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海蓝宝石热处理工艺及其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海蓝宝石进行了热处理改色研究, 对热处理前、后包裹体的特征进行了对比, 为海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和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 海蓝宝石优化热处理工艺直接影响包裹体的形态特征. 在还原性气氛下热处理可使淡黄绿色海蓝宝石转变为理想的海蓝色, 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希望存在的黑色色斑. 通过电子探针分析, 黑色色斑成分为碳, 推测它是由晶体中管状包裹体或气液包裹体中CO分解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显微观察等多种测试手段,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斯里兰卡蓝宝石和缅甸蓝宝石的成因、产状及其宝石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初步探讨了两地蓝宝石在宝石学特征方面的差异性,为鉴别斯里兰卡蓝宝石和缅甸蓝宝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于尖晶石内部八面体包裹体的成分,宝石学研究中尚存在争议。基于市场上尖晶石主要产地为缅甸且八面体包裹体为缅甸及斯里兰卡产地的特征包裹体的两方面考虑,对收集到的52粒主要产地为缅甸的尖晶石样品进行观察,据包裹体存在的共性及包裹体所处位置选择较有代表性的4颗宝石级尖晶石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拉曼光谱测试。拉曼光谱显示包裹体有位于155、282、712、1 086cm-1的方解石拉曼峰和位于177、300、1 099cm-1的白云石拉曼峰。通过对八面体包裹体分布特征的观察,从突起、空间分布、偏光特点和成分等方面分析,得出结论:缅甸尖晶石内部的包裹体若呈白色或无色、边界清晰、定向排列、八面体形状,则可以判断他们是由残余成矿热液白云石或方解石所充填的同生、次生或假次生负晶包裹体。但由于研究样品数量和来源的局限性,对于其他尖晶石族矿物作为八面体包裹体的存在缺乏相关证据,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包裹体     
<正>人们对宝石完美无瑕的追求满足了普遍意义上的审美需求,因此包裹体被看作是杂质和瑕疵。然而,含有特殊包裹体的宝石(如祖母绿)却可以以包裹体为标识去证明其产地身份。作品想探讨的是包裹体的存在是否应该成为一个偏见去判断价值?以及处于无瑕状态中的宝石内部又承载了些什么?该作品将宝石反用于展现包裹体的独特外在美,并以特征祖母绿包裹体为例,将结构夸张外延,或置于放大镜中观察,使其外显于视觉层面,让包裹体同样拥有宝石般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云南祖母绿中包裹体的宝石学意义李湘祁张乐凯据《云南珠宝》云南祖母绿云南祖母绿产于二云母片岩和片麻岩中,晶体中含大量的包裹体,按物相分有固态包裹体(包括矿物晶体包裹体和熔融体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本文将简单介绍这些包裹体的种类及在晶体中的分布特征,并讨...  相似文献   

7.
祖恩东  张燕 《珠宝科技》1999,11(3):53-55
拉曼光谱是迅速发展起来的物理谱学分析技术,它是对物质结构的分子特征的测量,不同物种由于分子基团不同,结构不同,其拉曼谱特征不同。据此可以获取有用信息,达到测量、鉴定的目的。拉曼光谱仪的应用特点是适用于任意形状的样品;检测无损、快速、准确;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不仅可以进行微区原位分析,还可以对样品表面下的微小包体测量。本文报道了对云南祖母绿中包体的测量,结果表明包裹体是锐钛矿型的TiO2,而不是以往通过化学成份、晶体形态分析所认为的金红石。  1.前言  祖母绿(Emerald)是绿柱石(Be3Al…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对罗非鱼鱼肉、鱼头、鱼皮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和分析鉴定,各组织中分别检测出35、35、3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羰基化合物和醇类物质占主体,总含量高达66.51%、74.76%、85.26%。并结合气味活度值(OAVs)对罗非鱼体中关键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鱼肉中鉴定出E,E-2,4-壬二烯醛等9种风味活性物质,鱼皮和鱼头中分别为10种和5种。壬醛、辛醛、E-2-辛烯醛共同构成罗非鱼鱼腥味,存在于鱼体各组织中。1-辛烯-3-醇和己醛分别具有蘑菇味和青草味风味特征,和具有风味活性的低分子碳链醛类物质共同构成了鱼体整体腥味。   相似文献   

10.
SPME-GC-MS分析罗非鱼体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对罗非鱼鱼肉、鱼头、鱼皮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和分析鉴定,各组织中分别检测出35、35、3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羰基化合物和醇类物质占主体,总含量高达66.51%、74.76%、85.26%。并结合气味活度值(OAVs)对罗非鱼体中关键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鱼肉中鉴定出E,E-2,4-壬二烯醛等9种风味活性物质,鱼皮和鱼头中分别为10种和5种。壬醛、辛醛、E-2-辛烯醛共同构成罗非鱼鱼腥味,存在于鱼体各组织中。1-辛烯-3-醇和己醛分别具有蘑菇味和青草味风味特征,和具有风味活性的低分子碳链醛类物质共同构成了鱼体整体腥味。  相似文献   

11.
12.
暴伟 《中国宝石》2007,16(2):182-183
高温高压触媒法简称HPHT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钻石方法。该方法是在压力为5—6个大气压,温度在1500℃~1700℃的条件下,使用金属触媒作为催化剂,石墨原料就会在高温高压下溶解于金属触媒中。当温度降低或压力舱中存在温度梯度时,碳在触媒中达到过饱和状态,就会在种晶上以钻石的形式结晶出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合成出大颗粒的钻石。  相似文献   

13.
寇灵梅  李冰 《福建糖业》1997,18(4):15-17
针对结晶器中在流态化状态下生长的晶体中包裹体对蔗糖产品质量的影响。综述了包裹体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包裹体的测量方法,并对包裹体的进一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流体包裹体中挥发组分的各种提取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这些方法的进展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热爆法是打开包裹体较好的方法,实验表明:采用该法测定硫组分气体和水,其结果较精确.各矿床的研究表明:包裹体中存在有两种包裹体组分组合的现象屡见不鲜.一种以CO_2为主,主要见于斑岩型矿床的包裹体;一种为CO_2-N_2-C_nH_n组合,它是典型的以沉积岩为主岩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包裹体的挥发组分.该组合中N_2和有机物可能来源于生物,这与成矿溶液的地壳源是一致的.大多数矿床的包裹体挥发分含有1-3mol%的气体组分.然而,对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以气相为主的包裹体与以液相为主的包裹体组合测定结果表明:其挥发分含量可高达5-15%.对此的解释为以气相为主包裹体富含气体组分所致.这意味着人们所说的成矿溶液的沸腾并不一定只能是水溶液的沸腾,而更可能是一种气体组分的不混合现象.流体包裹体中挥发组分的分析数据已被用于计算成矿流体的fo_2、fs_2、fco_2、和pH值.这些值与利用其它方面数据计算的结果相吻合.流体包裹体中气体的分折数据还被用于推算捕获压力和研究共生次序.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水晶中最为常见的固态包裹体为针状、纤维状晶体。利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对这些天然水晶中固态包裹体进行系统的光学观察和成分分析,并确定了这些天然水晶中各种针状、纤维状包裹体以及“面包渣”状包裹体的物相组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斯里兰卡红碎茶与滇红碎茶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差异性,探明区分两地红碎茶差异的主要香气成分。方法 采用GC-MS法测定斯里兰卡红碎茶及滇红碎茶样品的香气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比较斯里兰卡红碎茶与滇红碎茶香气成分特征差异性,根据第一主成分贡献值大小,筛选出决定区分两地红碎茶差异的主要香气成分。结果 两地红碎茶样品共分析到香气化合物40种,以醛类、酮类、酯类、醇类为主,香气成分及含量相近,但略有差异。其中反-2-己烯醛、苯乙醇、香叶醇、壬醛香气成分滇红碎茶明显高于斯里兰卡红碎茶(高出80%以上),分别高出110.00%、108.73%、93.64%、84.91%,二氢猕猴桃内酯、吲哚香气成分滇红碎茶明显低于斯里兰卡红碎茶(50%以上),分别低至56.19%、52.38%。其中烯类香气成分滇红碎茶比斯里兰卡红碎茶高出最为明显,高出53.53%,吲哚类香气成分滇红碎茶比斯里兰卡红碎茶低出最为明显,低出52.48%。两类红碎茶中,水杨酸甲酯占比最高,在斯里兰卡红碎茶中最高可达26.60%,在滇红碎茶中最高可达29.79%。斯里兰卡红碎茶和滇红碎茶中,酯类和醇类含量最高,酯类在斯里兰卡红碎茶中最高可达34.38%,在滇红碎茶中最高可达35.69%,醇类在斯里兰卡红碎茶中最高可达32.48%,在滇红碎茶中最高可达34.84%。各香气成分中二氢猕猴桃内酯(C15)、反-戊酸-2-己烯酯(C29)最能代表斯里兰卡红碎茶香气特征,a-萜品醇(C30)、橙花醇(C40)最能代表滇红碎茶香气成分特征。结论 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可明显区分斯里兰卡红碎茶与滇红碎茶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天然宝石及人工合成宝石中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物材料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宝石合成近10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如蓝宝石、祖母绿、红宝石、钻石、紫水晶等,合成宝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因此,给宝石鉴定带来了一定困难。矿物中包裹体的特征可以作为宝石鉴定的一种重要手段,深入研究天然宝石中包裹体的特征可以区分它的产地,因不同地区的某种宝石具不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故矿物中包裹体相的组分及相比例等特征亦各异;并对  相似文献   

18.
借助穆斯堡尔谱的测试方法,对不同铁基粉末触媒合成的工业金刚石中的包裹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纯Fe触媒合成的金刚石晶体中的包裹体为a—Fe和Fe3C;Fe90Ni10和Fe80Ni20合成的金刚石晶体中的包裹体主要以FeNi合金和Fe3C形式存在,同时随着触媒中的Fe含量的降低,包裹体Fe3C的相对含量随之降低。另外,对包裹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包裹体的成分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有效减少金刚石中包裹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详细地研究天然与合成红宝石中常见的包裹体类型、识别标志以及相似的包裹体区别特征,表明可以为准确鉴定它们提供依据,而研究指纹状包裹体的组成相的类型、突起和反射光下的颜色及羽状包裹体的组成成分特征是鉴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对云南元江红宝石中的包裹体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元江红宝石中含有锆石、方解石、磷灰石及金红石等结晶矿物包裹体,对红宝石中矿物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的归属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