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针对传统方法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限性,采用压电传感器研制了局部放电的超声波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空气中的局部放电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的传感器以及不同强度放电源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特性及规律,初步探讨了障碍物对超声波信号传播的影响,为故障点局部放电识别及定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方法检测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限性,采用压电传感器研制了局部放电的超声波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空气中的局部放电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的传感器以及不同强度放电源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特性及规律,初步探讨了障碍物对超声波信号传播的影响,为故障点局部放电识别及定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传感器进行发电机定子局部放电点的定位研究中,存在着超声信号检测不明显或无法检测的问题.该文对发电机中有利于传感器接收超声信号的位置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ANSYS Multiphysics进行发电机定子模型声场仿真,获得超声信号在发电机定子外壁的声压分布图,从而提出了适用于发电机局部放电点定位的传感器放置方法,为电机定子绕组局部放电定位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仿真得到的声压分布与实验检测结果相近,从而证明了该文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定位法是一种对变压器内部不同部位放电点进行检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变压器所处现场存在大量电磁干扰,采集到的信号包含大量噪声,因此必须做相应的预处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波定位中,首要任务是对超声波信号的提取,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定位的实现.EMD方法可以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成分的内禀模态函数,从而提取超声波信号.以陕西省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定位项目为背景,详细分析了EMD方法的原理、实现过程,并用实例测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特高压变电站中超声波局部放电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局部放电产生原理,对常用监测技术进行研究,并重点分析了超声波局部放电监测技术,当发生局部放电异常时,借助超声波对局部放电电流进行精准定位,为变电站设备故障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得知,特高压变电站中超声波局部放电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在线监测电力设备的相关参数,通过通信网络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将被监测设备的状态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诊断,在提升设备检修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无人值守和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局部放电是使高压电力设备绝缘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对高压电力设备进行在线监测至关重要.该文主要研究开发一种基于超声法和虚拟仪器的局部放电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基于4个声发射器检测局部放电源超声波信号,通过时域和频域分析,研究局部放电的超声信号特性,为故障诊断提供数据共享;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本系统人机界面化,再结合后台数据库,达到多功能、多通道的实时监测.该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发现绝缘故障的早期征兆,是诊断绝缘故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Sagnac干涉仪用于多点局部放电超声检测的光纤传感系统。该超声检测系统由光源、单模光纤延迟线、光纤耦合器、相位调制器、偏振控制器和对比度为1的光纤Sagnac干涉仪组成。首先介绍了传感系统的超声检测的原理,然后搭建了模拟局部放电超声实验平台,利用Nd∶YAG激光器照射钢板激发出的表面波和高频声源,针对局部放电超声在钢板和变压绝缘油中的传播情况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使用该系统用于局部放电超声检测的有效性,在100kHz~200kHz频率范围内,信噪比可达40dB以上,同时实验验证了该Sagnac传感器对局部放电超声的多点检测能力。该光纤超声检测系统结构简单,频率响应高,成本低廉在局部放电等领域有着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局部放电是一种有效的高压部件绝缘性能检测方法,可通过声、光及电等信号的探测来有效预报绝缘劣化程度。该文建立了基于局部放电超声信号检测的光纤传感器测试系统,使用Mach-zehnder光干涉法来检测声信号导致的光程差,测算测量回路的微小机械形变。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的测试灵敏度,可精确测量纳米级的机械形变,准确反映局部放电过程引起的超声信号。采用该光纤传感系统可对多层陶瓷器件的局部放电进行跟踪测量。  相似文献   

9.
吴一帆  魏震  张琪  张凡  雷思琦 《通讯世界》2016,(23):170-171
本文主要归类并总结SF6气体绝缘类性的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局部放电故障类型,并针对此类设备故障类型提出采用超声波局放带电检测方法来诊断与检测,另外还对电气设备故障诊断采用超声波方法的检测与应用原理进行分析,并通过超声波方法检测SF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比较典型的故障图谱进行比照分析.同时本文还根据实例来探讨超声波检测SF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情况,而实际应用结果证明SF6绝缘电气设备采用超声波检测局部放电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可以精准的检测出自由金属颗粒、悬浮放电以及电晕放电等缺陷问题,该种检测方法多在带电检测方面、交接试验方面以及电气设备出厂试验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与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了一种由多个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构成的声发射传感系统,可用于变压器局部放电的检测与定位.该系统利用光纤法布里珀罗声发射传感器实现信号采集,利用门限检测的方法实现信号检测,并通过计算信号达到不同传感头的时延差实现放电源的空间定位,具有传感头尺寸小、系统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性能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卓晓冬 《电子科技》2019,32(11):83-86
国内SF6气体绝缘类的电气设备常发生局部放电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这种情况,文中提出了基于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超声波检测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故障检测与诊断,同时对电力变压器的在线监测进行诊断,最终给出电力变压器的检测图谱。通过使用超声波对SF6气体绝缘类电气设备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电气设备的电晕放电、悬浮放电等故障。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多传感器智能轮椅避障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智能轮椅障碍物探测中,需要实时准确地感知环境信息,而单一传感器仅能提供部分环境信息,对环境进行描述时存在局限。提出采用激光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相结合来感知外界环境信息,设计了激光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基于单片机控制的8路超声波探测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利用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实现数据融合较好地满足了智能轮椅障碍探测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徐鹏  马奥 《红外》2016,37(9):42-48
利用图像配准与融合技术实现了一种超声、红外、 紫外联合的便携式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系统。分别提出了这三种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模块 化结构,然后利用计算机对三种局部放电检测信号进行了融合处理,并将该信号置入了由摄像头获取的设 备图像之中,从而建立了与设备图像的位置对应关系。本文系统不仅可以分别显示超声、红外、紫外三种信号的定 位成像视频,而且还可以将这三种信号融合到一个视频界面中,从而直观地显示出三种检测方法中的局部放电 位置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携带方便、检测快速等优点,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故障,因此具有 比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邓琨  温启良  张渊渊 《红外技术》2022,44(9):972-978
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缺陷特征短暂,缺陷范围与外部环境纠缠,很难准确定位,需要结合温度特征和模式识别特征共同检测,本文利用超声红外热成像的优势,提出基于超声红外热像的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缺陷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图像梯度化、灰度化处理采集到的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缺陷特征超声红外热成像图,并通过智能模式识别处理方法抑制采集图像的复杂背景,删除包含在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缺陷特征红外图像中的大面积地物及地面;根据K-means聚类算法,圈定疑似局部放电缺陷特征范围,构建局部放电缺陷范围模板,经匹配参考范围后,得出疑似局部放电缺陷范围的温度特性信息,诊断电缆终端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缺陷部位,检测不同类型的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缺陷的平均精准率高达98%,平均漏检率为1%。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和避免鸟害事故的发生,利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发生器,设计了一种红外感应驱鸟器.分析了脉冲型红外传感器的感应原理,探讨了红外线收发头距离、数量以及鸟的大小、飞行速度对感应距离的影响.引入高频低声强超声波驱鸟系统,并就超声波传输距离及声强衰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硬件电路简单,系统抗光干扰性强,超声波发射距离远,环保性强,可以达到有效驱鸟效果.  相似文献   

16.
Numerical modeling of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generator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e discharge current and the transient fields of a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generator in the contact mode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using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At first the static field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relay contact is changed, which initiates the discharge process. The simulated data a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esign choices on the current and fields. They are compared to measured field and current data using a multidecade broadband field and current sensors. The model allows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fields and currents of ESD generators, thus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different design cho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