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1)
校企协同育人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此类高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以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的《专业导论》课程为例,通过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发挥全过程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实践证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对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和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兰芳 《福建建材》2023,(10):114-116
从职业能力本位出发,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以教育教学试点改革为契机,坚持“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育人导向,确立“职业能力全过程培养”的培养目标,探索“模块化层级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双师型双导师”的师资队伍,创新“真实工程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人才精准培养,提升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同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8)
陶艺是艺术类高校的一门特色课程,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技艺被大众广泛认识和喜爱。如何让陶艺教学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是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该文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出发点,结合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提出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达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提升形象、提高质量的重要阶段,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水平成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指标。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下,学生素养教育多元化需求和职业素养教育内涵建设不足的矛盾突出、行业岗位职业素养需求和校方教学模式对接不到位、校企联动育人不充分,职业素养教育效果评价和鉴定没有及时跟进等问题影响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此,以文化、管理及评价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提出“三融双导”式职业素养教育构架,通过打造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环境、构建完整的有效育人体系、反映个体成长的职业素养评价探究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路径,以更好地适应开放入学、分类招生、有教无类的职业教育特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86-88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技术人才,其核心价值在于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现代企业特别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六核"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安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是学生的关键素养,是学生走上社会后职业发展的"助力器"。通过以德为先、教学为基、校企合作、多元评价等路径,加强对学生"六核"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力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的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2)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重要因素在于校企文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以校企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的语境中,校企文化共同体体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价值理性,校企文化的互适、互渗和互融成为校企文化共同体构建的实践逻辑。通过校企文化共同体的个案研究,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探索出"三维一体"的文化路径:精神层面——内化职业意识,行为层面——认知职业规范,制度层面——构建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9)
审计思维是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高校培养相关专业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核心,因此对审计思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特点与审计本质特征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提出在高校审计教学中开展批判性思维模式训练,并着重对其培养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8)
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面对新的形势,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理念为指导,搞好协同创新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促进高职教育服务产业布局和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工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协同创新型实训基地是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基础,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协同合作的重要支撑,是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保障。掌握协同创新型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和模式,采用科学的建设策略,建立高标准的协同创新型实训基地,对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
地方性普通本科高校一般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育人是近年来许多高校正在努力探索的方向,但问题依然较多,主要表现在合作育人流于形式、模式单一、授课内容与就业和创新创业结合度低、高校教师和企业授课人员互动学习少等,这些都影响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校、企业、政府对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协同育人中校、企在利益和责任方面不平衡等。为此,建议高校、企业、政府三方主体要提高思想认识,共同推动协同育人走向深入;要妥善平衡校企协同育人中的利益与责任,让企业有动力持久性地参与到协同育人项目中来;高校要主动对接企业,与企业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拓展协同教育的模式;多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妥善地解决企业人员授课不方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8)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科学全面地推动高职教育的持续进步和科学发展,应该依托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科学机制,行之有效地提升育人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成效。高职院校在育人实践中要不断把握时代的发展需求,切实有效地变革传统的育人方式,积极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科学机制,整体提升和优化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