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服务行业有一句名言:“先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服务。”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更是如此。在物业服务企业中,任何一个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对业主的服务态度。上海东湖物业管理公司(下面简称“东湖物业”)正是深谙此道,在公司管理中主动承担企业责任,关注员工成长,提升团队凝聚力,让员工以东湖员工身份而自豪。“要想打造优秀的企业首先要打造优秀的团队,团队的成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东湖物业团队的强大又提升了东湖物业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互利双赢。”东湖物业总经理李风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物价飞涨,加上《劳动合同法》等新规的出台,导致劳动密集型的物业管理企业各项成本开支急剧攀升,使被定位于"微利"行业的物业服务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招工困难,员工流动性极大,威胁着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制约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为缓解物业成本开支刚性增长对物业管理企业所造成的冲击,物业服务企业纷纷向小区业主提出适当提升物业服务费的要求,适时适度提升物业服务费被推上了前台. 近日,笔者所在物业管理公司通过采取业主意见征询的方式(视同于召开业主大会进行意见表决),在所属的4个物业管理小区内成功地促成物业服务费用调整的表决,为物业小区服务的良性循环提供了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不断强化员工的沟通技能,提升物业服务品质,福田物业服务文化小讲堂近日开始在全体基层员工中开展《沟通技巧》的专项培训工作。现代职业人士,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技巧,依次为:沟通技巧、管理技巧和团队合作技巧。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一个与业主时时相处,以为业主服务为根本目标的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4.
徐森 《城市开发》2014,(7):44-46
正寄语:【董事长徐森】泰然物业秉承"追求客户满意,关注员工成长,谋求共同发展;客户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企业是社会的活力之源,员工是企业的发展之基"的经营理念,在创新中进取,在进取中完善、在完善中进步、在进步中壮大。我们一直坚持的,是以本职为基础,脚踏实地,稳步发展,从物业服务内涵到外延,逐步完善和改进公司发展所需求的综  相似文献   

5.
马韶青 《城市开发》2012,(15):87-88
<正>年轻的邓仪正在经历一场甜蜜的烦恼,作为一个有着三年物业管理基层工作经验的员工,她刚刚在公司新成立的项目部得到了一个管理职位。但烦恼随之而来,以前只需要向一位领导汇报工作的她,忽然要带领一个人数不少的团队,她感受到了一种不适应,甚至焦头烂额。这样的情况在许多物业服务企业都时常出现,很多物业服务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晋升制度,许多主管级干部都从基层提拔,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  相似文献   

6.
物业管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对企业文化这柄"利剑"来提升自身品牌和竞争力。一个公司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需要全体员工凝聚在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共同的价值观中为之努力。鉴于行业的特殊性,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物业管理从业者尤其是基层岗位上的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容纳度又有多少,该如何解决人员素质和企业要求之间的矛盾……本文作者所在的物业服务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那么,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遇到的这些尴尬和思索,相信同感者众。  相似文献   

7.
张会龙 《城市开发》2011,(13):24-25
<正>卓达物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物业服务处发展到员工数千人、管理项目上千万平方米的全国一流物业服务企业,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公司内部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橄榄绿色管理团队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从军营中走出,步入了物业管理行业,不仅为这个新兴的行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为快速发展的卓达物业注入了军营中不畏艰难、肯于实干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竞争的日趋加剧,任何物业服务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团队来支持企业发展。但是从实践看,许多企业的员工管理却并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比如有资料显示,在大型物业服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流动率达到35%,中小型企业高达40%,秩序维护员流动率甚至达到45%。  相似文献   

9.
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所管项目以及企业内部的和谐与否,已经成为品牌物业服务企业的评价标准之一,同时,这也是物业服务企业创建品牌的基础。很难想象,在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及员工关系紧张、矛盾重重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创建企业品牌。上海惠乐物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企业及业主之间的和谐的建设,重视企业在业主心中的品牌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对"公平性"管理的高度重视,以及以"公平性"管理促进企业品牌建设与和谐建设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10.
<正>我近期比较关注一项企业运作经验:深圳长城物业管理集团与国际专业结构合作成功开发了一整套物业服务企业IT管理系统并致力于打造云时代物业服务,他们将基于物业买受人的服务全部置于IT系统中,简化优化了各项服务流程,让信息化在物业服务中大展拳脚。其中,长城物业呼叫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竞争的日趋加剧,任何物业服务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团队来支持企业发展。但是从实践看,许多企业的员工管理却并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比如有资料显示,在大型物业服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流动率达到35%,中小型企业高达40%,秩序维护员流动率甚至达到45%。  相似文献   

12.
物业项目经理,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其岗位角色,关系到物业项目服务运营的成败,从而也关系到整个物业服务企业的战略发展。因此,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经理。从企业战略定位,到具体项目的招投标,再到人才的选拔和管理,项目经理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一个优秀的物业项目经理应该是重管理,还是强调技能?项目经理怎样加强自身的修炼?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作者采访了北京中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剑秋。  相似文献   

13.
杜长清 《城市开发》2022,(2):102-103
"十四五"规划多次提到"物业",国家和社会对物业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和要求明显提升。2020年12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也就"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进行了部署。行业开展打造"红色物业"活动是"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实质性地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14.
<正>近两年,物业服务企业普遍面临用工荒。这种情况从今年开始愈发明显,其突出表现在物业服务企业秩序维护员岗位的"用人荒"上。在我公司所负责的一个项目中,短短几个月时间,物业小区秩序维护员离职现象非常严重。原来正常  相似文献   

15.
《城市开发》2012,(13):50-51
<正>"《老大的幸福》对于行业领先企业万科物业的解读,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很有意义。"在中国物业管理网出品的电子刊《老大的幸福》中,我们看到万科物业在服务模式上的建设,作为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者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很受启发。"这种新颖灵活的形式、高效快捷的传播,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品读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没有什么比学习先进企业更快的提升路径了。感谢企业的无私分享,感谢贵网站的辛勤付出,期待着读到更多的精彩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诚然,"亚新小管家服务模式"已成为物业服务公司与业主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优秀的物业管理不仅能使房子保值升值,还能较好提升业主"幸福感",让业主的"小家"和社区这个"大家"更加融洽、和谐。为了让业主满意,让业主幸福,郑州亚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亚新物业)始终秉承"为您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创新打造"亚新小管家",时时处处真诚为业主服务,较好地提升了物业服务品质和业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城市开发》2008,(9):13-13
<正>为了不断强化员工的沟通技能,提升物业服务品质,福田物业服务文化小讲堂近日开始在全体基层员工中开展《沟通技巧》的专项培训工作。现代职业人士,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技巧,依次为:沟通技巧、管理技巧和团队合作技巧。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一个与业主时时相处,以为业主服务为根本目标的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的薪酬考核体系,让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使企业发展"如虎添翼"。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人才短缺原因分析1.我国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现状。2007年底,全国共有1119名从业人员取得了物业管理师资格。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实施,对提升行业竞争能力、优化人才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物业管理师队伍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  相似文献   

19.
近日,应众多物业服务企业的要求,由《城市开发·综合版》杂志社、《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主办,当代物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新形势下物业服务收费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万万树花园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杂志总编辑傅林主持。上午他刚刚参加了谢家瑾司长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储备管理人员的培训,主持该研讨会时他有感而发,从谢司长提到的上海仁恒开展多项经营的例子谈起。这个企业在运营方面非常善于突破与创新。他们利用周末时间举行了一场运动会,运动会邀请专业策划公司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策划,运动会间歇点缀以高档的酒会,吸引了一批企业提供赞助。其中汇丰银行赞助了20万,大众汽车赞助了15万,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该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开展中介服务,全年的收入中有五分之三的收入属于中介收入;还引进了专业保险公司,对企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在小区范围内代理索赔业务;另外还代理了上海票务公司的票务……傅林总编辑说,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突破求变、求发展是企业必须要面对与思考的重要问题。上海仁恒不局限于传统的收费模式,积极探索更多的盈利模式,使得企业不断创利和良性发展,无疑,在这方面上海仁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这个行业借鉴。此外,傅林总编辑还对物业服务企业从低附加值的基本服务向高附加值的资本运营转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会议邀请了40多家在京知名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参加。  相似文献   

20.
<正>纵观业内企业,发现不少引人深思的现象:有人说:物业管理系微利行业,物业服务企业生存艰难、命运多舛;有人说:物业服务企业是典型的"靠着金山要饭吃";有的公司在微利的生死线上挣扎,有的企业独辟蹊径赚得盆满钵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