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为溶剂、氯化锂(LiCl)为添加剂,通过测定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来考察LiCl对纤维素/[AMIM]Cl溶液纺丝性能的影响,发现纤维素/[AMIM]Cl/LiCl呈现切力变稀行为,当LiCl添加量为[AMIM]Cl质量的3%时,切力变稀行为最明显.使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备出了高浓度的纤维素纤维,通过XRD、偏光显微镜、SEM及单纤强力仪等表征了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LiCl含量的增加,所得纤维的结晶度和双折射率增加,结构致密,纤维强度增加,当LiCl含量达3%时,纤维强度可达3.13 cN/dtex.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Na OH)溶液对木纤维素浆粕进行活化,并将活化后的浆粕分别溶解于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EMIM]Cl)和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BMIM]DEP)3种咪唑型离子液体中,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偏光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考虑成本因素的情况下,选用18%的NaOH溶液对木纤维素浆粕的活化效果较好;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不同离子液体对活化后木纤维素浆粕的降解顺序是:[AMIM]Cl[BMIM]DEP[EMIM]Cl,溶解能力顺序是:[AMIM]Cl[EMIM]Cl[BMIM]DEP;在70~110℃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溶解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几种离子液体对聚丙烯腈溶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纺制腈纶(PAN)用绿色溶剂,自行合成出4种离子液体,分别观察其对PAN的溶解过程.结果认为,离子液体 [BMIM]CI、[AMIM]Cl、[BMIM]Br都能溶解PAN,其溶解温度分别为90℃,110℃和100℃.其中[BMIM]Cl 的溶解能力最强,而[AMIM]OH 不能使PAN溶解.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避目前金属导电墨水价格高昂、书写性能不够流畅、容易导致信号延迟的问题,在此制备了高性能的MXene和聚醚F127混合导电墨水。实验结果显示,该墨水具有流畅书写的特性,即使在界面受到应变时,其也能保持完整,确保了电信号的可靠性。此外,通过改变笔尖直径或注射直径,可以设计不同规模的电路,以适应各种应用场景。最后,成功利用这种导电墨水设计了一种电子皮肤传感器,用于监测人体的生理活动。这项研究为未来在柔性电子和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性能。  相似文献   

5.
导电油墨在印刷电子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型柔性电子器件的出现、发展与应用,印刷电子的制备工艺相对于其他传统技术表现出成本低、效率高以及可大面积生产等比较优势,逐步受到广泛关注.而导电油墨作为印刷电子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为此针对导电油墨进行了相关论述,并阐明了未来导电油墨的发展方向,其中重点介绍了金属纳米颗粒型、金属有机分解型和金属纳米线型等不同导电体系的导电油墨,评述了它们的整体特点、制作方法和应用实例,并针对各油墨体系提出了改进其在基材上的附着力设计方法.可以看出:在印刷电子工艺中所使用的导电油墨,其性质与特征决定了整个制备工艺的流程和最终产品性能,并且将会继续沿着低成本、环境友好型和高导电性等方向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的复合支架,以丝素蛋白(SF)为基材,自制氧化石墨烯(GO)为添加剂,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SF/GO纳米纤维复合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数字万用表对复合支架的微观形貌、分子结构、导电性能以及体外生物活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GO与SF质量比为1.5/1...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织物/纸基表面缺陷多,与导电油墨结合力差等问题,以更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即采用PVA改性与PVC改性方式和导电银墨水通过涂布法制备了基于织物/纸基的柔性电子薄膜,其方块电阻均小于10 Ω.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基底原始形貌、中部改性层和表面银颗粒烧结层微观特征,通过四探针表征了随弯折次数、黏结次数和浸水时间增加其方块电阻值的变化规律.弯折10万次、浸水120 h、黏结20次以上,柔性电子薄膜仍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能.探究了丝网印刷工艺参数对印刷精度的影响并总结了丝网印刷常见的印刷缺陷.初步探讨了柔性电子薄膜的应用价值,设计并印制了LED阵列电路,建模并仿真分析了印刷线路板表面贴装电阻工作时的温度及应变分布,设计制备了用于葡萄糖检测的丝网印刷电极,印刷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子传递性能,其对葡萄糖浓度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研究了160℃下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水溶液处理机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技术分析了处理过程对纤维素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4mim]Cl质量分数大于60%的条件下,[C4mim]Cl水溶液处理破坏MCC原有氢键结构。[C4mim]Cl质量分数增大,纤维素表面官能团的红外谱带位移增大,热重分析的特征温度降低,[C4mim]Cl水溶液对纤维素作用增强,纤维素的结晶指数先增大后减小。高浓度([C4mim]Cl质量分数大于60%)和低浓度条件下,[C4mim]Cl水溶液对纤维素的处理遵循不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具有多孔结构的传感材料因可赋予器件轻质、高柔性以及穿着舒适性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聚氨酯(PU)乳胶粒作为皮克林(Pickering)粒子,引入氧化石墨烯(GO)作为导电填料,制备"水包油(O/W)"型的高内相乳液(HIPE)液态模板;将乳液模板经冷冻干燥成型后,以抗坏血酸(VC)还原成型材料中的GO,得到具有压阻响应性的柔性导电聚合物泡沫(rGO@PU)。分别考察了PU粒子浓度以及GO浓度对rGO@PU形貌、力学性能以及压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可用作Pickering粒子,稳定"环己烷/水"HIPE,同时PU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赋予材料柔性;随着PU粒子浓度的降低,材料孔径增大,模量降低;提高GO浓度,材料孔径变化不大,但模量增高;材料的灵敏度、应力量程则可通过改变PU和GO的浓度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木质纤维素共混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NaOH活化木质纤维素,并将其溶解于离子液体[Bmim]Cl中,与壳聚糖共混制备壳聚糖/木质纤维素共混纤维。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XRD)、力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活化有效地促进了木质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壳聚糖的加入使得共混纤维的结晶度降低,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