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满足用户加工硬度的特殊需求(硬度≤210HBW),降低6CrW2Si钢硬度,本文利用连轧厂实际辊底式退火炉进行了不同退火温度的退火试验,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对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组织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最佳的退火温度。结果表明:6CrW2Si的退火硬度与退火温度有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下降后上升,当退火温度为810℃时,钢材平均硬度值最低(193 HBW左右),球化组织为均匀的球化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2.
对渗碳齿轮用钢17Cr2Ni2Mo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的等温正火工艺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和布氏硬度计,研究分析了其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保温时间越长,贝氏体含量越少,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含量越多,布氏硬度越小;同一保温时间下,保温温度越高,贝氏体含量越少,布氏硬度越大。综合考虑,925℃奥氏体化2 h后,再在680℃下保温4 h,17Cr2Ni2Mo钢可获得边部为铁素体+珠光体、心部为铁素体+珠光体+极少量贝氏体的组织,试样硬度为178~195HBW,有利于用户的后续机械加工。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GH4169合金带材国产化制备工艺不成熟导致的组织及性能控制不稳定问题,对厚度为0.4 mm的GH4169合金带材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讨论了不同退火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对带材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带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存在显著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合金带材晶粒尺寸增大,同时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呈下降趋势,而伸长率呈升高趋势;适当缩短保温时间可以使晶粒尺寸均匀,并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与此同时,合金力学性能表现出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增大,同时伸长率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组织及性能,0.4 mm的GH4169合金带材最佳退火工艺为退火温度1 050℃、保温时间1.5 min,在该工艺下带材的晶粒度为8.5级,抗拉强度为870.5 MPa,屈服强度为389.5 MPa,伸长率为51.5%,维氏硬度为204HV1。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用户加工HBW硬度值≤269的需要,降低18Cr2Ni4WA钢Φ60 mm材硬度,利用连轧厂实际辊底式退火炉进行了630~750℃5h炉冷至500℃空冷的回火试验,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对18Cr2Ni4WA钢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回火温度。结果表明,18Cr2Ni4WA钢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下降后上升,当温度为670℃时,钢材平均HBW硬度值最低(HBW238左右),回火组织为均匀的回火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5.
Zr-Sn-Nb-Fe合金加工过程中再结晶退火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Zr-1.0Sn-1.0Nb-Fe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挤压管坯、一次冷轧管坯及二次冷轧管坯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并采用偏光显微镜对每道次退火后的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研究了不同挤压温度以及不同退火制度对Zr-Sn-Nb-Fe合金再结晶退火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加工态下,600℃的挤压管坯在640℃/2 h退火发生再结晶程度大于640℃的挤压管坯,再结晶温度随挤压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在600℃的退火温度下,延长保温时间对锆合金再结晶程度影响不大;对挤压管坯、一次冷轧管坯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00℃/2 h,二次冷轧管坯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80℃/2 h或590℃/2 h。  相似文献   

6.
模拟试验研究了罩式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度对SPCE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组织性能优良。当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由于网状渗碳体数量增多,性能恶化。最终获得了升温12h到720℃后,保温6h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H13钢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热作模具钢。本文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和拉伸试验机对H13钢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指出,随着淬火温度的不断升高,H13钢的强度和硬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断后延伸率变化趋势相反,最佳淬火温度为1030℃。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H13钢的强度和硬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断后延伸率不断升高。碳化物均匀弥散的分布在基体上,最佳回火温度为57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球化退火工艺的奥氏体化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速度对14.9级微合金42CrMoVNb钢球化退火的影响。通过改变球化过程炉冷的冷速、奥氏体化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并通过对各球化退火工艺后的组织和硬度进行观察、测定,结合冷镦实验研究42CrMoVNb螺栓钢中珠光体球化效果。结果表明:冷速较快时,珠光体球化效果不明显;工艺750℃x3h后降至710℃x6h再炉冷到500℃后空冷(降温速率均为15℃/h)的球化效果最好,硬度最低,且塑性满足冷镦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9.
孙迪 《铝加工》2012,(4):44-46
试验研究不同加工率、退火温度和退火保温时间对AlMgSi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的检测,确定了该合金0状态的最佳退火温度范围400~430C,保温时间为1.51h.按上述工艺参数,在工业生产条件下生产出了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薄壁管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离子渗氮工艺对H13热作模具钢进行了表面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渗氮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8 h时试样具有最佳的性能,表面硬度为1 250 HV,渗氮层厚度为241μm。摩擦磨损试验表明,渗氮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8 h时,试样磨损14 h后磨损量为206 mg。渗氮层中化合物主要为Fe2N、Fe4N及Fe3O4,适当厚度的化合物层和渗氮层对模具钢热性能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昌高 《特钢技术》2008,14(1):46-48
通过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不同热处理时间和不同冷却速度对Cr12型工模具钢脱碳层厚度和硬度值的影响的研究,认为该钢退火组织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残余奥氏体的数量,即珠光体转变的完全程度,并认为,对于密闭性较好、炉内温度较均匀的退火炉来说,860 ℃±10 ℃保温8 h左右,以30 ℃/h的速度冷却至730 ℃±10 ℃保温7 h左右,再以30 ℃/h冷却至540 ℃出炉的退火工艺是可行的,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于车间的退火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退火参数条件下,会对SK85钢的石墨化产生不同程度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SK85钢,退火温度为660℃和680℃,退火时间为5h和10h,冷却方式采用空冷和水冷然后进行金相观察。结果表明缩短保温时间,降低保温温度,加快冷却速率这三种方式可抑制SK85钢在退火时产生石墨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了球化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对CSP热轧50CrV4带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30~770℃的温度范围内球化退火4~18h时,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碳化物粒径先缓慢增大后迅速降低,球化率逐渐增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碳化物粒径逐渐增大,730及750℃时,球化率先增大后降低;770℃时球化率逐渐降低。当退火温度为770℃,保温时间为4h时,球化效果最佳,球化率为90.6%,碳化物平均粒径为0.29μm,硬度为202.8HV。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终轧加工率为65%的高精光伏铜带,在250~500℃,保温时间为1h、2h、3h条件下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变化,并分析了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经退火温度400℃,保温时间2h,随炉冷却的成品退火工艺处理后,带材抗拉强度240MPa,延伸率38%,硬度48HV满足性能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亚温球化退火、普通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对20CrNiMo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布氏硬度计分别对球化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20CrNiMo钢经过普通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硬度值≤160HBW,且经过710℃亚温球化退火,随着时间的延长,球化率有所上升,当球化退火时间达25 h以上时,亚温球化退火能获得65%以上的珠光体球化率;采用750℃保温6 h后再以10℃/h的冷却速度缓慢冷却的普通球化退火工艺,能获得83%以上的珠光体球化率;采用750℃保温6 h,经30 min炉冷到650℃保温6 h的等温球化退火,能获得硬度值为145HBW和93%的球化率。  相似文献   

16.
《铝加工》2017,(3)
针对6082型材混炉固溶处理后再结晶导致性能恶化的情况,通过金相、硬度及导电率检测,对固溶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合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固溶温度和保温时间均会影响硬度和导电率,同时挤压形成的亚晶组织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再结晶。本实验型材的最佳固溶制度为520℃×3h。520℃固溶处理时,合金元素固溶度较低,导电率和硬度易受表层晶粒长大的影响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陆荣平 《四川冶金》1993,15(3):50-53,19
本文通过不同加热温度、不同加热时间和不同冷却速度对Cr12MolVl钢脱碳层厚度和硬度值的影响的研究,认为该钢退火组织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残余奥氏体的数量,即取决于珠光体转变的完全程度,并认为,对于密闭性较好、炉内温度较均匀的退火炉来说,840±10℃保温2~4h,以30℃/h的速度冷却至770±10℃保温6~8h,再以30℃/h冷却至540℃的退火工艺是可行的,从而制定了适合于长特第三钢厂生产实际的退火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TRIP钢拉伸试样进行不同工艺条件的快速热处理模拟实验,并采用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试样进行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目的是通过适宜的热处理工艺促使材料微观组织中出现适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增强该材料在变形过程的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强化材料结果表明:在两相区内,TRIP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随着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以25℃/s缓慢加热到700℃,再以150℃/s的速率快速加热到820℃保温120s后淬火处理,处理后的试样,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达到13%,显微硬度最高,达到262HV.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索Ti-IF钢的罩退工艺,提高其性能,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测定了Ti-IF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了退火温度、时间等主要因素对Ti-IF钢的再结晶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及罩式退火应用设备的特点,制订了退火工艺,随后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冷轧Ti-IF钢的力学性能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EBSD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热轧变形量的热轧钼板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退火后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提高退火温度及延长退火时间均有助于再结晶的进行,当总变形量为65%时,其最合适的退火工艺为1 200℃下加热1~2 h;随着热轧总变形量的增加,热轧钼板经相同工艺退火后的的再结晶晶粒尺寸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