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湖河道带入的污染是造成湖泊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入湖污染物通量估算涉及监测点位、监测频次、控制河道数等多方面。文章选择太湖典型入湖河道,利用三种估算方法分析太湖入湖污染物通量计算精度,认为每月两次的水量水质巡测分析计算精度达到80%左右,能基本满足入湖污染物量估算要求,为太湖水环境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赵智  丁建国 《治淮》2011,(12):78-7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湖泊、河流,导致湖泊、河道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为了解高邮湖水质情况,分析其成因,本文在收集了大量水文、水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水文量质同步的优势条件,完成了高邮湖湖区水质、主要出入湖河道水质与水量状况的分析研究,对各条河道出入高邮湖污染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掌握了河道污染物通量分布变化情况,对湖泊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付亚丽  许志敏 《人民长江》2011,42(19):28-30
为了对非天然入湖径流过程的湖泊进行径流还原计算,以云南杞麓湖为例,分析并确立了湖泊径流还原的水量平衡模式,即同时考虑出流量、调离水量、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以及蒸发水量的还原模式。同时还介绍了对现状入湖径流结果的一致性订正方法,并最终得到了杞麓湖天然入湖径流量。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适用性;且得到的结果可以为湖泊的径流调节提供近似天然状态下的径流系列。  相似文献   

4.
不确定信息下富营养化湖(库)氮、磷纳污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洞庭湖为例,依据未确知数学中的盲数理论和Monte-Carlo模拟,提出了不确定信息下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氮、磷允许纳污量的计算方法.在充分考虑了水文、水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后,富营养化湖(库)水体氮、磷允许纳污量,应该以满足出湖(库)水体水质达标率90%以上(即水质超标风险率小于10%)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均值作为水质控制目标来计算.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上可行,计算结果偏于安全,能够为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入湖水量的大小决定了艾比湖水面面积的大小,湖面面积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湖滨植被、气候、土壤、湖泊水质的变化,入湖水量是艾比湖生态环境变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引江济太多年实践表明,西岸敞开影响了望虞河引江济太能力的充分发挥: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初步分析西岸地区对望虞河引江入湖水量水质的影响。通过太湖流域河网水量水质模型,计算分析望虞河西岸有效控制后对提高入湖水量和入湖水质方面的作用,为研究实施望虞河西岸有效控制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逄敏  宋为威  钱程 《水资源保护》2021,37(4):133-139
针对2012—2017年玄武湖增加生态补水量并不能让湖泊水质转好的问题,通过实测水量水质数据拟合、零维模型的推导和二维水环境数学模拟预测的方法研究玄武湖水质优化方法及应用。实测拟合发现湖区水质随着补水量的增加呈现先转好再变差的趋势。通过零维模型的公式推导及量化参数的方法,得出玄武湖污染物降解量与补水量呈负一次函数关系,玄武湖水质与补水量呈二次方关系,并得出丰水期优化补水量为20万t/d,枯水期优化补水量为15万t/d。运用水环境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在枯水期近期削减现状入湖污水的40%水质最优时的补水量为12万t/d;在丰水期,近期削减现状入湖污水的40%时的水质最优补水量为18万t/d,远期削减现状入湖污水80%时的水质最优补水量为15万t/d。  相似文献   

8.
稳定同位素方法在湖泊水量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方法,根据青海湖各水体的实测稳定同位素值和相关的水文气象资料,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计算的青海湖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地下水入湖水量分别为40.9亿、6.40亿m3,与实测值40.5亿、6.03亿m3相比十分接近,结果表明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估算湖泊水量各收支项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随着流域入湖污染负荷的增加,其整体水质呈下降趋势,水污染呈自北向南和自沿岸向湖心推进的分布特征。本文依据水质-污染源响应关系,建立了基于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在对湖泊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率定验证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抚仙湖在规划水质目标(I类)下,CODMn、TN和TP这三类主要污染物的水环境承载力分别为20065.7 t/a、821.9 t/a和115.8 t/a;并根据抚仙湖环湖入湖河流及排污口分布特征,进一步提出了环湖分片主要污染物容许入湖负荷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0.
入湖水量计算是太湖流域水量动态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太湖湖西区1986年~2015年入湖水量的变化情况分析显示,入湖水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利用已有的各口门入湖流量资料(2001年~201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出代表性口门,建立其流量与巡测段入湖水量的回归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估算得到的湖西区入湖水量与实测数据拟合度高;因此,该模型方法可用于实现监测口门数量的精简,完成简化入湖水量计算模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入太湖河道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太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数据,对1998—2009年江苏省环太湖河道的入湖水量、入湖污染物量和入湖水质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环太湖河道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为70.6亿m3,主要入湖河道的NH3-N、TP、TN、CODMn平均入湖量分别为1.37万t、1360t、2.63万t和3.77万t,环太湖河道超Ⅲ类水标准的断面占断面总数的71.5%~95.3%,其中1998—2004年超Ⅲ类水质的断面呈上升趋势,水质逐渐恶化,而2005—2009年超Ⅲ类水质的断面渐趋下降,水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在缺乏长系列水文观测资料的情况下,设计水文条件是制约小型城市湖泊纳污能力核算的重要因素。以武汉市江汉区北湖为研究对象,以降雨径流系数法和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确定了小型城市湖泊纳污能力核算的设计水文条件并核算了湖泊纳污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北湖COD、总磷和氨氮的纳污能力分别为11.26,0.063 t/a和0.92 t/a,现状条件下污染物入湖量分别为6.94,0.035 t/a和0.35 t/a,污染物入湖量小于湖泊纳污能力,与湖泊水质达标状况相符。表明通过降雨径流系数法和水量平衡原理构建的设计水文条件确定方法可以用于小型城市湖泊的纳污能力核算。  相似文献   

13.
从2015年6月无锡地区的历史罕见大暴雨水质水量监测成果着手,结合降雨量、入湖水量等,从水质变化、入湖污染物变化方面,分析了太湖水域水质影响情况,以期为今后太湖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艾丁湖流域为例,探讨并提出面向干旱区湖泊保护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和方法,包括流域耗水总量控制、入湖总水量控制、用水总量控制、缺水总量控制、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等多层次全视角下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系统及多重循环迭代方法。结果表明:艾丁湖流域2020年生态缺水量为2.60亿m3,2030年生态缺水量达2.48亿m~3。规划近期通过区域内压减灌溉面积,减小地下水超采量;远期需实施外调水工程。2020年综合耗水率进一步增大,在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为满足艾丁湖入湖水量的基本需求,湖泊生态补水量应为0.72亿m~3/年。2030年在外调水2.48亿m~3的情景下,入湖总水量为0.91亿m~3/年。研究成果拟为面向干旱区湖泊保护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分析与比选提供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15.
湖泊渗漏量是湖泊水量平衡的一项重要因素。湖泊渗漏量计算方法采用水量平衡法,以湖泊月平均水位相应水面面积落差计算蓄水量变化,再考虑引水、用水、蒸发、降水等水量变化,其差值为湖泊渗漏量。采用2003-2012年衡水湖水位、降水量、蒸发量、引水量、用水量等观测资料,筛选出对渗漏量较小的月份,建立月平均水位与月平均渗漏量相关关系,计算出衡水湖年平均单位面积渗漏量为13.1万m^3/km^2。准确计算湖泊渗漏量,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由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明雨 《人民长江》2022,53(1):61-66
为了揭示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以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cr)为污染物指标,对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水质、水量监测以及沿程追踪调查.同时结合同期降水数据和湖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阐述了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特征,估算了入湖污染负荷,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黑河下游尾闾湖泊东居延海为对象,利用监测数据,分析了黑河生态补水以来的入湖水量、湖水水面面积及湖水水质变化状况;提出了保护东居延海水环境的持续供水、优化配水、加强监测和实行问责考核等管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黑河下游尾闾湖泊东居延海为对象,根据水域面积与入湖水量的关系及蒸发量是影响调水量的主要因素,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公式法计算出东居延海的生态补水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园柱体极座标系来描述污染河流入湖的生化需氧量(BOD)和溶解氧(DO)的关系,以及考虑底泥释放及耗氧的湖泊水质数学模型。实测资料验证的结果,达到期望的精度。湖泊水质数学模型国内外文献介绍甚多,但用极座标系形式来定量计算入湖污染物的演化特征,在国内尚不多见,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供类似湖泊引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13—2017年洞庭湖主要出入湖断面水质、水量监测数据,估算洞庭湖经由“四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和长江“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入湖及城陵矶出湖氮、磷通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滞留效应。结果表明:时间上,2013—2016年“四水”“三口”年均入湖氮、磷通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2017年受入湖水质改善、水量减小的同步影响,相比2016年入湖氮、磷通量分别减小了19.93%、23.14%,受水情影响,入湖氮、磷通量在年内分配不均,70%以上集中在4—9月;空间上,入湖氮、磷通量主要来源于“四水”水系,分别占78.48%和71.77%,其中湘江和沅江的贡献较大。“四水”受点、面源污染的综合作用,而“三口”的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污染来源。此外,洞庭湖氮、磷滞留率很低,藻类浓度不高,但湖区氮、磷浓度(1.73、0.075 mg/L)仍远高于湖泊藻类暴发的临界值(0.20、0.02 mg/L)。为降低湖泊水华的发生风险,关键是保持湖泊的连通性,警惕长江“三口”区域总磷风险,并兼顾湖滨区污染物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