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Data mining(数据挖掘)技术,在控制学科背景下提出了产品的质量模型和质量控制模型.以山东某造纸厂的大型造纸生产线和辽宁某钢铁厂的铜闪速炉为例,在现场获得大量的关键输入参数和产品质量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数学模型,经数据运算和校验得到了产品稳态质量模型和质量控制模型.提出反向质量模型和动态产品质量模型,以适用于复杂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首先提出了质量结构的概念,以质量结构模型表征复杂产品的质量特征,并基于产品的质量结构建立复杂产品系统参数设计模型,调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从而完成了复杂质量结构产品参数设计过程,为复杂质量结构产品的参数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最后以气动换向装置的参数设计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应用过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设计参数的最优组合为换向活塞直径25.4851mm、气缸内气压3.2MPa及换向行程51.8mm。  相似文献   

3.
根据复杂产品的质量特性构成特点,提出质量结构模型来表征复杂产品的质量特征,并基于产品的质量结构,将田口容差设计思想引入具有复杂质量结构的产品容差设计中来,以方差分析为工具确定各部件质量波动对最终产品稳健性的重要程度,在综合考虑产品制造成本和质量水平的条件下确定最佳参数组合方案中各参数的容差,从而完成了容差设计过程,并以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考虑短期经济收益和长期质量声誉的综合影响,设计了一类复杂产品供应链质量激励契约,辅助主制造商诱导供应商在实现自身最优收益的同时,自发地提升外协系统的质量水平,实现质量合作主体综合效用的共赢。针对复杂产品外协系统小批量订购模式,从广义质量损失视角测度外协系统质量水平,构建供应链质量合作主体的"收益-声誉"效用函数。考虑供应商质量信息优势,构建"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固定支付情形下复杂产品供应链质量合作的均衡解。探寻质量激励函数对合作主体综合效用的激励作用,以合作方最优质量水平离差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实际效用提升、有效激励和主动参与等多种约束条件,构建目标规划模型分析质量激励情形下供应链质量合作的均衡解及改进效果。针对某商用飞机公司和某航空发动机公司的质量合作开展案例研究,通过比较分析验证质量激励函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复杂产品供应链质量激励契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5.
贝叶斯质量控制是企业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在非共轭先验分布的条件下,利用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的方法可以解决贝叶斯质量控制中的后验分布确定问题,并用WinBUGS软件执行.在方差未知的正态分布多元质量特性参数控制的模型中,对生产过程中控制图的控制界限进行了预测,在有限的信息条件下,实现对质量特性参数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叶片制造企业中制造加工过程控制混乱,无法实时掌握产品加工进度,产品生产信息交换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叶片数字化模型,并建立了叶片制造工艺执行与质量管理系统.分析了企业需求和管理系统架构,并进一步研究了系统关键环节的实现,对其他企业解决生产控制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动态企业环境下的复杂质量跟踪控制问题,确保企业间的质量信息能够具有完整性以及全程可追溯性,本文重点针对基于企业间质量跟踪控制模型的质量信息跟踪展开研究,并结合扩展企业的分层分级组织结构,构建了一个具有分形网络特征的企业间质量跟踪控制模型以及对应产品的分形网络结构。通过质量信息节点的模板封装,建立了基于企业间质量跟踪控制模型的质量信息表达过程,并运用语义函数对其质量信息进一步进行阐述。以此为依据,构建了一个能够满足企业间动态质量信息交换和共享要求的体系框架。由于企业间质量跟踪控制模型具有自相似性,我们可以把企业间质量跟踪控制划分为多层多个相似的分节过程,并在不同的过程节点中封装不同的质量信息及跟踪控制方法等,并通过对过程节点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企业间质量信息的有效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8.
变配电室工序复杂,设备安装及调试时间紧迫。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10kV变配电室内施工的具体特点,并针对变配电室内施工控制比较复杂,并提出了便于分解施工中安全、进度、质量控制的控制模型及其补充,利用控制模型分解了安全、进度、质量控制的内容,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的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模型.从资源要素、管理要素、组织要素和战略要素等4个方面分析了系统集成商在创新网络中的领导角色和核心作用,探讨了协作商、用户与系统集成商在技术知识共享、资源整合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对政府在创新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和支持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检验优化的动态质量控制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质量控制系统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本文研究了动态质量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特点,以质量控制活动和质量数据处理自动化为设计目标,通过质量检验将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环节集成为一体建立了闭环质量系统模型.在质量异常情况时,除报警外也可根据质量模型诊断并定位产生质量变异的工序,针对该工序调整已经预估的工序质量水平,反馈给在线质量计划部分,调整检验计划将重点向关键工序倾斜,预防质量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The modularisation strategy can dramatically shorten the lead time and reduce the cost of 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 (CoPS) development. Module parti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modularisation. Because of the high technical content and multi-dimensional complexity of CoPS, the existing module partition approach cannot identify the module of CoP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The complex network is introduced to visually represent the CoPS as their topological structures are very similar. The weights of the edges in the weighted complex network (WCN) are brought to illustrate the correlation strengths among component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by modelling the CoPS module partition problem as the community detection problem of WCN. Firstly, the CoPS component-WCN is constructed and transformed to a multi-graph. Secondly, the modified GN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establish the community detection, namely module partition of CoPS. Finally, a module partition case example of a large tonnage crawler crane expounds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ffective and systematic to solve the CoPS module partition problem.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创新驱动模型的分析,指出提高市场有效供给的关键是供给方向市场提供具有魅力质量的商品。将质量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学研究范式,得出以“创新”“标准”“质量”等为核心内容的产业政策是调控市场经济“看得见的手”。本项研究对完善经济学供给学派的理论体系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从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角度分析市场分割的影响机制、影响大小、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分析了市场分割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总体上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无关,市场分割对创新的正向影响与负向影响产生的效应相当;市场分割越严重,对创新数量的正向影响越大,对创新质量的间接负向效应也越大;但市场分割也有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市场分割有利于低水平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地区创新;此外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具有一定的负向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The quality of acquirable used products (cores) is highly variable, which has made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remanufacturing systems difficult. This paper studies an acquisition problem in presence of uncertain core quality. In order to derive optimal acquisition policy, the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non-linear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in the framework of order statistics. The model is a strictly discrete convex problem with a unique global minimal solution. Then, a single bisec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solution under a general continuous quality distribution. Moreover, the expressions of the optimal solution in some frequently used quality distributions are derived. Furthermore, the model is extended to the case of a general remanufacturing cost function, and corresponding results are presented. Finally,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effects of quality distribution, cost relationships of acquirable cores and remanufacturing cost function.  相似文献   

15.
将安全系统分析中事故树(FTA)分析方法引入到可行性研究质量控制中,从可行性研究质量控制系统中政策制度、建设单位和咨询单位3个方面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用可行性研究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建立事故树,并对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关键因素和不利组合,以便采取措施,重点控制和防范,从而进一步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水平,促进前期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存在顾客抱怨的情形下,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质量控制问题。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博弈模型,分析了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当顾客抱怨和外部故障成本分担系数发生变化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质量检测水平的变化,并得出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制造商的最优质量检测水平随顾客抱怨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调研了大连质检系统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并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只有创新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模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后结合实际,给出建立服务准标化工作体系和快速反映标准化工作的市场需求体系的对策,从而在大连质检系统实现实施标准化服务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设计质量创新--QFD、TRIZ和田口方法的集成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品竞争归根到底是设计与制造水平的竞争,只有在设计中运用新的思想,采用新的理论、方法和原理,才能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实现创新,从而构筑竞争优势.QFD方法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从顾客出发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TRIZ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创新问题的思想,实现技术创新.田口方法为创新成果转化成物美价廉的产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用工具.在比较和分析3种方法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QFD、TRIZ和田口方法的集成应用的设计思想,它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不足,从而实现设计质量创新.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single item dynamic lot-sizing problem and Quality Inspection Planning (QIP). The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a model of production planning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a targeted level of outgoing quality or an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AQL) when the manufacturing system inherently generates a proportion of defectives tha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hen the system switches from the in-control state to the out-of-control state. The average outgoing quality of each period of time of the planning horizon is bounded as a function of the inspection capacity.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QIP are analysed and discussed through several experiment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quality control system’s parameters, i.e. inspection capacity, inspection cost and AQ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spection process into production planning decisions. This study will help the decision-makers to negotiate service levels or react properly to given customer quality requirements based on cost and lead time parameters in addition to their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capability and stability.  相似文献   

20.
董海  冯晔 《工业工程》2021,24(3):77-82
针对汽车多级制造系统中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处理多元数据样本时间久、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的车身尺寸装配质量智能预测模型,解决多级制造系统的车身装配精准预测控制问题。首先,通过对车身多级装配过程的分析,对数据样本进行预处理,建立基于Spearman系数的不同特征要素的绝对相关性矩阵;其次,对生产流程的相关数据实时采集、清洗及挖掘分析,提出数据分析流程与数据处理框架,建立基于XGBoost的车身尺寸装配质量智能预测模型,并通过对模型性能的有效评估实现对车身尺寸装配的精准控制;最后,仿真实例对比分析表明,基于XGboost的质量智能预测模型能精准地解决多级制造系统中的车身装配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