   

2.
在COTY系统中,采用XL透镜来改善会聚性能,减小会聚/聚焦之间的矛盾。XL透镜可以在不损失聚焦性能的前提下缩小束间距提高会聚特性。但是在XL透镜中边束像差比中束大得多,为了进一步降低像差,本文提出在XL电子枪中采用OLF透镜来扩大透镜的孔径,改善分辨率。本文给出了三维计算机程序,对主聚焦透镜进行三维计算,得到了球差系数和其它光学参量。这些数据证实了在新的方案中球差确实被降低,而且会聚特性也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日立公司新一代彩色显像管用电子枪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剖析和系统讨论。其超大椭圆孔的主透镜使有效直径比上一代电子枪提高了25%,电子束形成区实现最优化设计,不同电流下聚焦的稳定性提高,同时进入主透镜的电子束发散角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不同,实现与主透镜的最佳配合,充分发挥了主透镜中共同透镜为椭圆孔透镜的特点。聚焦对比实验也显示出日立公司新一代电子枪聚焦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4.
王芳芹 《彩色显像管》1998,(3):46-49,45
一种用于43cm彩色显示管的电子枪已经开发了,这种电子枪具有三个静态象散透镜和两个动态象散透镜,因此改善了整个屏面的聚焦均匀性。由G1、G2组成的静态象散透和主透镜消除了屏面角部的偏转角散,由G3和G5组成的动态象散透镜消除了屏面中心处,由静态象散透镜产生的影响。因此,在垂直光点和水平光点尺寸之比从1:2改善为1:1.3,而且屏面角部的水平光点尺寸减小了25%。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管是电真空器件的一种,它通常由抽成真空的玻壳及封入其中的电子枪构成。作为管芯的电子枪是电子束管的心脏,无论是那种类型的电子束管都缺少不了电子枪。电子枪是由阴极发射透镜、预聚焦透镜、主聚焦透镜、偏转棱镜等一系列电子透镜依次组合装配而成的电子光学系统。轴对称静电式电子透镜,均是由馈以不同直流电压的圆筒型电极零件按不同间隙装架而成。除掉阴极、调制极外,各个  相似文献   

6.
在曲轴宽电子束聚焦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静电圆锥透镜聚焦性质,提出了静电场中考虑主轨迹为平面曲线情况下电子束的焦点、焦距等电子光学基本参量的定义。作为例子,给出了两种类型的静电圆锥透镜的电子光学在不同电参量下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7.
Sharai  S 费农 《光电子技术》1989,9(1):67-71,61
引言众所周知,在一列式彩色CRT中使用了自会聚系统,其偏转线圈引起了很大的象散,这种象散大大减弱了屏边缘的分辨率。近来,做了一些尝试以校正这种象散,即在电子枪中使用一种具有双电位主透镜系统的聚焦电极的四极透镜。在四极透镜上加上一个与束偏转同步的动态电压,以补偿由于偏转系统引起的象散。这种动态电压也可以在整个屏上使电子束聚焦,即能够实现动态聚焦。  相似文献   

8.
袁伟  樊荣伟  于欣  陈德应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6):618001-0618001(5)
静电四级透镜具有优越的电子光学聚焦成像性能,单一静电四极透镜可实现电子束线聚焦,组合静电四极透镜系统拥有点聚焦的能力。文中对实现点聚焦的双静电四极透镜系统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利用电子光学软件SIMION仿真发现,静电四极透镜之间的畸变场与两端的边缘场引起的像差会严重影响系统聚焦成像质量。仿真分析了系统像差与发射电子初动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在保证点聚焦的情况下,增加电子发射初动能可以有效减小系统像差;当电子初动能增加至1105 eV时,最大发散角为2的电子束在聚焦平面上的弥散斑减小至3.2m28m。  相似文献   

9.
一种具有新的非对称的束形成区和主透镜系统的新型电子枪已经开发出来,这种电子枪已用于40cm0.28mm CDT显示管中。在阴极电流Ik=0.2mA时,屏中心10%处垂直电子束光点直径为0.65mm;在Ik=0.2 ̄0.5mA时,电子枪的聚焦电压差小于300伏,而且其它性能均能满足显示管各方面的显示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彩色显像管中,电子束经偏转系统偏转后在屏的边角处的尺寸比中心部分尺寸大。为了解决偏转散焦,日本松下公司推出了DAF枪。然而随着HDTV的发展,电子束束流和偏转角都越来越大,此时仅靠调节动态聚焦电压不能完全补偿过聚焦以及大束流下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大束流、大偏转角情况下造成偏转散焦的原因,提出在调节动态聚焦电压的同时适当改变电子束进入主聚焦透镜的入射角,从而改善电子束经偏转后的上屏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扫描束微细加工工艺中,包括抗蚀剂曝光,直接无掩模离子注入和微蚀刻加工,离子和电子起着互补的作用。一台单一的扫描束机,其离子束和电子束如能准确聚焦、相互精确对准是较为有益的。离子束和电子束应有共轴和短距离高分辨率透镜聚焦,这种要求可通过单静电透镜、组合磁和静电透镜得到满足。本文考虑了这些透镜以及组成这些透镜的整个探针形成系统。  相似文献   

12.
我们开发出了低功耗的41cm细管颈CDT用电子枪为了消除管颈趋小所产生的问题,这种电子枪应用了2项关键技术。一是采用单一电压、能够动态校正象散的DAQ系统,校正了通过水平、垂直偏转磁场的电子束的失真。二是主透镜采用扩展电场式透镜,克服了由于细管颈化的机械的制约,从而实现了主透的大口径比,采用这两项技术,实现了与心前的φ29.1小管颈用电子枪同等或更好的聚焦特性。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大屏幕彩色显像管员子枪专有技术进行了讨论,系统分析了电子束形成区、主透镜、会聚透镜系统及动态聚焦方式等。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际效果的比较等手段对各种技术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4.
5.磁透镜特性 将电子束聚焦和缩小的透镜是电子光学镜筒中最关键的部件。透镜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束的大小、形状和束流。电子束系统的用户必须了解这些特性以便更好地发挥机器的性能。 图7是磁透镜的最简单形式。匝数N,通电流I_c的线圈在间隙长度为Lg的轴上产生近乎均匀的磁通密度Bo,间隙周围是铁壳。速度与电位V_o相应的电子进入透镜后与磁场  相似文献   

15.
NEC研制成功的高分辨率显示管用重叠型大口径电子枪(简称SFL电子枪),由于改进了聚焦特性和会聚特性,实现了大容量且高分辨率的高品质显示。 SFL电子枪采用降低象差的非对称预聚焦透镜,抵销自会聚偏转磁场所引起的电子束光点畸变的和重叠型大口径主电子透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透镜和偏转器在电子束系统中不对中装配造成的电子光学性质影响的数值计算问题,包括推导出不对中的透镜和偏转器在系统中的电磁场表示式,电子轨迹方程及象差积分式等。根据这些公式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已用来计算了若干个实例,从中可见不对中误差效应的数值计算对于设计和装配电子束聚焦偏转系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子枪聚焦性能是由电极结构决定的,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对3种典型的用于大屏幕彩色显像管电子枪的为形貌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对各电子枪聚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表明电子束形成区,主透镜结构对屏幕中心,角部的着屏光点及不同电流下了聚焦的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微米及亚微米级电子束曝光系统中各种透镜像差对合成透镜弥散斑的影响,分析了最佳电子束电流与末级透镜束会聚半角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模拟技术用于求取电子束曝光系统最佳参数是方便的,该方法很适合于求取个别系统的精确答案;电子枪电源及透镜电源稳定性的提高可以减小透镜像差弥散斑并提高可获得的最大电子束流;衍射像差在亚微米电子束曝光系统中有不能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剩磁对电子束的影响电子束管的电子光学系统是由若干个金属电极组成的。管子工作时在这些电极上加以规定的电压,由此形成了特定的静电场,电场作用的结果使电子束按照既定的轨迹运动,从而在萤光屏上实现亮点的聚焦和偏转。传统的电子束管(示波管)的电子光学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黑白及彩色显象管的聚焦透镜原则上与其相同。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射线电子光学理论基于计算单电子在电子光学系统中的运动轨迹,而束流电子光学则是研究在位置—动量的相空间中电子束的传输性质。近年来束流电子光学在核物理和加速器物理、质谱学和能谱学等领域中有了广泛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外束流电子光学理论多数是发展了线性的一级理论。作者近年来发展了考虑三级、五级象差的束流电子光理论,研究的对象包括: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直线轴和弯曲轴的电磁聚焦—偏转复合系统,磁圆形透镜和六极透镜的复合系统,圆形透镜与四极、八极透镜的复合系统,显然射线电子光学和束流电子光学两种理论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上述的束流电子光学理论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