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为了改善Ni-W-P化学镀层的耐蚀性,提高镀层硬度,将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耐蚀性、硬度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400℃时高达1 120 HV;镀态镀层为非晶态,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经历了非晶态、混晶态、晶态过程,且热处理后镀层晶粒长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铝材Ni-W-P镀层的耐腐蚀性,在镀液中加入La(NO3)3,在1060铝表面化学镀Ni-W-P合金层.采用电化学法和失重法分析了合金镀层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镀层的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层的结构;研究了La(NO3)3含量对Ni-W-P镀层沉积速率、孔隙率、腐蚀速率、腐蚀电位、腐蚀电流、交流阻抗、维氏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对镀层进行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对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液中La(NO3)3质量分数为1.0%时,所得镀层的沉积速率最大,为65.7 g/(m2·h),维氏硬度最高,为80.3 HV,孔隙率最低,镀层的耐蚀性能最好,镀层包状物颗粒大小均匀、紧密、无缺陷;经100~500℃热处理后,镀层硬度有所提高,但耐蚀性有不同程度下降,经300℃热处理后,合金维氏硬度高达136 HV,是未热处理的1.7倍.  相似文献   

3.
孙晓东  赵芳霞  张振忠 《材料保护》2012,45(7):34-37,75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沉积Ni-W-P合金层的耐蚀性,将其在不同的温度下热处理1h,利用XRD谱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层微观组织的影响,采用Tafel曲线、EIS技术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其在3.5%NaCl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i-W-P合金镀层由非晶态结构逐渐转变为晶态结构,400℃时晶化析出了Ni及Ni3P相,其晶粒尺寸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镀层的耐蚀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降低,400℃时镀层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W含量对化学镀Ni-W-P镀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化学镀Ni-W-P镀层的耐蚀性,拓宽其应用,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镀液中Na2WO4·2H2O的浓度对化学镀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钨酸钠浓度为20 g/L时,镀层的耐蚀性能最好.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镀层的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W含量的变化影响了镀层胞状组织的尺寸,镀层的组织致密和非晶态结构是其耐蚀性能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连漪  范洪远  王均  王琳琳 《材料导报》2016,30(22):91-94, 108
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L245钢表面获得Ni-Sn-P化学镀层。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根据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及浸泡腐蚀试验分析镀层耐蚀性。结果表明,较粗糙基体表面上的Ni-Sn-P镀层胞状物沿沟槽生长为条块状,当基体表面粗糙度Ra=0.147μm时,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小,腐蚀速率相对较低;当基体表面粗糙度下降到Ra=0.053μm时,镀层致密性下降,耐蚀性最差。其原因是随着基体表面粗糙度的降低,镀层表面生长的条块状组织相互接合增多,产生孔隙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工艺对化学沉积Ni-P-SiC复合镀层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材料组织和性能两方面深入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化学沉积Ni-P-SiC复合镀层耐磨性的影响及镀层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后的Ni-P-SiC复合镀层再经恰当的加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耐磨性。400℃处理1h,镀层硬度最高,但由于脆性大.易于剥落,耐磨性并非最好。继续提高加热温度,镀层韧性增加,耐磨性提高。最佳热处理工艺为600℃,1h。  相似文献   

7.
在42CrMo钢基体上制备了Ni-W-P化学镀层,研究了pH值对镀液稳定性和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并对镀层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当镀液pH值为8.0时,镀液稳定性最好,镀层沉积速度较快。镀层由Ni、Ni5P2、NiW2P3和NiW组成,具有非晶态结构,表面均匀且致密。随着镀液pH值升高,镀层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对Ni-P-SiC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Ni-P-SiC复合镀层,研究了3种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的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所得镀层性能优于单独使用一种表面活性剂;复合镀层的磷含量大于8%,属非晶态结构,SiC含量达4%,硬度达900HV,耐磨性为电镀纯镍的5~6倍。  相似文献   

9.
张敬尧  虞宙 《材料保护》2013,46(2):10-12,66,67
过去,对稀土在化学镀镍中的作用研究不够系统。在Ni-P基础化学镀液中添加3种稀土离子Y3+,Nd3+,La3+制备了Ni-P化学镀层。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磨损试验机等考察了稀土对镀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磨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后,镀层仍为非晶态结构,镀层内磷含量大幅提高,稀土有效细化了镀层组织,镀层表面形貌变得更加平整、致密、均匀;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3种稀土中,Y3+的作用最显著,当其在镀液中的浓度为0.04 g/L时,镀层显微硬度达最大值606 HV,同时磨损量为最低值4.957 2 mg,而镀层在10%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则低至0.006 4 mg/(cm2.h)。  相似文献   

10.
为延长铝锂合金的使用寿命,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在2197铝锂合金表面作化学镀镍处理,并对其进行热处理来改善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INCA型能谱仪(EDS)、中性盐雾试验(NSS)等分析了化学镀镍层的组成成分、组织结构、表面形貌、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2197铝锂合金表面获得的化学镀镍层为含磷量14.11%的高磷镀镍层;不经热处理的化学镀镍层的结合力等级为2级,经热处理后其结合力等级为0级,当热处理温度过高(一般超过300℃)时,其结合力降为1级;化学镀镍层经120 h中性盐雾试验后,未热处理的化学镀镍层的耐腐蚀时间仅为48 h,耐腐蚀等级为5级,而热处理后其耐腐蚀时间延长至72 h,耐腐蚀等级为8级,热处理温度升至450℃后其耐腐蚀等级降为7级。适当的低温热处理能有效改善铝锂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及提高化学镀镍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工艺对化学沉积Ni—P—SiC复合镀层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氢气气氛中,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Ni-W合金镀层表面状态、相结构及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态的Ni-W合金镀层存在一种未知相(2θ≈41.4°),热处理过程中这一未知相消失,同时镀层中析出NiW、Ni_4W等沉淀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的晶粒度逐渐增大,镀层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孔隙逐渐增多。当热处理温度达到1 000℃后,镀层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纹,同时镀层中可还原形成单质W。Ni-W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经热处理后显著增大,热处理温度为500℃时镀层的显微硬度最大,同时镀层具有与镀态Ni-W合金相近的耐蚀性,热处理温度进一步升高后镀层的耐蚀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被镀基体表面的粗糙状况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Ni-P-PTFE化学复合镀镀层微结构的影响。前者的影响是:基体表面的道痕不能被复合镀层所填满,在通常情况下镀层的表面形貌会基本上保持基体的表面状况。但当基体表面过度粗糙,尤其是当道痕又细又密时,会使整个镀层比较疏松并出现较多的空洞。后者的影响是: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过低时所沉积的镀层中只含有很少量的PTFE粒子,在其浓度过高时所沉积的镀  相似文献   

15.
四硼酸钠对化学镀镍磷非晶镀层镀速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45#碳钢试样表面制备了四硼酸钠(硼砂)促进Ni-P沉积的非晶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观察及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与表面结构,研究了四硼酸钠的浓度对非晶镀层的表面形貌、沉积速率、P含量、孔隙率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四硼酸钠能使镀层晶粒更加细化,分布更为均匀,镀层的沉积速率有很大的提高。随着四硼酸钠含量的增加,沉积速率逐渐升高,而镀层中的磷含量逐渐降低。当四硼酸钠的含量超过2.5g/L时,镀液的稳定性会大大的降低;镀速达到最大值21.35μm/h;磷含量最低为14.3%。四硼酸钠的加入对镀层的耐蚀性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沉积速率从而提高镀层的使用周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同加热方式对Ni-P-SiC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  邵红红  蒋小燕 《材料保护》2006,39(10):76-78
采用炉内加热处理和激光加热处理两种方式对Ni-P-SiC化学复合镀层进行了晶化处理.运用显微硬度计、M-2000磨损试验机等对采用两种加热方式处理后的Ni-P-SiC复合镀层进行了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激光加热处理后,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均高于经炉内加热处理的镀层.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Ni-P-SiC镀层组织结构和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辅助化学沉积法,在45钢基体表面制得Ni-P-SiC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热处理对Ni-P-Si C镀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i-P-SiC镀层的镍和SiC的平均粒径为91.7和46.8 nm。当热处理温度升高到400℃时,Ni-P-SiC镀层出现新的Ni3P和NixPy相;当热处理温度高达600℃时,Ni-P-SiC镀层中存在Ni、NiO、Ni3P、NixPy和SiC相,Ni-P-SiC3、Ni-P-SiC6、Ni-P-SiC9镀层的显微硬度分别为1170.4,1 265.1和1 313.6 HV。Ni-P-SiC镀层经400℃热处理1 h后,其耐腐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8.
纳米TiO2耐蚀性能优良,采用溶胶-凝胶工艺、浸渍-提拉法在铝合金表面涂覆纳米TiO2复合涂层,并将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纳米TiO2复合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热处理的复合涂层的耐蚀性最佳,在3.5%NaCl溶液中腐蚀电流密度比铝合金基体降低了4个数量级,在基体表面形成了均匀的保护膜,对基体形成了良好的防护.  相似文献   

19.
碘酸钾对Q235钢Ni-P化学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有关无机物对化学镀沉积速度和镀层性能的影响鲜见报道.为此,在Ni-P化学镀液中加入碘酸钾(KIO_3),研究了其对Q235钢表面Ni-P化学镀层沉积速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并考察了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KIO_3提高了Ni-P合金层在Q235钢表面的沉积速度,当KIO_3含量为20 mg/L时,沉积速度达到最大;KIO_3使组成Ni-P镀层的胞状物变得更加细小,表面更加平整、致密,同时使Ni-P镀层的表面硬度略有提高,进一步改善了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对D707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碳化钨型硬质合金堆焊层在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硬度与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 ,D70 7硬质合金堆焊层经 85 0℃空冷、85 0℃油冷 +4 0 0℃回火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优异的耐腐蚀磨损性能 ,是低合金钢 35CrMo经C、N共渗后 (85 0℃油冷 +2 0 0℃回火 )的 6~ 1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