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龙慈隧道偏压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短台阶法施工艺 ,并针对龙慈隧道洞口偏压浅埋地段提出了锚喷网支护和洞顶加设吊顶锚杆及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地表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白爱明 《山西建筑》2010,36(6):306-308
介绍了双连拱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特点,从施工工序、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对双连拱隧道施工作了简要论述,以积累双连拱隧道施工经验,推广连拱隧道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长管棚在双连拱隧道洞口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六(安)潜(山)高速公路的白桑园连拱隧道施工实例,介绍了长管棚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洞口软弱围岩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遨宇  张鹏 《山西建筑》2007,33(22):301-302
在张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中岔道2号双连拱隧道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对初期支护体系中的锚杆支护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对双连拱隧道锚杆支护的设计、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验证了锚杆支护体系在设计和施工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董文德  高波  申玉生 《四川建筑》2006,26(Z1):91-93
结合某双连拱隧道实际工程,利用相似模型在Ⅱ、Ⅲ类围岩条件下,采用三导坑法、双导坑法和中导坑拓展法三种施工方法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得出:最大的周边径向位移发生于拱顶,其次为拱腰部位,径向位移收敛警戒值的范围不能超过10 mm;从洞室的失稳特征分析,衬砌最容易在隧道边墙及中墙与衬砌搭接处出现裂缝;通过模型试验得出了连拱隧道在Ⅲ类围岩中采用中导坑拓展法施工,对围岩扰动较小,有利于隧道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郭明宇 《山西建筑》2010,36(35):304-30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浅埋偏压隧道采用35m长大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技术,并在参数确定、机具选择、进度情况、质量控制4个方面作了具体介绍,指出了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为今后同类隧道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广东省广惠高速公路小金口双连拱隧道和四川省宜水高速公路鞋底坡双连拱隧道2个工程,应用平面应变弹塑性模型,对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弹塑性进行了深入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和模拟,提出了在隧道不同施工工序中塑性区的分布形式,通过这些塑性区的分析,指出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危险区域、围岩支护及监控量测的重点和难点,为施工提出了警示信息。  相似文献   

8.
瞿双全 《山西建筑》2009,35(29):317-318
针对双连拱隧道施工后诸多因素影响隧道质量,通过对双连拱段采用无导坑法施工,既满足了设计要求,又方便了施工,同时避免了中导洞法施工给隧道遗留影响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鄂西北某高速公路隧道出口段由地形因素与顺层结构面因素共同引发的偏压问题,运用离散元方法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多因素偏压下围岩压力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出大小相间的分布形式,该值较地形因素与顺层结构面因素各自引发偏压下围岩压力之和高37%,偏压侧与非偏压侧围岩压力差值较各单因素偏压之和高23%,初期支护结构内力甚至呈现数量级式增长,三者均表现出多因素偏压下的附加效应。多因素偏压下,初支结构在水平方向表现为扩张变形,而竖直方向上则表现为非偏压侧上升、偏压侧下沉,呈现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压旋效应”。在围岩压力分布、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方面,顺层结构面因素均较地形因素影响显著,表现出控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正松  高波 《山西建筑》2011,37(4):156-157
结合雅泸高速公路某双连拱隧道,采用FLAC3D软件,从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出发,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该隧道洞口段进行了三维弹塑性分析,并对结果分别从位移、速度、加速度、隧道衬砌内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洞口段动力响应的一般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偏压双连拱隧道信息化施工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一高速公路偏压双连拱隧道进口段埋深浅、地质条件复杂以及隧道结构受力复杂等情况,对隧道典型断面的拱顶下沉量、中墙顶部位移和收敛位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结合隧道开挖情况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其发展规律和产生原因,给设计和施工反馈围岩变形信息,指导现场施工。同时,对隧道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把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反映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能够动态地指导偏压双连拱隧道全过程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断面大、水头高,结构复杂的水下盾构隧道,通过分析其在横向和纵向结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在地层条件较均匀的横断面,通过成层重复反射理论,计算出工程场地地层的实际地震响应,采用反应位移法对隧道典型断面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再将其结果与静力计算结果叠加后作为抗震设计的依据。纵向则考虑线状结构特点、沿隧道纵向地层的不均匀性、地震行波效应和边界效应等方面的因素,应用三维时程响应法加以计算分析。对2种方法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分析流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将其应用于越长江盾构隧道工程,揭示了该典型水下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特征及抗震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13.
介紹在粘土層中進行曲線雙隧道穿越建物下方之中和線案例。為避免施工引致地表變形過大損及鄰產,原規劃於潛盾隧道周缘以高壓噴射灌漿工法施作一地盤改良環,以截斷沈陷槽向外傳播,達到抑減沈陷之目的。惟因隧道係在建物下方,灌漿工作僅能採斜灌方式施工,經以單管、雙重管及三重管工法進行現場試灌,試灌結果顯示取樣率最低,實際成環效果並不理想;正式施工時初採HDD水平式灌漿,惟在施作第2個孔灌漿樁時發生施工點上方民房地坪隆起,故中止改良工作;在審慎評估潛盾施工程序與施工控制技術後,決定採嚴謹之潛盾施工品質配合背填灌漿後之二次注入灌漿工法,加上密集之監測管控方式施工,確實可以克服軟弱地層條件並有效將隧道施工引致之沈陷降至最低,達到建物保護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盾构隧道管片开裂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飞  田文杰 《建筑技术》2009,40(11):1013-1015
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某标段盾构施工中,多次出现管片碎裂情况,经统计分析,碎裂类型可分为管片崩角、崩边破损,短边通长破损和螺栓孔位置破损三类。根据管片破损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和掘进参数控制不当。因此,提高施工中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加强掘进过程中对参数的控制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管片破损。  相似文献   

15.
潛盾隧道近接施工之影響評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捷運潛盾隧道近接施工為案例,依實際施工監測結果,以数值分析探討不同位置及不同距離近接之影響,並依影響程度探討可行之保護對策,以提供爾後類似工程之參考。  相似文献   

16.
彭荣兴  孙岩 《建筑技术》2009,40(11):980-983
盾构隧道钢结构管片采用组装构件焊接制作,在考虑构件特性和满足机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先下料后加工,通过控制下料精度,严格保证合理组装顺序,控制焊接参数和焊接顺序,以保证焊接不变形,最后通过严格的结构检验要求和预拼装质量控制要求,使得隧道管片的制作满足设计要求,得到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双连拱隧道支护体系现场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19  
隧道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形状况是其安全性的直接表现,针对金竹林双连拱隧道设计了完整的现场监测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隧道支护体系应力和拱顶沉降监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双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使用大型跨江海盾构法进行水下隧道施工时,主要存在的流固耦合问题是:掘进过程中引起的流固耦合效应对管片结构内力的改变。结合重庆主城排水过长江盾构隧道工程,选取典型断面,按连续介质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进行分析。对该典型断面采取水土合算和考虑耦合效应2种方式来计算管片结构内力分布,并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下盾构法施工期间,管片截面最大内力出现在刚拼装完时,长期地下水渗流会减小管片截面内力。从流固耦合角度来研究管片结构受力特征,可为类似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盾构隧道斜交下穿地铁车站的影响与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实例对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同时通过穿越过程中的施工参数、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穿越中关键施工参数的选取和对既有车站的影响。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合理设定推进力、推进速度和土压力,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是控制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的有效措施。另外,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总结既有车站结构变形规律,此次一端斜交下穿使得既有结构变形由垂直下沉变为扭转下沉,结构侧墙半槽形沉降曲线表明结构变形对列车的行车安全造成很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今后类似的下穿既有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裂缝活动环境下盾构隧道双层衬砌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处于地裂缝活动环境下的盾构隧道,在地裂缝上下盘相对错动下,隧道衬砌在纵向将承受比正常情况下大得多的附加应力和变形,此时衬砌在结构强度和防水两个方面都可能失效,使隧道不能正常运营。基于此,考虑在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衬砌内再作一层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内衬形成双层衬砌结构,共同承担外力,以达到减小结构应力和变形的目的。为此,对双层衬砌结构在地裂缝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状进行数值分析,主要考虑地裂缝上下盘错距、钢筋混凝土内衬厚度和强度等因素对衬砌受力和变形性状的影响,得出一些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结论,计算结果表明:管片内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内衬能有效的减小隧道衬砌在地裂缝错动下的内力和变形;衬砌的内力和变形与地裂缝错距大致成线性正比关系;内衬厚度对衬砌受力和变形均有较大影响,衬砌越厚,应力和变形越小,但厚度超过300 mm后再增加厚度,效果明显减弱;内衬强度对衬砌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较小,实际工程中采用C30混凝土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