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海滩涂地带油气田已进入开发阶段,海油陆采开发过程中人工岛进海路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文章分析了填海筑路方式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栈桥式进海路的设计构思,通过与填海筑路和陆地一般桥梁的比较,认为栈桥式进海路方案是可行的,对栈桥式进海路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论证并制订了设计方案。最后,文章提出了栈桥式进海路设计中有待探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胜利孤东滩海海域的3种进海路结构断面及防护方案(板桩式、大膜袋装固化土式以及小跨度栈桥式)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物理模型试验及经济技术分析比较,确定了采用大膜袋装固化土形式的进海路方案,从多方面论证了优化结构断面及防护方案的优越性,为该海域已建工程的防护方案和待建工程的设计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为了加大浅海区域的勘探开发力度,提出了在浅海区域修筑进海路连接海油陆采平台的方案,以确保海上采油施工的安全和稳定高产.文章介绍了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路堤的设计方案、结构及施工技术措施.该进海路采用管桩作为路堤框架结构,预制挡板作为辅助承重措施,在预制板内抛石回填,用振动锤夯实基础,在路面下干砌片石,最后现浇混凝土路面,边坡采用大块抛石护底,一层三排扭工体护体,保证了管桩路堤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叙述胜利油田滩海进海路设计的两种结构形式,即重力式土石结构和桩板组合结构。实践证明这两种结构形式的进海路,在滩海海区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滩海人工岛工程水浅、填筑材料短缺等工程特点,开发出对拉板桩结构形式并应用于滩海人工岛进海路。该板桩结构将预制混凝土板插入到地基土一定深度,板桩顶部通过拉杆对拉,两板桩中间填块石,外侧采用抛石护坡。对拉板桩结构形式复杂,波浪、地基变形、道路两侧压载等是影响对拉板桩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根据滩海人工岛进海路工程环境特点,建立了进海路对拉板桩结构与地基土体相互作用有限元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波浪等荷载作用下对拉板桩结构变形与整体稳定性特点,并进行波浪荷载、不均匀沉降、水位变化和材料强度衰减对结构变形与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波浪荷载、车辆荷载、水位变化和不均匀沉降都会对对拉板桩进海路结构变形和稳定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水位变化对板桩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影响最显著,在设计低水位条件下结构沉降和位移均大于设计高水位条件下的结构沉降和位移,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也有所降低,而结构材料强度变化对结构变形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具有施工周期短、强度高、处理深层软土地基效果好等特点。在储罐基础应用中,PHC桩不仅从承载受力和沉降方面满足工程需要,而且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安全、经济、收效快的目的。介绍了PHC桩的基本原理及其优越性、储罐管桩基础设计内容和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在深层软土地基上,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是储罐基础应用中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李孟杰  高晋  时米波  肖小龙 《海洋石油》2021,41(2):99-102, 114
独桩支撑平台抗侧向位移刚度较小,极端工况下平台发生较大水平位移会带动栈桥及其上的管道产生较大的相对运动,造成管道薄弱部位强度不足发生损坏泄漏。此文结合胜利海上油田某平台改造项目,基于管桩耦合整体分析模型,将输油管道、栈桥与独立桩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应力分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道优化布置措施,有效降低了管道的应力水平,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埕海一区海油陆采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港埕海一区油田位于渤海湾沿岸的潍海地区,介绍了埕海一区海油陆采钻井完井综合配套技术,着重对大位移水平井的方案设计与优化,井口槽与丛式井井眼轨迹优化、井眼轨迹控制与测量、井壁稳定与井眼清洁、套管下入与完井技术等做了简要介绍.埕海一区形成的钻完井配套技术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其成功的经验,对于应用大位移水平井开发边际油田或丛式井组开发区块油田是个很成功的例证,证明了大位移水平井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胜利油田滩海地区是油田产油的重点区域。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锐减,致使海岸线蚀退,海水严重浸入海岸线,对胜利滩海油田海堤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防止海岸线蚀退,已列为中国石化集团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文章根据胜利油田滩海地区特殊的施工环境,结合多年在滩海潮间带的施工经验,提出了3种施工方案,即板桩直立墙式潜堤结构施工、双排管桩内外侧抛石堤结构施工和抛石堤上平铺FS浆垫结构施工,并着重对双排管桩内外侧抛石堤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治理胜利油田滩海地区海岸线蚀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供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老168丛式井组井眼密度大、防碰难度大、造斜点浅、大尺寸井眼定向斜井段长、裸眼段长、井斜大、位垂比值大,油气层保护要求高.针对以上施工技术难点,采用大井眼浅地层定向、优化井身轨迹控制、控制井径扩大率以及优化海水钻井液等关键性技术,使该平台上的69口井均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油气显示良好,为以后开发滩海地区浅层油藏,实现海油陆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孤东油田极浅海区域新发现几个边际油藏。其中垦东401块水深-2m,距陆地2.7km,为稀油、疏松砂岩油藏,试油获14~25t/d工业油流。在三维地震、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数值模拟和油藏经营管理评价基础上编制了产能建设方案,通过修筑海公路、人工岛、丛式井组、大位移水平井、采用数据采集与控制的远程测控和紧急关断技术,能够无人职守、遥测遥控,整体实现了海油陆采。有效动用地质储量233×104t,钻井12口,建成年产油4×104t能力,累产油8.6×104t。目前在垦东12人工岛上钻打了26口井,推广了海油陆采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为弥补我国对北极海上油气工程研究不足的现状,针对北极地区海上已投产或有明确开发规划的项目,归纳出七种主要的海工模式,包括:人工岛+海底管道、混凝土重力式平台+穿梭油轮或海底管道、导管架平台+海底管道、海油陆采、FPSO+水下系统、浮式平台+海底管道以及水下生产系统+陆上终端,并对每种海工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北极海上关键工程技术装备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北极地区的海工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我国滩海油田的冰情及其抗冰问题。介绍了自持抗冰能力的浅海油田固定式生产设施,如人工岛、混合(混凝土)结构重力式平台、抗冰锥形主体桩基平台等的结构、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论述了浅海油田海上平台和设施的外设抗冰防护技术,包括抗冰桩;以抗冰桩为骨架的模块化自稳式(堆积冰重力式)防冰堤;以混凝土沉箱防冰堤模块为骨架的模块化重力式防冰堤;由防冰堤和桩基平台组成的浅海油田生产设施;坐底式钻井平台的水下基台。提出了发展滩海抗冰技术的建议,今后应加强和完善冰情的监测和资料的积累,加强冰情及抗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Abaqus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冻胀力作用下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PHC)管桩开裂状态、纵向开裂时管桩的性能退化情况和极端风载荷作用下管桩的承载能力。研究发现:在无钢筋锈蚀的情况下混凝土裂缝对管桩整体弹性模量影响较小;开裂后的管桩在极端风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会有应力集中现象出现,但整体稳定性与未开裂的管桩相差不大。研究内容为保障冷湿环境下PHC管桩的正常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ZH8Es-H5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港油田滩海地区2007年进入实质性开发,受地面条件的限制,为实现滩海油田少井高产、高效开发,采用了人工端岛丛式井为主的海油陆采方式,近两年来打出了诸多高水平的大位移水平井(最高位移垂深比3.92)。文中介绍了ZH8Es-H5大位移水平井实施过程中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优化、摩阻扭矩预测与控制、井眼轨迹精确控制、保持井壁稳定及井眼清洁、大井斜长稳斜井段套管下入、环空ECD监测、井眼防碰、优质钻井液应用等多项先进技术或措施,对大位移水平井的设计、施工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埕海一区大位移水平井摩阻扭矩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港油田埕海一区庄海8井区按照“海油陆采”模式采用大位移井技术进行开发,针对大位移井钻井难点,开展摩阻扭矩预测技术研究。根据钻成的水垂比为3.92的庄海8Nm-H3大位移水平井实钻摩阻扭矩数据,通过建立大位移井摩阻扭矩预测模型,确定了现有钻井液体系和性能条件下的摩阻系数。分析了减摩工具、钻井液体系、井眼轨迹、钻柱结构及井眼净化等对摩阻扭矩的影响,使用与庄海8Nm-H3井类似的井身结构、钻具组合及钻井液体系及性能,采用相同的管内和裸眼摩阻系数,计算了水垂比为3.1、3.5、4、4.5、5的大位移井摩阻扭矩,结果表明,在大港油田埕海一区能够完成水垂比为5的大位移水平井施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石相分析,综合电性特征及砂体的空间分布,对桩西油田桩89井区沙二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查明了沉积微相类型与含油性的关系。认为桩89井区沙二段地层为一套湖泊沉积体系,包括滨湖砂坝、湖坪、生物滩、浅湖砂坝、浅湖泥等微相,其中滨湖砂坝与生物滩微相的储集层含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渤西油田群联合开发思路的形成和“半海半陆式”工程方案的确定过程。彩全海式”开发工程方案单独开发歧口18-1油田的经济测算表明,该油田无经济效益。而油藏研究结果显示,以歧口18-1油田为中心,以15km为半径的范围内所发现的歧口17-3、歧口17-2及曹妃甸13-1等油气田均获高产油气流,并有可观的石油地质储量。工程专家以此为基础,提出渤西水浅离岸近,可充分依托陆地,建成“半海半陆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钻井岩心观察、薄片研究、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伊朗西南部Y油田下白垩统Fahliyan组的岩石类型、沉积结构和构造以及古生物化石组合等相标志,认为Fahliyan组沉积大致对应于里德(Read,1989年)缓坡模式下的潮坪-澙湖相到浅滩或鮞粒(团粒)砂滩相带,发育浅滩、溻湖、潮坪和开阔海四种相类型,浅滩相可细分为滩主体、高能滩和低能滩三种,最终共识别出12种微相类型受海进和海退的影响,沉积相带在空间上转换,构成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其中Fahliyan组上部(F1段)和下部(F4段)以浅滩相为主。  相似文献   

20.
滩浅海油田人工岛码头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冀东油田滩海工程特定环境及油气开采人工岛码头使用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码头结构方案——高桩墩式码头+活动钢引桥方案,该方案较好地结合了常规高桩墩式码头、高桩梁板码头和浮码头的优点,成功地解决了常规高桩码头抵抗冰荷载能力弱的难题,实现了汽车滚装大件设备上下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