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双电层电容器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研究了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容量、等值内阻、漏电流、充放电特性及自放电特性。结果表明 :双电层电容器充放电特性与传统的电容器类似 ,但现有商品化的双电层电容器漏电流较大 ,等值内阻较大 ,远未达到理论分析应具有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
双电层电容器有机电解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双电层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 ,与蓄电池相比具有较高的比功率 ,与传统电容器相比具有较高的比能量 ,容量大 ,无须维护 ,材料无毒 ,运行温度范围宽 ,循环寿命长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简介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综述了双电层电容器液态有机电解液研究进展 ,同时对固体电解质和胶体电解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双电层电容器对电解液的性能要求 ,以提高电解液体系电导率与分解电压为目标 ,提出了优化的电解液体系  相似文献   

3.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田艳红  付旭涛  吴伯荣 《电源技术》2002,26(6):466-469,479
双电层电容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材料主要为多孔碳材料 ,目前碳电极材料电容器已成功地商业化。介绍了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粉、活性炭纤维和炭气凝胶等的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结构控制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碳材料结构性能如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等对双电层电容器性能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双电层电容器用中孔碳材料的孔径控制方法如催化活化法、混合聚合物炭化法和模板炭化法等的研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一般由炭材料组成,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逐步恶化,传统炭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受到了挑战。采用绿色环保的生物质作为碳源,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近几年来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综述了生物质前驱体和制备方法对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双电层电容器作为超级电容器的重要一种,因其成本低、环境友好成为广受关注的新型绿色储能装置。碳基材料是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开发的重点。主要综述了以活化多孔碳、碳纳米管、有序介孔碳、石墨烯为代表的碳基电极材料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 《电池工业》2004,9(1):54-56
●高比能量的双电层电容器在日本问世 2003年10月3日,从事电子光学产品等业务的日本电子发布的双电层电容器技术已经成为业界热门话题。因为其质量比能量高达50~75 Wh/kg,是原来双电层电容器的5~10倍。这一数字超过了铅蓄电池特性,与氢镍电池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7.
低内阻炭基双电层电容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电层电容器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介于电池和传统静电电容器间的新型储能元件。但内阻过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当用作大功率电源时,必须降低其等效串联内阻(ESR)。该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双电层电容器ESR的形成原因,得出双电层电容器的ESR主要由引线、集电极和极化电极的电阻、电解液的电阻及极化电极与集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组成。降低电容器内阻,应降低上述电阻。通过交流阻抗谱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通过试制电容器样品,研究了极化电极、电解液、集电极、隔膜对其ESR的影响,并探讨了双电层电容器的串并联特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原理、特征及明电舍公司研制的M-CAP系列双电层电容器的结构与性能参数,并阐述了M-CAP在直流电气化铁道的储能装置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关静 《电源技术》2011,35(12):1555-1557
提出了一种用电解电容和三相变换电路构成的双电层电容器仿真电路,它能够用小容量的电解电容模拟大容量的双电层电容器,描述分析了仿真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在PSIM6.0环境下对电路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仿真电路能够有效地模拟双电层电容器.  相似文献   

10.
碳气凝胶电极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无机气凝胶对比,引入碳气凝胶的导电特性。简述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综述了碳气凝胶在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碳气凝胶电极制备过程中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The findings of investigations of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models for an energy-efficient traction drive with the energy storage based on an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超大容量双电层电容器的等效电路模型,给出了它在中小功率应用场合下的超大容量双电层电容器模型,并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参数识别方法.文中采用这种识别方法对超大容量双电层电容器进行了实验,并根据获得的模型参数进行了仿真,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超大容量双电层电容器在中小功率应用场合下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孙国华  李开喜  李强  范慧 《电池》2007,37(1):12-13
研究了双电层电容器(EDLC)用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EMIm]CF3COO和30%KOH在高比表面积(3 250 m2/g)活性炭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30%KOH的电容特性、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均优于[EMIm]CF3COO,而[EMIm]CF3COO的比电容随应用电压的提高而增加,使电容器在提高功率密度的同时提高了能量密度.  相似文献   

14.
储能系统作为电力系统必要的能量缓冲环节,作用非常明显。使用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EDLC)的储能系统能够同时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因此它能补偿功率波动。提出了电流源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current-source energy capacitor system,CS-ECS)。该系统由双电层电容器、双向直流变直流换流器以及电流源逆变器组成。提出了能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控制的CS-ECS控制系统,通过对同步发电机系统进行仿真,得出了超级电容器系统能够改善同步发电机系统稳定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B.Fang  Y.Wei  K.Suzuki  M.Kumagai 《电池》2004,34(5):337-339
Electricdouble layercapacitor(EDLC )isauniqueelectro chemicalenergystoragedevicewhichexhibitsmuchgreatercapaci tancethanconventionalcapacitors Italsooffersmuchhigherpow erdensitythanconventionalbatteries (C2 H5) 4 NBF4 PCisfre quentlyusedaselectrolyteinEDLCsforitsrelativelyhighelectro chemicalandthermalstability[1-2 ] However ,theconductivityof(C2 H5) 4 NBF4 PCisratherlowandtheviscosityisquitehigh AcetonitrilehasahighconductivityandhasalreadybeenusedassolventintheEuropeanmarketforcap…  相似文献   

16.
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存在等效串联内阻大,可利用比表面积低的问题.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活性炭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可以使双电层电容器的比容量和大功率放电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结果表明,当添加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活性炭的4%时,可使活性炭电极对有机电解液的润湿性最好,使得双电层电容器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分别提高了5.27%(1 mA/cm2)和20.62%(5 mA/cm2),且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模型及预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  温旭辉  刘钧 《电气传动》2007,37(12):7-10
能源危机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作为其关键部件之一的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重点对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建立了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串联模型.直流母线支撑电容、大功率电子器件、控制电路、轴承和绝缘的失效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主要失效模式.基于已建立的可靠性模型,采用元器件应力分析法预计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Storage batteries or pumped hydraulic power stations have been used to store electric energy.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storage batteries, e.g., long charging time, limited cycle life, low Coulomb efficiency, and inaccurate residual power meters. Because of these problems, practical power applications have not been achiev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complex system of capacitors and electronic circuits called the ECS (Energy Capacitor System) is proposed. The capacitor part of the ECS is a group of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f increased energy density. The circuits part is built around switching regulators. Although the capacitors alone are not capable of delivering stable output, the accompanying circuits compensate for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throughout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cycle. This combination of capacitors and electronic circuits increases the energy density by about 16 times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close to the level of lead-acid batteries but with lower output resistance and better voltage stability. The ECS inherently features short charging time, very long cycle life, and good Coulomb efficiency. The cells are completely sealed and made from materials which are not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SF6 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外电场的分布 ,采用了电容锥结构。本文提出了电容锥的计算方法并对 330kVSF6 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放置电容锥前后的外电场建立计算模型进行数值计算 ,分析了电容锥对互感器外电场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适用于电动汽车的SiC MOSFET PSpice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基于PSpice电路对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中的碳化硅(SiC)MOSFET的工作特性进行实时准确地仿真,针对SiC MOSFET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压控制电流源型VCCST(voltage-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 type)PSpice仿真模型。首先,为了获得SiC MOSFET准确的静态特性建立了电压控制电流源作为SiC MOSFET的内核,以描述SiC MOSFET的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然后,为了获得SiC MOSFET准确的动态特性,建立了基于电压控制电流源与恒定电容的栅漏电容(CGD)子电路模型,所提SiC MOSFET VCCST PSpice模型在简化参数提取方法的同时,能够满足模型准确性的要求;最后,建立的SiC MOSFET VCCST PSpice模型应用于Boost变换器进行仿真和实验,并对SiC MOSFET的特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SiC MOSFET VCCST PSpice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为SiC MOSFET在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