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在帷幕灌浆工程施工中,如果混凝土盖板发生抬动变形,会使混凝土盖板的整体性和强度得不到保证,甚至将危及水工建筑物安全。灌浆施工过程中,应在灌浆孔周围设置抬动变形观测装置,防止岩石发生抬动变形。准确的抬动变形值需要借助先进的抬动观测方法和精密的仪器才能够真实反映。通过对传统的抬动观测方法进行剖析和改进,提出了集量测、采集、计算处理和显示于一体的抬动现场监测新装置。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采用常规灌浆进行地基处理已比较成熟,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灌浆压力过大,造成对基础上层建筑物的破坏,并保证基础与构筑物的整体性,利用抬动观测装置进行观测,控制灌浆压力。介绍了抬动装置安装、抬动观测、观测中出现的问题及具体解决措施等。通过分析研究,可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正确合理地安装抬动装置,对抬动观测数据进行合理地分析,给作业人员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高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灌浆抬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坝基层状岩体倾角平缓且岩溶构造发育、趾板上灌浆盖重小、水库运行水头高、后期没有维修补灌条件等不利因素进行了灌浆试验。试验中趾板抬动变形观测首次采用了可自动记录和报警的装置,趾板抬动得到较好的控制,确保趾板基础接触段固结和帷幕灌浆最大压力分别安全地达到0.5 MPa和1.5 MPa。通过分析大量抬动变形观测数据,从统计意义上给出了抬动变形有效观   测半径和抬动变形观测值在抬动观测距离上的线性衰减率,为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抬动观测   孔布置和根据不同观测距离确定抬动变形限值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水口船闸变形观测资料分析,简述船闸变形多测点数学模型的建立,阐述水口船闸变形规律,并对其现行观测布置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三峡右岸电站厂房机组蜗壳及座环底部回填灌浆采用“跳象限”法即对称灌浆的方法双泵同时进行灌浆施工,保证浆液匀速推进,避免了单向推进灌浆因浆液受阻造成压力突增的缺点。灌浆全程使用灌浆自动记录仪进行记录,准确掌控灌浆压力及灌入总量。抬动变形观测采用预警机制,现场执行提示、预警及报警机制,以确保灌浆过程中抬动变形值在规定允许范围内。当压力与抬动变形矛盾时,调整灌浆压力,或停止灌浆。  相似文献   

6.
徐庆伟 《四川水力发电》2006,25(1):28-32,44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帷幕灌浆由于地质条件差,地层软弱复杂,灌浆注入量大,且极易发生浆液串冒和基础抬动现象。为了节约灌浆成本,控制浆液扩散半径,防止基础破坏,在灌浆施工过程中采取了抬动观测控制、自动灌浆监测和控制灌浆等措施。介绍了该灌浆工程的施工方法,抬动观测控制、自动灌浆监测、过程质量控制及特殊情况的灌浆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在灌浆施工中存在大量的趾板帷幕灌浆。趾板帷幕灌浆在超压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趾板变形破坏,常常需要对趾板抬动变形进行24 h不间断监测。但目前用于抬动监测的设备充电时间长达8 h,每次充电后设备只能连续工作3~4 d,难以满足连续监测的需求。结合抬动监测的特点,对该设备的充电和工作模式通过微型控制系统进行了管理,缩短了抬动监测装置充电时间并降低了装置的平均工作电流。对设备进行相关技术应用后,充电时间缩减到1.8 h,设备的连续运行时间提高到134 h,提高了设备的监测效率,满足了对趾板抬动变形进行24 h不间断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沙坡头水利枢纽坝基以软岩为主,岩体变形问题已是本工程的一个主要地质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埋设变形观测装置对其变形进行观测和分析,探讨软岩变形规律及影响变形的主要因素,为研究软岩工程地质特性和大坝稳定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坪河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基础进行灌浆试验中,对灌浆压力、浆液配比、注入率使用自动记录仪记录,自动抬动观测记录仪观测趾板抬动变形,并配置自动报警装置进行升压试验。探索在保证趾板不产生抬动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帷幕和固结灌浆压力的途径,灌后透水率控制在0.16~1.1 Lu之间。  相似文献   

10.
土坝粘土灌浆及岩石坝基水泥灌浆是常用的大坝渗漏的施工方式,具有施工进度快、干扰因素少、防渗效果好等优点.但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孔底沉渣偏多、灌浆浆液偏浓或偏稀、出现假象灌饱、劈裂过大、坝体抬动变形破坏等质量问题.论述了岩石地基土坝灌浆施工准备、造孔、制浆、预埋及拆卸套管、浆液变换、压力控制、大坝变形观测等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钻孔倾斜仪是一种高精密度的监测仪器.在岩土监测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累计误差的原因,使其提供的累计变形量与被测体的真实变形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短期监测成果中,其结论有可能与事实相悖.通过对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产生误差的一般规律。经处理后的结果可较为真实地反映被测体的变形情况,从而可扩展钻孔倾斜仪的使用条件.将监测成果量化,使其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构皮滩枢纽软岩围岩粘弹性位移反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粘弹性有限元位移反分析方法对洞室围岩粘弹性变形参数及地应力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与岩体现场变形试验及地应力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在位移反分析计算模型中,根据洞室围岩位移观测的实际情况,分别考虑了仪器埋设断面测点的设置时间和开挖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影响。通过围岩变形观测资料, 对位移反分析所涉及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永久船闸直立坡岩体变形监测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众多不同类的监测仪器设备和长时间的观测资料,较全面地揭示了三峡永久船闸直立坡岩体的变形规律,在分析了大地测量点、滑动变形计、钻孔测斜仪和多点位移计的观测资料后,认为直立坡岩体整体稳定性良好.实测直立坡顶最大水平位移为32.72 mm;直立坡深层岩体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分布符合一般变形规律;统计模型分析表明,中隔墩侧直立坡岩体时效变形远小于边坡侧直立坡岩体;微新岩体上测点的时效变形小于强风化岩体上的测点.此外,北坡三闸首的观测成果说明,在槽挖结束后的第5个月开始浇筑混凝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隧道开孔段围岩变形的薄壳理论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围岩变形预测分析理论主要是针对无开孔隧道,而对于隧道开孔产生的围岩变形,相关预测分析研究理论较少.为此,利用薄壳理论对隧道开孔处受力进行分析,同时结合Mindlin公式对隧道开孔段围岩变形公式进行修正,从而得到了隧道开孔围岩变形预测公式.将所得隧道开孔段围岩变形预测公式应用于肯尼亚内马铁路恩贡山隧道开孔段围岩变形预...  相似文献   

15.
百色水利枢纽大坝基础岩体变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色水利枢纽主坝建造在华力西期辉绿岩岩脉上,裂隙发育纵横交错,岩体破碎,岩体主要以碎裂~镶嵌碎裂结构为主,局部为次块状结构或碎裂结构,为获得岩石力学变形参数,进行了现场岩体变形试验,并把测试成果与地质勘查,声波测试,原位钻孔弹模等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论证,认为测试成果可靠,符合客观实际,可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江垭水库蓄水后,水库坝区岩体出现了的抬升变形现象。本文分析了5种可能的导致抬升变形的因素,并认 为坝基深部承压热水含水层承压水头随水库水位升高而增大是导致抬升变形的控制因素,三维数值分析及岩石力学 模拟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分析结果。本文还对今后坝区岩体抬升变形的观测和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隧道围岩大变形评价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问题,基于改进的云模型理论,建立了隧道围岩大变形评价的改进云模型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云理论中的云雾化条件将大变形指标权重进行融合,进而得到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并用正态云替代传统模型中的特征值,计算云相关度和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综合云计算获得隧道围岩大变形评价结果。将此方法应用于西藏米拉山隧道围岩大变形评价,其结果为Ⅳ级大变形,与实际结果一致,表明隧道围岩大变形评价的改进云模型评价方法合理可行,可应用于隧道围岩大变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应用岩土力学、数理统计等理论 ,对鲁布革风化料心墙堆石坝变形观测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将变形合理分解为填筑分量、水压分量和时效分量。通过对材料各参数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分析和大量的有限元计算 ,按照交集域优选法的思想、辨识鲁布革堆石坝各区材料的非线性参数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为进行流变围岩圆形隧洞工程应力、应变分析,将Hoek-Brown强度准则引入到西原流变本构模型,同时在力学模型中考虑掌子面推进效应和支护阻力对围岩应力释放率的影响,得到了支护条件下基于Hoek-Brown准则西原模型的圆形隧洞黏弹塑性解。通过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案例验证解析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了塑性区半径和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Hoek-Brown准则的西原模型更能反映实际隧洞工程岩体流变特性,建立的解析方法能够考虑围岩应力释放效应和塑性体积扩容特征对围岩变形的影响,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吻合良好;(2)围岩应力释放系数、Hoek-Brown准则参数s、原岩应力和隧洞半径对塑性区半径的影响较大,是判断流变围岩隧洞稳定性的主要考虑指标,相对而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Hoek-Brown准则参数m对塑性区半径的影响较小;(3)引入围岩扩容系数后,围岩位移量显著增加,但基本不影响围岩流变变形曲线形态和塑性区半径,从洞壁向围岩内部延伸,围岩扩容系数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