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已正式为北京市区供水,为了解决"南水"在冬季出现低温低浊、夏秋季出现高藻的问题,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水厂采取了预臭氧、预加氯、投加高锰酸钾及粉末活性炭等预处理工艺,确保了出厂水达到国家标准。阐述了藻类高发期的水厂常规预处理技术,总结分析了该水厂部分项目的预处理工艺选择和设计参数,为后续水厂工程的工艺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建森  姚越  辛小康 《城镇供水》2021,(3):73-81,95
南水经长距离输送至郑州后,水质发生改变,藻类爆发成为其主要问题.为指导受水厂调整制水工艺,降低生产风险,本文通过研究郑州市LD水厂藻类爆发期间原水水质变化、水厂所采取工艺调整措施和出水效果,总结运行经验发现潜在风险.通过开展水厂生产环节间水质指标相关系数研究,得出工艺调整方向.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工艺的水厂,通过调整工艺运...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水北调沿线典型的在建水厂的设计经验和相关试验研究结果,描述了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特性,概括了新建水厂所需达到的水质处理目标和关键参数的选取,也总结了运行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应对南水北调水源水厂整体的设计思路、结合当地水源水质特征的优化工艺流程和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韩江下游梅溪河段月浦水厂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对原水藻类进行计数、分类。分析韩江下游浮游生物生长季节及种群变化规律,并提出部分应对措施,为下游制水厂应对藻类爆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霓彤 《城镇供水》2014,(1):32-34,18
以韩江下游梅溪河段月浦水厂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对原水藻类进行计数、分类.分析韩江下游浮游生物生长季节及种群变化规律,并提出部分应对措施,为下游制水厂应对藻类爆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围绕南水北调水进入天津市后的水质安全保障问题,研究了常规处理工艺对南水北调水的适应性和适合于南水北调水的水厂升级改造技术。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南水北调水具有极强的工艺适应性,出水水质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和预臭氧-混合-炭吸附澄清-超滤这两种工艺均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适合作为水厂的升级改造工艺。  相似文献   

7.
对于以水库水为原水的水厂来说,夏季藻类的大量繁殖给水厂的工艺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如絮凝效果不好,沉淀出水含有大量藻类,会造成滤池过滤周期缩短、甚至堵塞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水厂常采用预加氯措施来控制藻类的过度繁殖,从而使水厂得以正常运行。但随着饮用水中大量消毒副产物(DBPs)的检出,该技术应用的水质安全性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水厂原水水质信息进行管理,将水质信息与水厂的空间信息有机联系,可提高水厂水质管理水平。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杭州市的4座水厂原水中的藻类含量进行预测,建立藻类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藻类含量预测模型与常用的细胞计数法相结合,可提高藻类含量预测精度,同时采用GIS技术将藻类含量预测结果以空间图形形式显示和输出,更具可视性,可为水厂有效地控藻除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冬季以黄河水为水源的水库水在不同深度取样分析,得到了水库中藻类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藻类繁殖原因、藻类种属及藻类数量的变化特征,为水厂有效了解藻类及去除异嗅味提供了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水中溶解氧充足、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合适的温度以及缓慢流动的水体等为藻类提供了适宜生长的条件;水中藻类数量较大,最高值为4.5×107个/L,其中绿藻门、隐藻门和硅藻门三大类的藻类占藻类总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实验,对福州市东区水厂除藻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出各因素对沉淀水浑浊度和藻类数量指标影响的大小,同时得出最佳去除浑浊度和藻类数量的各因素选取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厂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水厂的建设需要从很多方面考虑,比如说水厂建设的规模,以及配水管材选择和相应的运营风险等等。该篇文章主要对南水北调工程所配套的水厂建设以及水厂建筑设计做出了探讨和研究,不仅分析了其当前发展的现状,还为其今后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南水北调水厂总体方案的设计,总结了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与取水泵站的衔接、净水工艺参数的选取及配水管网的设计思路,同时对南水北调配套蓄水池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 目的意义 针对南水北调到京后城市供水水质发生变化和排水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工艺研究,为北京市华新源再生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提高再生水水质确定再生水处理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为再生水厂的下一步运行、新建、改造提供数据;摸索出最佳运行工况条件。  相似文献   

14.
北方某市根据河北省和该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来水的水质及对引水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地表水厂建设及输配水管网改造。地表水厂采用常规处理和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相组合的处理工艺,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在水源切换过程中,采用外调水与本地地下水混合供应的供水方案,有效避免了水源切换过程中的黄水问题。该工程为南水北调地表水厂建设与输配水管网改造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18年在北塘水库和某个以其作为水源的水厂首次发现淡水壳菜的问题,分析、对比了北塘水库的生境和水质特点。结果表明:在水库生境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来水进入北塘水库后水质发生了变化,叶绿素含量和藻类计数明显升高,更加适合淡水壳菜的生长和繁殖,是其他水库和水厂并未发现淡水壳菜这一差异性存在的主要原因。北塘水库水的浊度、氯化物、总碱度、总硬度、叶绿素a和藻类计数,也显著高于另一个以长江水为水源的泵站前池水。  相似文献   

16.
1、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一期)简况 该工程是北京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南水北调京石段干渠,从河北省黄壁庄、岗南、王快、西大洋等四座水库应急调水入京,最终实现向第九水厂输送南水北调来水,是保证总干渠来水顺利进入第九水厂的关键工程,是解决我市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历经33天的试通水运行后,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北京通州水厂一期工程(以下简称通州水厂)于8月26日投入运行。通州水厂全部取用南水北调水源,7月24日试通水运行后,按照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增量的调度原则,日供水量由最初的3万立方米增至5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北京通州城区供水紧张的局面,大大提高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保障度。北京通州水厂位于台湖镇,总占地面积30公顷,投资约3.5亿元,一期工程日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供水水源从南水北调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水引入胶东供水后水源水中有机碳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2016年以来水源水中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平均值在5 mg/L以上,有机碳含量的升高造成水中存在异嗅味、消毒副产物浓度升高、水质生物稳定性变差等问题。为了解目前水厂工艺对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去除作用和管网水质的生物稳定性状况,以某水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9年2月水厂处理工艺各单元出水中TOC含量、有机碳的分子质量分布和AOC含量。结果表明,水厂处理工艺对TOC的去除率为23. 9%,出厂水中TOC含量较高。水厂原水主要以分子质量<0. 5 ku和3~5 ku的有机碳为主,各工艺段出水中不同分子质量有机碳对总溶解性有机碳的相对贡献变化不大。水厂原水AOC含量为322. 36μg/L,AOC-P17占总AOC的66. 1%,水处理工艺对AOC的总去除率为46. 1%,AOC-P17的去除率高于AOC-NOX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9.
兰旭 《市政技术》2014,(2):106-108
南水北调原水水质十分复杂,传统的给水厂混合—絮凝—沉淀—砂滤—氯消毒处理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要求。为了确保南水北调配套水厂的出厂水水质,宜采用深度处理方式及新消毒工艺措施。以门头沟门城水厂为例,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及紫外-氯胺联合消毒工艺在水处理方面的实际效果。该工艺的采用,不仅可保障水质安全,同时也是实现水质规划目标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针对滦河水藻类高发问题,研究了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滦河原水不同藻细胞密度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在保证出厂水水质情况下,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引滦原水藻类的处理极限为6 000×10~4个/L,最后提出了提高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除藻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