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泥基材料裂隙表面离子吸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溶液在水泥基材料裂隙流动过程中开裂表面对离子的吸附特性,建立了裂隙表面对溶液离子的非瞬态吸附模型;利用浸泡法和裂隙渗流装置对试件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用理论模型对试验结果回归,得到了描述静态和动态离子吸附行为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在静态溶液中裂隙表面对离子的吸附能力远大于在动态溶液中的吸附能力;裂隙表面溶... 相似文献
2.
为了缓解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二氧化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从二氧化碳养护、二氧化碳强化再生骨料、内掺二氧化碳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出了二氧化碳养护能缩短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善水泥浆体的孔隙结构;二氧化碳强化再生骨料可以使再生骨料的密实度增大、吸水率减小、压碎值减小等;内掺二氧化碳对水泥水化过程,以及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应用得当,对凝结时间、水化热、强度等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上所述,二氧化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但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其对水泥水化过程、以及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等方向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3.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经强力氧化后的氧化产物.它比石墨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更好且活性更高.氧化石墨烯在掺入水泥基材料后对其性能有重大影响.综述了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掺入方式,掺入后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电学性能方面的改变,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局限和不足,有助于将来继续开展氧化石墨烯水泥基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中的游离态Cl-可使钢筋发生锈蚀,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Cl-在混凝土中的迁移及存在形态对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寿命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钢筋在Cl-作用下发生锈蚀的机理,及Cl-在混凝土中迁移及固化,结果表明Cl-在混凝土中迁移方式以表层的毛细管作用和深层的扩散作用同时进行;水泥基材料的矿物组成与其固化Cl-能力有关,通常加入辅助胶凝材料可提高Cl-固化量,增加抗渗性。这为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5.
硬化粉煤灰水泥基材料水泥含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原材料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硬化粉煤灰水泥基材料水泥含量分析方法,结果误差在5%以内.本文对分析方法中氧化物的不同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化学分析法更适合本分析方法,误差较小;本方法同时可以分析粉煤灰含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归纳国内外有关脱硫石膏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来源脱硫石膏的颗粒形貌、粒径分布、化学成分以及其在水泥基材料中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了我国脱硫石膏在水泥基材料中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10.
水蒸气等温吸附表征水泥基材料孔隙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胶比0.45的净浆、砂浆和混凝土材料,以水蒸气等温吸附法和压汞法为试验方法,以GAB吸附模型为数据分析手段,通过等温吸附曲线、脱附曲线、滞回曲线和孔隙分布,研究使用水蒸气等温吸附法表征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骨料对水泥基材料的水蒸气等温吸附曲线几乎没有影响;水泥基材料吸附/脱附滞回曲线出现在整个湿度区域,并在湿度为80%达到最大值;考虑表面吸附层能够提高水蒸气等温吸附计算的孔隙分布精度;水蒸气等温吸附法得到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与压汞法得到的数值具有正相关性;微孔(r<3nm)中能量不稳定和显孔(r>3nm)中墨水瓶效应是水蒸气等温吸附过程滞回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测试舱进行了25 d跟踪测试,包括甲醛本底浓度测试、甲醛释放、甲醛浓度衰减、通风换气和舱内表面吸附甲醛重新释放各阶段,考察环境测试舱内甲醛吸附消耗量及重新释放规律,探索有效控制措施. 结果表明,环境测试舱中甲醛浓度C的变化符合对数函数C=Alnt+B [舱内甲醛释放时A>0, B>0,舱内甲醛衰减时A<0, B>0,t为时间(h)],其中A与舱内吸附甲醛释放后再次达到相对平衡的浓度密切相关;采用抽气式通风换气系统有利于舱内残余甲醛的消减,关闭此通风换气系统后,舱内甲醛浓度初期浓度快速递增,在相对较低的甲醛浓度(0.3203 mg/m3)时再次达到相对平衡;环境测试舱内吸附程度与基体表面吸附比q和撞到基体表面的吸附质的物质的量U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海泡石功能化绿色建材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建材是具有消磁、消声、调温、调湿、隔热、防火、抗静电等性能的新型功能化建筑材料,其注重人体健康与环保,是未来新型建材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天然海泡石资源丰富,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吸放湿性好、吸附性强、阻燃隔热、耐高温、抗盐以及流变性能好等优点,海泡石尤其适用于调湿材料、防火材料、空气净化材料、节能保温材料及水泥基材料.本文根据国内外海泡石建材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综述了海泡石的组成、产量、特性及其用于几种绿色建筑材料中的可行性和作用机理.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对海泡石在功能化绿色建材领域的合理应用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苯丙乳液改性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丙乳液作为聚合物改性材料已经在水泥基材料中得到应用,而对其改性机理尚不清楚.本文测试了苯丙乳液改性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凝结时间及力学性能,利用微量热仪法与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苯丙乳液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其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苯丙乳液延缓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与二次水化反应,苯丙乳液能有效改善高强水泥基材料界面结构与水泥石结构.苯丙乳液与水泥或其水化产物间存在化学反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酸/碱改性地质聚合物对甲醛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质聚合物为主要原料,使用酸/碱改性的方法对地质聚合物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前后地质聚合物对空气中甲醛的吸附特性和去除效果,并探讨对甲醛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酸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吸附能力强于碱改性的地质聚合物;在甲醛初始质量浓度为0.60 mg/m3,5wt% HCl改性地质聚合物用量为50.0 g,温度为25℃的情况下,改性地质聚合物对甲醛去除率达94.83%,远超过了未改性的地质聚合物的去除率51.61%,达到国家居室内空气中甲醛质量标准(≤0.08 mg/m3).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改性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以及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纳米材料应用在水泥基材料中可改善其性能,因此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纳米SiO2、CaCO3、TiO2、Al2O3等几种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可以有效的改善水泥砂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降低孔隙率、促进其水化、提高耐久性能.并总结了纳米材料的改性机理和当前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主要阐述了去除甲醛气体的常用材料(吸附材料、催化氧化材料、光催化降解材料和生物技术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碳基材料、分子筛、有机金属骨架常常被用作吸附挥发性有机气体;它们具备丰富的孔道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碳基材料和分子筛表面存在大量丰富的基团能够有效地增大甲醛的吸附容量;提高甲醛的吸附效率;有机金属骨架表面的金属与甲醛结合成键;有效提高材料的化学吸附;以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材料常被用作催化氧化甲醛分子;将甲醛分子转化为无毒性的二氧化碳和水;半导体材料TiO2常被用作光催化降解材料去除甲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利用生物技术来去除甲醛气体。本文对比了不同材料去除甲醛的优劣性;对不同的去除材料改性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