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河油田稠油地面集输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辽河油田稠油品种繁多,物性较差,相对集输处理的难度较大。辽河油田以降低稠油粘度来解决稠油集输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加热降粘、掺轻质油或掺稀油稀释、掺活性水以及乳化降粘等。稠油脱水工艺流程主要采用两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流程;热化学沉降加电化学脱水两段脱水工艺流程;一段热化学静止沉降脱水流程。主要运用的稠油处理设备有卧式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加热炉、泵等。  相似文献   

2.
内蒙探区幅员辽阔、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是中原油田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战场。内蒙古探区原油物性差、含气量低,属于典型的稠油区块。稠油集输工艺包括:单井拉油工艺、单管加热集输工艺、掺稀降黏集输工艺、热源伴热集输工艺。稠油集中脱水处理工艺包括两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热化学沉降与电化学两段脱水工艺、一段热化学静止沉降脱水工艺。  相似文献   

3.
随着稠油含水率的升高,稠油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其脱水工艺费用大幅度升高,导致稠油脱水处理成本增长,针对此情况,辽河油田采用了进站预脱水和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取消了一段加热炉和电脱水器,降低了稠油脱水的费用.该工艺在辽河油田的稠油联合站得到推广应用,每年可节约稠油脱水处理运行费用5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稠油属非常规石油,其粘度高、密度大,给稠油脱水造成很大影响。国内外稠油脱水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流程包括两级热化学沉降脱水、掺轻油热化学沉降脱水、热化学沉降加电化学脱水等处理工艺;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是在传统分离器中引入静电聚结的方法对稠油进行脱水,该方法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塔河12区油田原油属高含硫、高粘度、高凝点的重质稠油,属于特超稠油系列,原油物性比较差。针对塔河12区油田的这一特点,经过优化分析认为,稠油集输系统推荐采用将乳化降粘和掺稀降粘2种集输工艺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原油脱水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的方法,解决了稠油脱水问题;同时为协助塔河12区的处理工艺提供了一种高粘稠油计量技术作为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河油田稠油储量丰富,由于稠油主要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脱水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化学药剂用量大、沉降脱水时间长、脱后油和水不稳定等问题。鉴于上述原因,开展稠油高温脱水技术研究,寻求稠油脱水的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超稠油的集输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塔河油田西北部超稠油区块开始大规模地投入开发和建设.该区块全部采用掺稀油降黏采油工艺.因稀油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以及高品位原油低价格等问题,亟须开展塔河油田西北部超稠油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工作.根据该区原油物性、黏温特性及降黏试验,结合油田现状,推荐三种集输降黏工艺:水溶性化学降黏集输工艺、掺稀油与水溶性化学降黏相结合的混合降黏集输工艺及掺轻油降黏集输工艺.超稠油脱水在开发初期采用两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开发后期随着含水上升,可采用预脱水分离器首先对高含水产出液进行预脱水,再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的脱水工艺.  相似文献   

8.
稠油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等特点给地面集输与处理带来挑战。介绍了国内外稠油集输工艺现状,当前热点的稠油集输工艺,以及中国石化塔河油田稠油集输处理工艺现状。目前,塔河油田稠油集输处理工艺为"混、输、掺"集中掺稀释剂模式;实现超稠油密闭集输;系统应用橇装化设备。针对塔河油田当前面临的稠油更"稠",稀油资源越来越缺乏,地面系统适应性降低,腐蚀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通过研究,认为塔河油田需要加强超稠油藏开发地面关键技术攻关;超稠油乳化降黏和低黏液环输送工艺研究;高效超稠原油脱水技术的研究;高H2S、高CO2、高地层水矿化度、低p H值腐蚀环境地面防腐技术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含水稠油脱水工艺采用二次加热的脱水方法,一段脱水能耗浪费严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室内脱水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预脱水,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该脱水工艺已于1996年在辽河油田欢四联合站实施应用。文中以鸡四联合站为例,就其热负荷进行计算,并对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沉降脱水与预脱水的脱水工艺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稠油大都采用注热蒸汽的方式开采,采出来的稠油含水率在40%-80%之间。由于稠油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油水分离非常困难。联合站原油脱水工艺从实现热化学沉降脱水替代电脱水以来,采用的一直是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针对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脱水温度高、脱水时间长等问题,进行了稠油回掺高温底水预脱水工艺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含水稠油脱水工艺采用二次加热的脱水方法,一段脱水能耗浪费严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室内脱水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段预脱水、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该脱水工艺已于1996年在辽河油田欢四联合站实施应用。文中以次四联合站为例,就其热负荷进行计算,并对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沉降脱水与预脱水的脱水工艺进行了经济比较。采用预脱水和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每年可节的燃料油近8067t,则可节约资金887.37万元,取消了电脱水器并减少了脱水泵的运行台数。经计算,每年可节约人民币 887. 37 万元。  相似文献   

12.
哈拉哈塘油田哈6区块采出的稠油H2S含量较高,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因此,在联合站工程设计中,需要针对稠油脱水、脱硫工艺方案进行优化对比。介绍了哈6区块高含硫稠油的油品物性及设计参数,论述了稠油脱硫工艺,对稠油脱水工艺进行了比选,最终确定采用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气提塔脱硫的处理工艺。经过近3年的实际生产运行验证,该工艺方案在工程投资、生产管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更能满足油田长远发展的需要,对其他油田或区块高含H2S稠油脱水、脱硫工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辽河油田锦16块油藏持续有效开采,已转变开发方式,开展二元化学驱三次采油工艺试验。转变开发方式后,原油物性发生变化,原地面集输系统无法适应新的开采模式。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研究,确定出新集输系统的脱水技术,即二段大罐热化学沉降脱水技术和二段电化学脱水技术,并确定相应关键技术参数。现场试验表明,两种脱水技术均可满足化学驱原油脱水工艺需要。同时,提出3个原油脱水工艺方案,通过对比分析,优选方案3为最佳脱水系统。  相似文献   

14.
稠油作为重要的非常规原油资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常规油藏的枯竭和稠油资源的广泛开发,稠油地面处理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外已开发出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脱水等多种成熟的稠油处理工艺,针对稠油处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降黏裂化等非常规稠油处理工艺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结合国内外稠油资源的分布及稠油开采技术的应用现状,介绍了稠油开采工艺的发展情况,探讨了配套的常规和非常规稠油处理技术及常用设备,并对国内某些油田稠油处理工艺的应用情况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对现有稠油处理工艺和设备的应用情况分析,提出了稠油处理工艺、分离器和电脱水器的适应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稠油集输及注蒸汽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开发的特点,集油区不同集输工艺流程的优缺点,提出了最佳工艺流程的建议。论述了采用过的分井计量方法、加热降粘工艺、管线敷设方式、井口管线热补偿解决方法等。重点介绍了稠油热化学脱水的加热方式、沉降脱水的工艺技术以及热采注蒸汽工艺技术,提出了稠油集输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有待今后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6.
对英买力油田集输系统所辖6个区块试采油井的混合油及东一联外输油取样,进行稠油掺稀油的混合油室内热化学脱水试验,来确定适合该区块原油的脱水工艺,以及一段和二段热化学脱水工艺合理的脱水温度、脱水时间、破乳剂类型和投加量等技术参数.一段热化学脱水试验中,沉降温度为35℃时,模拟采出液的含水率为30%、50%和80%,破乳剂加药量80 mg/L时,沉降120 min以上,脱后油中含水率均可以达到低于20%的技术指标,水中含油量也均低于1 000 mg/L.二段热化学脱水试验中,破乳剂加药量100 mg/L,温度65 ℃,沉降120 min时,可以实现油中含水率低于1%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7.
预脱水工艺在稠油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目的在于脱除高含水原油中的游离水,现场试验证明,在采用热化学沉降处理工艺的场站,采用预脱水工艺,使得一段加热负荷大幅度降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预脱水工艺在某些条件下推广,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洼38稠油密度大(ρ_(20)为989.6kg/m~3)、粘度高(50℃时为9800mPa·s)、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分别为29.75和4.58%),这是影响稠油脱水的主要因素。为减小其相对密度和粘度,对洼38稠油掺不同比例的柴油,在70~90℃条件下进行热化学沉降脱水和在110~150℃条件下进行高温脱水试验,找出了稠油掺柴油的最佳掺量比、最佳药剂及其用量、最佳脱水温度和最佳沉降时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滨南稠油首站为例介绍了胜利油田稠油脱水传统的工艺方法,即热化学沉降工艺,针对该工艺方法存在的不足,又以陈南联合站为例介绍了稠油脱水优化后的工艺方法,即二级压力分水与大罐静态沉降相结合的脱水工艺方法;通过对两种工艺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陈南联合站稠油脱水工艺的优点,以期为稠油脱水工艺优化设计及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疆油田六、九区稠油粘度(20℃脱气)达2000~100000mPa·s,密度大,属特稠油,四座集输联合站均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处理工艺技术。以工艺中原油加热方式为研究对象,与以前采用的螺旋板式换热器进行比较,对自动掺热这种新工艺的工作原理、运行工况、效果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自动相变掺热装置较之以前的换热器更安全、更经济,自动化程度更高,换热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