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在白驹凹陷古近系共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工级层序、2个Ⅱ级层序、5个Ⅲ级层序,并认为Ⅲ级层序SQ1-SQ4、SQ5分别与盆地坳陷-断陷阶段和强烈断陷阶段相对应。运用等时对比理论和技术方法,建立了白驹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并详细地讨论了古近系Ⅲ级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认为低水位及晚期高水位体系域为有利储层的发育位置,湖侵体系域及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则为烃源岩和盖层的发育位置,之间相互组合形成了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生储盖组合为白驹凹陷古近系最好的一套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2.
张炳 《石油物探》1990,29(1):82-98
本文首先根据根据ZJK盆业已钻探的相当数量钻井的资料,查清了该盆地基底和新生界地层系统及岩性特征。再利用丰富的地震信息、对比、追踪、连层,并分析波组的反射特点及其相互接触关系,对新生界地层进行了较详细的地震层序的划分。综合古生物、岩电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全盆地几个最重要的不整合面。同时,应用海平面升降周期曲线,探讨各主要地震层序的时代归属。最后,分析了全盆地的生储盖组合特征,为找油找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层序划分方案较多。在V 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露头、岩芯、钻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古水深分析和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划分,认为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更为合理,指出层序4水进体系域(生)+层序5低位体系域(储)+层序5水进体系域(盖)和层序4水进体系域(生)+层序4低位体系域(储)+层序4水进体系域(盖)是相对较佳的2套生储盖组合,并指出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最主要的2套生储盖勘探目的层。  相似文献   

4.
宝饶洼槽下白垩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 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C1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LSC3、LSC4,LSC5,并分析了各旋回的发育特征。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其生油岩、储集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本区研究层段主要发育LSC1、LSC2、LSC3+LSC4和LSC5共4套储羞组合,其中LSC3+LSC4储盖组合为最有利的含油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特征,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该区层序界面类型、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长期基准面旋回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和4个长期旋回层序;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关系密切,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中期和下降半旋回晚期发育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优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晚期和下降半旋回早中期发育的浊积岩砂体为潜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升降转换面附近发育的湖相泥页岩及炭质泥岩为良好的生油层和盖层;延长组发育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及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6.
十屋断陷层序地层特征与生储盖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屋断陷经历了早期断陷和晚期消亡两大发育阶段,依据不整合面及对应的整合面,可划分出2个超层序。4个层序,分别与构造演化阶段相匹配,层序A为断陷早期形成,层序B为断陷中期产物,层序C与断陷后期相当,而层序D是断陷向坳陷转化阶段形成,同时依据基准面旋回与次级不整合面,建立起年代地层格架及基准面变化曲线。系统地划分了各层序的体系域,各体系域的生储盖分析结果表明,低水位,高水位体系域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水进体系域则具备良好的烃和封盖条件。之间相互组合形成了十屋断陷4个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7.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钻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层序界面的类型可通过地震反射特征和测井标志来识别.三叠纪沉积演化经历了4次周期长、规模大的湖侵和湖退,存在4个较明显的湖泛面,可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据此将三叠系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在单井层序划分和连井剖面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认为SQ1,SQ2,SQ3和SQ4层序均可识别出LST,TST和HST.LSl以发育扇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相砂砾岩为主;TST多以滨浅湖亚相泥岩和粉砂岩为主;HST则主要为浅湖、半深湖-深湖亚相暗色泥岩.对层序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三叠系构成了4套明显的生储盖组合关系,并从宏观上控制了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油气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各岩性段进行分析对比和沉积古地理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石炭系划分成5个二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SS1—SS5)和11个三级层序(依次为S1—S11)。在层序等时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各层序岩性组合在盆地中不同区带的发育状况、展布特点以及优质储集层可能的发育区。二级层序SS5和SS2高位体系域的一套白云岩储集层和一套滩体灰岩,分别与SS5顶部和SS3中广泛发育的泥岩盖层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并形成重要的油气藏。从已发现的油气藏分布来看,区域构造位置相对高的部位有利于碳酸盐岩储集相带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层序地层特征与油气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依据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盆地的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缺乏地形坡折的柴达木盆地第四系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划分为5个沉积层序,并总结了层序边界和最大湖泛面的识别标志。指出没有地形坡折的陆相盆地沉积层序仅由下部的湖侵体系域和上部的湖退体系域组成。湖侵体系域多由几个退积式准层序组构成,向上砂泥比减小;湖退体系域多由几个井积式和加积式准层序组构成,向上砂泥比值加大。湖侵体域常在气候湿润、物源供给较多时形成,易形成广泛分布的烃源岩和三角洲,准坝成因的储集体;湖退体系域常在气候干旱、物源供给较少时形成,易形成广泛分布的泥岩和青盐岩盖层。  相似文献   

10.
西藏比如盆地生储盖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蓓蓓 《海洋石油》2010,30(1):31-35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采样测试分析,对比如盆地的生油岩、储集层、盖层条件及其生储盖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盆地中发育的主要烃源岩有两套,岩石类型主要为板岩,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以生气为主;储集层主要为碎屑岩,岩性以含砾砂岩、粉砂岩、中—细砂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型;盖层较发育,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板岩,厚度大;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型式为中上侏罗统拉贡塘组自生自储自盖式。  相似文献   

11.
延长油区侏罗系—上三叠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和一部分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具有较好的物性,构成良好的油气储集层。以晚三叠世抬升剥蚀造成的区域性剥蚀面为层序边界,可将侏罗系与上三叠统沉积体系分为两个层序,即上部层序(侏罗系)和下部层序(上三叠统延长组)。下部层序由一个湖进体系域和一个高水位体系域组成,上部层序从下到上依次为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上下层序生储盖组合以自生自储力总体特征,按生、储、盖的配置关系可划分为3种组合类型:(1)下生上储式岩性油气藏组合,发育于下部层序下部,以长7湖泊相-长6三角洲相为最佳油气藏配置;(2)上生下储式和自生自储式岩性-构造油气藏组合,发育于下部层序上部,以长2+3和长1曲流河(交织河)水侵进积型地层为代表,是研究区良好的生储盖配置;(3)下生上储式为主、自生自储式为辅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于上部层序河流相沉积体系(延安组延10-延1小层)中,该类油气藏的形成需要较好的构造圈闭和盖层条件。  相似文献   

12.
延长油区侏罗系-上三叠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和一部分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具有较好的物性,构成良好的油气储集层.以晚三叠世抬升剥蚀造成的区域性剥蚀面为层序边界,可将侏罗系与上三叠统沉积体系分为两个层序,即上部层序(侏罗系)和下部层序(上三叠统延长组).下部层序由一个湖进体系域和一个高水位体系域组成.上部层序从下到上依次为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上下层序生储盖组合以自生自储为总体特征,按生、储、盖的配置关系可划分为3种组合类型:(1)下生上储式岩性油气藏组合,发育于下部层序下部,以长7湖泊相长6三角洲相为最佳油气藏配置;(2)上生下储式和自生自储式岩性构造油气藏组合,发育于下部层序上部,以长2+3和长1曲流河(交织河)水侵进积型地层为代表,是研究区良好的生储盖配置;(3)下生上储式为主、自生自储式为辅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于上部层序河流相沉积体系(延安组延10延1小层)中,该类油气藏的形成需要较好的构造圈闭和盖层条件.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与储层预测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通过以基准面旋回为参照格架的层序地层研究,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划分为3个中期地层旋回和11个短期地层旋回,中期地层旋回自上而下为MSC1、MSC2和MSC3,分别对应于石盒子组、山西组和本溪、太原组。在研究区目的层段识别出最三角洲、陆表海、三角洲、冲积扇和河流沉积体系,早期层序地层的发育具准平原基础上形成陆表海的沉积特征,二叠纪时海水退出,方开始了陆相盆地的发育阶段。预测认为,储层在MSC1、MSC2、MSC3三个旋回中均有分布,有利储层分布区为伊24-鄂9-伊14井区、伊三-伊6-伊13井区、伊15-召探1井区和伊9井区,起鸡哈浪-塔巴庙-陕196井区为最有利含气探区。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是一个西断东超型的箕状断陷盆地.通过岩心、录井、测井的综合研究,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十屋断陷划分出3个超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水下扇、滨浅湖、半深湖、深湖和水下重力流等几种沉积相类型.其中冲积扇、扇三角洲发育在断陷的西部陡坡带,东南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浊积扇;中央凹陷带发育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相.研究表明十屋断陷经历过3次大的湖泛,层序在演化上具有早期形成、中晚期继承性发育到达鼎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展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学的出现曾被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是地质学的一场革命。但其研究本身还存在着一些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基于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大量研究成果的分析,初步总结了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成果的异同及其原因。在回顾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侏罗系层序的级别和划分、层序界面的判别标准和影响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控制要素等。  相似文献   

16.
运用T—R旋回基本理论,结合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和层序地层学以及区域连井剖面层序地层学解释,建立了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系3级层序地层格架,将该区古近系核桃园组—廖庄组划分为1个Ⅰ级T—R旋回和4个Ⅱ级T—R旋回,并将核桃园组进一步划分为9个Ⅲ级T—R旋回,并进一步分析了泌阳凹陷T—R旋回层序中的沉积体系与沉积层序模式.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泌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分布受凹陷地质构造与沉积特征控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同时结合本地区的生、储、盖组合,对泌阳凹陷油气藏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有利区带和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格架概念及模式   总被引:157,自引:16,他引:157  
层序地层学不仅适用于陆相盆地,而且对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不同于海相盆地。本文引入新的概念和方法,同时根据陆相盆地特特建立了陆相坳陷盆地地层序模式及陆相断陷盆地中陡坡型和缓坡型两类地层层序模式,为油气勘探提供有用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地层层序特征研究为出发点 ,通过基准面旋回与生储盖组合关系的研究 ,结合已知大中型气田在层序中的位置分析 ,指出了渤海湾盆地第三系层序发育特征对大中型气田分布的控制作用及有利的成藏层系 ,从而使层序地层分析直接服务于油气勘探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以地层层序特征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基准面旋回与生储盖组合关系的研究,结合已知大中型气田在层序中的位置分析,指出了渤海湾盆地第三系层序发育特征对大中型气田分布的控制作用及有利的成藏层系,从而使层序地层分析直接服务于油气勘探实践。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利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在建立基本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 ,进一步对其地震层序、体系域、地震相、沉积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了研究区内侏罗系有利的储集体发育体系域、有利相带及平面展布。最终 ,针对出油目标层 ,应用几种有效的反演方法完成岩性圈闭的识别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