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家电连锁的初级竞争是单纯的店面数量的竞争,在此之后则应该是连锁系统的竞争。一个城市中的网络布局怎样优化,在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网络布局怎样优化?由不同品牌组成的产品线怎样在不同区域优化?城市中的店已经开好,下一步怎样去经营?如何到三.四级市场快速开店?家电巨头的建店行动好似大跃进式的放卫星.把店面搞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家电连锁流通企业在一级大城市中的连锁布局基本结束,然而我们发现其实目前城市中的店面布局不是终极布局.它会随着城市格局的发展而发展.也会随着城市消费者生活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规模很大很密集的店面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好的品牌形象吗?这不太可能.支持连锁企业品牌的核心元素是连锁企业为消费者以及上游厂商所提供的独特价值.这种独特的价值是连锁品牌产生独特形象的根基,而不是单纯的扩大店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电市场随着全国性连锁家电卖场“KA”系统的不断扩涨,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品牌代理制面临严重的挑战,代理商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如何把握机遇,调整思路.以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想从代理商角度就我公司代理品牌过程中所产生的若干体会与大家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3.
王义之 《现代家电》2005,(14):10-11
目前家电连锁企业的单店销售状况差别甚大。作为家电生产企业,一方面要保证自己在某个城市有足够的陈列终端.另一方面又得对家电连锁的开店计划进行配合和支持,这一来一往中无形会因为某个单店的质量不佳而浪费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更为合理的配置资源?就笔者看来.作为各品牌的零售终端管理人员.如果想将有限的资源能用在刀刃上.那么对管辖区域内各个门店的情况应该先有一个详细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建材销售市场正逐渐从传统的摊位制建材市场转为有一定品牌支撑的建材超市,家电,主要是小家电,特别是厨卫家电,近二、三年来,已逐渐走进一些大型的建材超市,并成为家电企业除传统百货和家电专营店(包括家电连锁企业)之外的又一个销售渠道。 开始时,建材超市引进厨卫家电,在观念上可能只是作为建材家居的一种补充,但随后就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在厨卫家电的销售中较为稳定地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家电连锁企业不可小觑的一个劲敌。 家电连锁企业,依靠其规模、专业、品牌和营销,在家电零售业占据着大部  相似文献   

5.
全国连锁兴起之前.家电的销售主要集中在百货商店及专卖店中。1998年之后.全国家电连锁开始发展.并在2003年后开始急速扩张.形成蓬勃发展之势。作为专业的连锁行业软件供应商和咨询服务公司.我们财神软件早在九十年代就开始了与全国家电连锁企业的合作.从软件上支撑起全国第一家家电配送中心的运作。到今年已经整整为家电连锁业服务了十个年头。  相似文献   

6.
吴咸建 《现代家电》2007,(17):48-49
近年来.家电连锁零售业的竞争,表面上是连锁企业网络扩张门店布局的比拼,本质上却是营销管理水平的竞争。因为,低效扩张对于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仅仅会带来数量上的增长,但是却会使家电连锁零售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低效门店的关、停、并、转,成为家电连锁零售业常见的现象。如果说三年前家电连锁零售业比拼的是迅猛扩张、大胆布点的勇气和实力的话,那么未来三年内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将比拼门店优化、大胆关店的勇气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百货类商场在省级市场基本退出家电销售的行列,家电连锁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完全占据了龙头老大的位置,省级市场家电品牌集中度也越来越高。由于大卖场和连锁家电商场的进入门槛很高,中小品牌家电企业实力小,品牌知名度低,在省级市场取得好的销售业绩难度越来越大,而二.三级市场的消费者由于消费水平的制约更多的是关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8.
施望生 《现代家电》2004,(21):24-25
连锁家电企业成功地登陆国内某一大型市场.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北京,上海等诸多大城市各家电连锁企业的份额之和均超过50%以上.并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在一些二三级市场.家电连锁企业的表现良莠互见.这里必定有某些因素需要引起家电连锁企业的注意。笔者在浙江工作期间.恰恰遇到苏宁、永乐进入嘉兴、湖州地区,它们在两个地区丰富的表现.正好为更多的连锁家电企业进入二三级市场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9.
邱麦平 《现代家电》2009,(17):73-73
在家电行业.提到品牌近年大力推进建设专卖店的原因.很多人想到的理由可能都是关于抗衡家电连锁,取得渠道话语权等。不可否认,这是一些品牌建设专卖店的初衷。但是对一些专业烟灶品牌来说.大力建设专卖店.还是主要依据企业.市场的情况而实施的丰富“通路”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0.
在门店管理上.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方式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区域家电连锁,最主要的是要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区域消费特征量身定做。家电连锁中的各个门店,只有不断复制公司的优秀流程,才能达到事半功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焱鑫 《现代家电》2004,(9):33-33
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在一级市场已日趋成熟,占据了一级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与优势。现在.这些全国知名的家电大连锁企业如国美、苏宁都欲进入二三级市场.以拓展自已的规模.形成影响力.那么在二三级市场是否也同他们在一级市场一样所向披靡.占具绝对的优势呢?据我十几年的营销经验分析.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进入二三级市场是必然趋势.但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国美、大中、苏宁都是国内知名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经过近六年来的飞速发展,这些家电连锁巨头已经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站稳了脚跟,尤其是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家电连锁企业已经占据了当地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国内的家电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上游的厂家和供应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家电品牌不断的在进行整合.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一些品牌和一些4s店进一步占有市场.品牌占有率也越来越高。例如空调,在浙江,格力,美的这两个品牌能够达到60%-70%的占有率:第二,全国性连锁卖场向三四级市场拓展,给我们传统的家电经销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由于采购价格的不稳定,使我们在与连锁卖场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4.
张国强 《现代家电》2011,(23):16-17
杭州是连锁业非常发达的城市.除了全国性连锁紧密布局外.本地家电卖场也是实力非凡。但考虑到租金、客流量等因素.很多企业纷纷谋求发展专卖店.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专卖店的建设,作为渠道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传统百货类商场在省级市场基本退出家电销售的行列,家电连锁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完全占据了龙头老大的位置,省级市场家电品牌集中度也越来越高,由于大卖场和连锁家电商场的进入门槛很高,中小品牌家电企业实力小,品牌知名度低,在省级市场取得好的销  相似文献   

16.
马瑞光 《现代家电》2006,(21):12-13
家电零售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综合商场.家电专卖店、家电连锁大卖场。近年来,家电连锁大卖场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快速复制的性能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带动了整个家电零售行业的加速升级,综合商场依靠完善的终端网点布局和强大的顾客吸引力在家电零售业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较而言,家电专卖店(本文主要指品牌和厂家专卖)无论在资本实力还是终端网络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劣势。  相似文献   

17.
施望生 《现代家电》2006,(10):20-22
随着家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导购员队伍的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家电连锁企业开店速度加快以后,厂家在终端增加的投入未必能达到理想的超值回报。某品牌彩电在上海、广州、深圳的销售数据显示,其2005年在各家电连锁企业新开网点中销售额少于5万的网点占了20%。这些网点低效是什么原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随着家电连锁企业的迅速崛起,不断进军本土的家电零售市场,使得整个家电零售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日益集中的白热化竞争中立足,保持自身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家电微利时代保持和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是摆在区域家电零售企业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施望生 《现代家电》2004,(24):47-48
国美.苏宁、永乐在一类市场建立了一系列标准化管理程序.日益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家电连锁企业的销量已占据上海整体市场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并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家电连锁企业的这种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否完整克隆到二、三级市场.这里有一个适应当地市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家电》2011,(8):11-12,2
中亮电器是浙江市场本土化、规模化的,集销售、批发、代理、连锁经营、品牌经营于一体的家电连锁企业。旗下拥有浙江晋安家电有限公司,浙江方宜电器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