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解镀铬工艺过程中,由于镀铬阴极效率很低,一般只有10~15%,阳极系采用不溶性铅合金,而所需电流密度又较大,一般在15~50安/分米~2,所以在阴极产生大量氢气,在阳极产生大量氧气,这些气体以气泡形式剧烈地上升至液面将铬酸带出,成为铬酸雾.这种铬酸雾的损失约占耗用铬酸总量的20~30%.铬酸是强氧化剂,有毒性和腐蚀性,若不加处理,会严重影响操作工人和工厂周围居民的健康. 解放以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电镀工人的健康,注意三废处理,如车间普遍采用排雾设备,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但并未根治,排放的铬酸雾仍是大气污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含有BG添加剂的焦磷酸盐电解液中电沉积铜—锡合金,电解液组成及操作条件如下: 焦磷酸钾125克/升焦磷酸铜10~12克/升(以铜计) 锡酸钠10~12克/升(以锡计) BG添加剂0.2毫升/升电流密度2~2.5安/分米~2 阴极移动24次/分pH 10.5~11 温度35~40℃能获得作为装饰性镀铬底层的铜—锡合金(88:12重量比)镀层。镀层细致,电流效率高,镀液稳定。文中对电解液组成;电解条件;阴、阳极电流电位曲线及析出合金的微细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工艺流程待镀件(珐琅)→去油(采用5%的热碳酸钠溶液,根据油多少的情况加氢氧化钠)→清水洗→去锈(采用10%的热磷酸溶液)→清水洗→砂光→清水洗→镀金→清水洗→烘干→成品. 二、配方与操作条件金(以亚硫酸金钠形式加入)4~5克/升无水亚硫酸钠35~45克/升pH 11左右电流密度0.6安/分米~2 温度25~35℃阳极纯金板阴、阳极面积比2~2.5:1 时间90~120秒(视加工产品大小而定) 三、溶液的配制1.亚硫酸金钠的配制(以1克金为单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废漂定液银回收的电解法。一般来说,回收漂定液白银的电解法有两种:1.高密度的电流(10安/分米~2)电解法。电解时,白银和铁离子同时在电解槽中通过阴极还原;电解效率低(18%)。2.低密度电流(1安/分米~2)电解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镀锌墨绿色钝化工艺性能不稳定,不便使用.在四酸溶液体系中,加入稳定剂及调色剂,对镀锌钢板进行墨绿色钝化处理.研究了溶液组分、温度、pH值、钝化时间等因素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钝化液组分最佳范围:20~30 g/L铬酐,10~13 mL/L磷酸,2~6 mL/L硫酸,3~5 mL/L硝酸,3~5 mL/L稳定剂,2~10 mL/L调色剂;最佳工艺条件:溶液pH值1.0~1.5,钝化温度20~30℃,钝化时间40-60 s.经最优工艺处理的钝化试样外观呈墨绿色,色泽均匀,光度柔和,耐中性盐雾达400 h,附着力测试擦拭次数达100次,超过国家标准10次擦拭次数的要求.本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钢铁零件在镀锌以后,一般需进行钝化处理,以提高镀锌层的抗腐蚀性能,同时达到装饰的目的.除此以外,钝化还可以防止锌镀层玷污以及作为油漆的底层. 镀锌层的钝化,过去一般采用三酸钝化工艺,其配方常用:铬酐200~300克/升(或重铬酸钾200~250克/升),硫酸10~30毫升  相似文献   

7.
三价铬镀铬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琦  郝清伟  张春丽  邵忠财 《材料保护》2004,37(6):22-23,25
传统的镀铬是在含有六价铬的电镀液中进行的,六价铬对环境严重的危害,促进了三价铬镀铬工艺的发展.在铁基体上选取不同的三价铬镀铬配方进行试验,以铅板或石墨为阳极,20钢试片作阴极,对试片除油除锈后,直接进行三价铬镀铬,经过对镀层的外观、厚度及结合力的比较取舍,获得了外观及结合力较好的配方:52g/LCr3 ;40g/L KCl;10g/L KBr;46g/L HCOOH;53g/L NH4Cl;150g/L(NH2)2CO;10g/L H3BO3及少量的添加剂,以阳极石墨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种类及不同用量的润湿剂对镀层外观和孔隙率的影响,最终选定了对于三价铬镀铬配方较佳的润湿剂及其用量范围.对镀铬层用碳酸钠和磷酸钠进行中和浸渍,时间为3~5 min,可以减轻三价铬镀层发黄的问题.该工艺条件:DK=10~15 A/dm2,10~20℃带电下槽,pH值为0.5~1.0,电镀液的稳定性为12 A@h/L.镀层细致、光亮、孔隙率低,而且可以在常温下操作,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8.
在含有5~20克/升铬酸及20~60克/升硼酸镀液中,沿着薄的铬层,沉积一层有色的非金属膜。当这层薄膜用稀酸除去后,下面的铬层显示微观不连续结构,可改善镀镍及镀铬底层的耐腐蚀性能。本镀液允许电流间断,及使用滤波的直流电;但阴极电流效率只有1.5~2%。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效工程镀铬工艺的研究。采用该工艺,可以在铬酐浓度为400~500克/升的条件下使电流效率达30~38%,沉积速率达100微米/小时以上。文中介绍了工艺的主要特点以及槽液组分和工艺条件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电 镀2 0 0 10 90 1 草酸盐 硫酸盐镀铬层的X 射线光电子光谱———Lub ninEN .ProtectionofMetals,2 0 0 0 ,36(4 ) :30 1(英文 )用X 射线光电子光谱研究了在酸性 (pH值为 1.5~ 1.7)草酸铬 (Ⅲ ) 硫酸铬 (Ⅲ )镀液中获得的镀铬层的化学组成。2 0 0 10 90 2 X 射线衍射研究铜上非晶态镀铬层的阳极行为———KotenevVA .ProtectionofMetals ,2 0 0 0 ,36(4 ) :30 6(英文 )研究了非晶态镀铬层在 2mol/L硫酸溶液中的阳极行为 ,考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 ,讨论了基体 (铜 )对…  相似文献   

11.
镀锌层三价铬钝化在防腐蚀能力上无法满足一些工件高防腐蚀性能的要求,为此,采用锌镍合金进行三价铬钝化,通过盐雾试验考察了其防腐蚀能力.钝化液主要成分:77 g/L Cr(NO3)3·9H2O,13吕/L(COOH)2,15 g/L CH2(COOH)2,2g/L马来酸酐,8 g/L Co(NO3)2·6H2O,5 mL/L含硅化合物.结果表明,控制pH值在1.6~2.0,温度60~70℃,时间30 s以上,所得钝化膜防腐蚀能力超过常规镀锌六价铬钝化膜.锌镍镀层三价铬钝化既保护了环境,又能满足工件高防腐蚀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高速电镀的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目前发展的刷镀、喷流式电镀或激流式电镀(溶液若处于湍流状态时也称为湍流镀)等多种方法属之。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已普遍应用于生产中。对于镀铬用3.0M CrO_3阴极电流密度为6.2安/厘米~2时,铬的沉积速度可达20微米/分。但只有在较低电流密度下方可得到良好的光洁表面。目前,国内一些工厂采用的“无槽镀铬”,电镀液以耐酸泵进行循环以维持恒定的温度,且只应用于特定的类似内燃机的汽缸内壁上,汽缸本身既是阴极(被镀件)又是镀槽。但由于采用普通工艺条件,所以这种方法不能有效地提高铬的沉积速度,因而也不  相似文献   

13.
宽温低浓度镀铬工艺特性是操作温度范围宽(30~50℃)、铬酐浓度低(约传统工艺的1/3),其优点是铬酐消耗少、铬雾和含铬废水污染较少、节约能源、镀液稳定、镀层光亮,适用于镀装钸铬和硬铬。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高速铁路铝合金车体无涂装处理,开发了铝合金低温无铬复合钝化处理工艺,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耐酸、耐硫酸铜点滴试验及硬度测试考察了钝化膜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钝化液最佳配方:3.0g/LH_2TiF_6,2.0g/LK_2ZrF_6,2.0g/LNaF,10.0g/L硫酸盐,4.0g/L有机酸N;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膜层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获得最佳钝化工艺参数为:pH值3.5~4.5,温度常温,钝化时间1.0~2.0min。最后将钝化膜在硅烷和水性氟碳树脂的混合溶液中于20~30℃下封闭90~150s并作不同干燥处理。结果显示:封闭后的复合钝化膜自然晾干时耐中性盐雾380h,经热风60℃干燥20min后耐中性盐雾时间可达500h,大大提高了膜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一、工艺情况1.产品:照相器材、电风扇等零件. 2.镀槽容积:15000~16000升镀铬液. 3.工艺流程:镀铬槽→回收槽→水合肼还原处理槽. 二、污水处理1.采用水合肼(N_2H_4·H_2O)还原,还原剂浓度为1毫升/升(水),另外溶液内还要加入2~3毫升/升的硫酸.加硫酸的目的使pH≤3. 2.水合肼还原处理槽体积1500升,使用1个月后抽出进行处理,可以生成1.5公斤干污泥.每10天要加一次水合肼溶液,保持1毫升/升水的还原剂浓度. 3.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反应如下: N_2H_4·H_2O H~ =N_2H_5~ H_2O2Cr_2O_7= 3N_2H_5~ 13H~ =4Cr~( 3) 14H_2O 3N_2↑4.废水合肼溶液的还原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环保,进一步提高镀锌钢彩色钝化膜的耐蚀性能,采用硅酸盐和有机酸单宁酸对镀锌钢板表面进行复合钝化,采用醋酸铅点滴试验和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并对复合钝化液的组分及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优选工艺为35 g/L Na2SiO3,10 mL/L H2O2(30%),5 mL/L H2SO4(98%),2 g/L CuSO4,5 g/L单宁酸,10 g/L NaNO3,pH值为2.0,温度为50℃,钝化时间30 s,钝化封闭后于60~70℃老化5~10 min;钝化膜外观为均匀彩色,与基体附着力良好,耐醋酸铅点滴腐蚀时间为79 s,耐中性盐雾腐蚀时间达128 h,其耐蚀性能虽不及六价铬钝化膜,但优于三价铬钝化膜。  相似文献   

17.
三价铬硫酸盐体系快速电沉积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价铬镀铬是替代六价铬镀铬理想的清洁生产工艺.研究了电流密度、电镀时间和不同基体金属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中快速镀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价铬硫酸盐镀液在铜、镍和低碳铜基体上进行快速镀铬都可得到表面连续致密、结构为非晶态的铬镀层,镀速在铜基体上比在镍和低碳钢基体上快很多;电流密度10 A/dm2下电镀10 s,铜基体上可得到0.40μm以上的铬镀层,平均镀速可达2.50μm/min;镍和低碳钢基体上只能得到0.10μm的铬镀层,平均镀速为0.50 μm/min;快速镀铬的电流效率与电流密度有关,电流密度为10~12 A/dm2时可达25.0%以上;三价铬硫酸盐镀液长时间连续快速镀铬时镀液体积明显减少、pH值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电镀铬对环境的危害,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含纳米氧化铈的镀铬工艺进行了优选,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一步改进后获得了低铬酸电镀硬铬的最佳工艺参数为:80.00 g/L CrO3、0.70 g/L H2SO4、3.00 g/L Cr3 、3.0 g/L CeO2、2.00 mL/L甲酸和0.15 mol/L碳酸钠,温度为30 ℃,电流密度为30 A/dm2,时间120 min.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含纳米氧化铈的复合添加剂,不但大大降低了镀铬液中铬酐的含量和生产能耗,而且提高了电沉积Cr的阴极极化率,改善了镀液的分散能力,从而获得了光滑致密的镀铬层.  相似文献   

19.
据四川宜宾造纸机械厂邓修绪同志撰文,该厂材料为HT20-40灰口铸铁、缸径为Φ100×350mm的H1110型造纸机汽缸需在内孔单边镀20~30μm的硬铬。他们采用如下工艺,一次获得成功。有机溶剂去油(70~#汽油洗)→晾干→化学去油(洗衣粉洗)→热水清洗→冷水冲洗→用钢丝刷刷洗外表面锈蚀→冷水冲洗→装挂具→装入阳极→酸洗(50g/IHF和100g/1H_2SO_4混合)→冷水冲洗→镀铬(先用1000A/10.5V冲击镀1~2min,后用400A/4.5V正镀)→冷水冲洗→御挂具→热水烫干→交检。施镀60min后取出工件检验,内孔表面全部镀上铬层,单边镀铬30μm,检验合格。该工艺同常见的工艺的差别及注意事项:①将阳极电解去油改为化学去油,避免了阳极去油时工件产生电解腐蚀而增大基体孔隙,使碱液渗入铸铁件孔隙内清洗不干净影响镀  相似文献   

20.
詹小玲 《材料保护》2001,34(1):57-59
电镀20010101低铬镀铬——Nikolova S.Metalloberflarche,1999,53(12):37(德文) 研究了沉积条件对镀铬层性能的影响,温度和电流密度是两个主要沉积条件。使用低浓度的铬酸对环境有利,用曲线表明了铬的沉积速度与铬酸浓度的关系以及电流密度和槽液温度对电流效率,沉积速度,镀层光洁度、硬度的影响。20010102三价铬的硫酸盐镀铬层经热处理后形成的气体——Jedigarjan A A.Zasch Metall,1999,35(2):129(英文) 研究了电流密度、pH值、温度对用两种不同Cr(Ⅲ)电解液获得的镀铬层含H量的影响,镀液中表面活性剂起主要作用。当加热至400℃时,镀层中不仅有H2,而且有CO2气体放出,CO2的形成为槽液中草酸的分解所致。20010103 Cr3+、Fe3+对镀铬的影响——Krishnan R M.Bull Elec-trochem,1999,15(5):195(英文) 用Hull槽研究了不断提高Cr3+、Fe3+浓度对传统六价铬镀槽性能的影响,列出了在两种不同电流密度下沉积层的外观、电流效率、沉积速度、孔隙率、硬度(显微)与镀液中Cr(Ⅲ)浓度的关系,同时研究了镀液中Fe(Ⅲ)含量为1~20g/L的影响。适当的Cr(Ⅲ)浓度对镀铬有利,但过高的Cr(Ⅲ)会产生不良铬镀层;Fe(Ⅲ)始终对镀铬不利,大量的Fe(Ⅲ)会破坏镀铬层。20010104六价铬化合物镀铬的机理(第一部分):基本电解液组成、文献资料和机理——Soeha J.Galvanotechnik,1999.90(11):2 976(德文) 提出了pH值对铬酸、重铬酸根离子、铬酸根离子化学性质的影响,列出了平衡常数。介绍了三价铬化合物的作用,新生氢使六价铬得以还原,解释了铬沉积过程中外来离子的作用,特别是硫酸的影响,研究了电流效率与硫酸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