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10)
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所显示出的巨大协同创新力量早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学界对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外在动力、内在需求却缺乏系统研究,阻碍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基于主题分析法,从国家层面对跨学科研究的支持、产业界与跨学科组织的联系等外在动力和跨学科组织的合理性、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跨学科研究运行机制、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等内在需求对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摘要:  相似文献   

2.
促进跨学科创新是大学的一项根本使命,大学校园空间布局对此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从促进“学术信息偶遇”视角出发,研究物理环境空间与跨学科交流创新的关系,运用GAMA代理建模和仿真平台,结合高校师生行为模式特点模拟其在校园内的出行活动,分析科研空间中的跨学科人流特征,量化研究功能分布、各科研楼空间联系程度等校园空间布局差异对跨学科学术信息偶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20-24
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不仅是提升高校科研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当前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对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三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从评价目的、评价单元、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五方面进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对完善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启示,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5)
创新团队的创新机制研究一直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基于跨学科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更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后备军,他们的创新力量和创新机制将深远影响国家和社会今后科研事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广泛查阅文献以及实践调研,将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与演绎归纳来研究他们的协同创新机制,进而从文化、激励、结构和制度四个层面提出治理对策,以期实现对创新机制的理论完善,启发并实践应用于高校等科研单位予其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3)
构建完善的高校文科科研评价体系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概括、总结现有关于文科科研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完善我国高校文科科研评价体系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对高校科研方向的引导、科研体制的设计、科研资源的分配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科技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赋权,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是科技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当下,我国高校科技评价指标存在重形式而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离、粗放而分级不够等问题。以美、德、英、法等国为代表的国际通行科技评价体系各有所长,认真研究和借鉴他国经验与做法,可以不断完善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
相比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具有重思辨、讲流派、偏重理据性分析、常常"单打独斗"、量化评价难、研究成果的国别及地域差别明显等特点。如何突破自身特点所造成的瓶颈,建立合理、长效的科研管理制度亟待研究和解决。庞培法布拉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在科研团队建设、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评价和科研经费的使用四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卓有成效。该所的科研管理实践表明,优化的科研团队建设、内外协同的项目管理机制、合理的考核机制以及灵活弹性的经费分配制度是高校人文学科科研管理创新的四个重要着力点,也为我国高校建立、健全人文学科科研管理制度和"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6)
高等医学院校或综合类院校的医学部(院),主要从事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既具有一般高校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高等医学院校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具有跨学科合作的先天优势。文章对我国高校医学中基于临床问题的跨学科合作情况进行调研,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北大医学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剑桥大学医学院的成功经验,对医学领域未来的跨学科合作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医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4)
高校使命决定了产学研合作,具有服务社会和学术发展的双重目标。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高校推动产学研合作中在注重社会服务目标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学术发展的支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产学研合作应该考虑促进学术发展。在应用中生产知识的学术发展路径的出现,为高校产学研合作兼顾社会服务和学术发展两个目标提供了可能性。清华大学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举措有:拓展有意义的研究合作;建立研发平台整合零散合作;引导部分合作研究方向;促进跨学科研究合作;以校企科技合作带动师资建设等。通过有组织科研合作促进学科知识产生、改变科研模式促进在应用中生产知识、跨学科研究合作促进新知识产生等途径,实现了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术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7)
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高校科研项目、成果、人员和机构等,是真正实现高校科研繁荣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也就无法激发高校科研工作者静心搞科研、潜心做学问、精心出成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也无法保证科学研究者和学术本身应有的尊严,故高校科研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